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碳发展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目标不清,缺乏系统规划,城市规模结构性失衡,资源和能源耗费激增等问题,引发资源紧张、道路拥堵等“城市病”.通过对不同规模城市人均资源消耗的实证研究,分析出中国城市的最优规模区间,提出中国城市化应该根据资源的承载力,以资源集约为原则,从国家高度系统规划城市化布局,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把握人口、产业、城建的发展节奏,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5年经济数据分析了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评价系数,并认为存在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等级规模不协调和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1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高铁与城市交通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发现:1.高铁带来的广义可达性改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显著.通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对东部城市有降低碳排放作用,而对中西部有增加碳排放作用;2.通过对私人交通的替代作用,城市公共交通对碳排放的影响为负.但公路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为正;3.交通对碳排放的影响受城市规模的影响.其中,对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影响主要受经济规模影响,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主要受人口规模影响,说明中西部地区城市仍然处于不断集聚阶段;4.各交通变量对大规模城市的影响大于对中等城市的影响.研究结论:交通通过影响城市人口、经济、土地规模进而对城市碳排放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交通引导城市人口、产业、土地合理布局,进而减少城市碳足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的三位一体,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着城市规模扩大过快、耕地减少迅速、用地结构复杂、权属混乱、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率较低等主要问题,其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区过多过泛、人口增长无序三方面。针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人口预测、基础数据采集、城镇用地规模确定等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5.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超过生态承载力、环境质量日益不宜居、能源资源产出的低效率以及对生态利益享受和生态环境成本责任分担不公平等,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生态问题累积的关键所在,生态环境责任承担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了让城市化进程符合发展规律,需要确立以生态红线为顶层约束的可持续理念、建设"经济-生态-民生"相协调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效率,以及促进城市与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公平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我国部分学者特别是政府决策管理人员对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呼声日高,甚至已把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作为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是否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我国最大城市上海为例,多角度地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的关系,发现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总体上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而且相对受到严格控制的户籍人口规模增长,受控较弱、相对强势的常住人口的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具有更密切的正向互动作用关系.也就是说,本文研究证明:到目前为止,人口规模增长仍是促进我国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或至少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人口规模增长已制约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提升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当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不强,既有经济、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理念使然.大中城市人口吸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必须消除大城市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农民进城会加重城市就业问题、发展大中城市就是停止小城镇建设的思想以及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重土地开发、轻综合效益的理念,通过资本运营效率的提高、城市特色的挖掘、路网和规划良好的开发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一批中心城市的形成、城乡关系的协调,增强大中城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重庆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城市规模及城市人口增长不平衡、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三个方面.在依次对都市圈、渝西经济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优势及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来研究三大经济区适宜联网辐射、放射状推进、点轴结合的重庆城市化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特大人口迅速膨胀,产生了"城市病",治理"城市病"已刻不容缓。"城市病"是区域结构失衡、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之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结果。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社会建设发展小城镇,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3种问题,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对台湾从日治时期至今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台湾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由日治时期的人口相对集中于大城市逐步发展为战后的人口分散于各级城市的分布格局。战后台湾之所以能构筑起各级城市规模均衡发展的多层次城市体系,主要得益于其工业化发展模式及政府制定的人口分散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