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公文写作并非易事。因为难,许多机关干部提到公文写作常常望而却步;因为苦,许多高手提到公文写作往往百感交集。我对公文写作的感悟与许多同行一样,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字“酸甜苦辣”。作为机关干部,公文写作是必修课和基本功,在写作实践中,既要正确对待其中的“酸甜苦辣”,又要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刘细彦 《决策》2024,(1):56-59
<正>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年度总结“写出来易,写出彩难”,怎么办?每到年末,很多单位无一例外要写年度总结。年度总结是周期性、规范性很强的事务公文,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一些人感慨“写出来易,写出彩难”。笔者在写作实践中感悟到,写好年度总结,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难,考试中的材料作文尤其难,本文将“八股取士”的章法整合成材料作文的八个写作步骤,称作“新八股”,让学生作文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情文并茂,在中考和高考中“八股取士”不再成难事。  相似文献   

5.
贺涛 《秘书之友》2010,(4):26-28
凡是领导用于讲话的文字材料就是领导讲话稿。初学者如何写作领导讲话稿呢?笔者有四点体会。 第一。学会模仿“三步走” 每位初学者学写讲话稿都要经历一个模仿过程。一是模仿写作方法。模仿本单位“自已前任”、互联网上“各地同行”的写作方法,弄清领导偏爱的风格是点面结合、叙议结合,还是事实论述、开门见山,在叙述、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侧重。二是模仿文章结构。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少数地方出现了村干部“公职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一级任职,对村干部采取机关干部的管理办法,实行由县乡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办法等。对个别村实行干部“公职化”,短时期内可能会产生一些较好的效果。但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地方把这种做法当成经验在一个县甚至一个市进行推广,其效果就很值得怀疑。笔者以为,对村干部不宜实行“公职化”管理。首先,村干部“公职化”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传统。村干部“公职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基层政权的下移。从我国历史上看,基层政权一直建立在县一级,“村官”的农民身份从…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笔杆子”是指对会写材料人员的戏称。古人称之为“司笔札”,现代人叫“文秘”,或称“文人”。但我们通常说的“笔杆子”是指会写公文和会写材料的同志。主要包括:会起草公用文书,会写经验材料、讲话材料、总结材料,会写调研报告,会写新闻、通讯之类。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就要达到这个标准。只有具备了这些,写出来的东西像样且被认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9.
张良 《秘书之友》2009,(11):28-30
写作工作总结的过程,就是系统回顾和梳理以往工作,将丰富的感性材料集中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过程。进行工作总结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摸索规律,明确以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工作总结种类繁多,但不管写作什么类型的工作总结,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撰写工作总结应遵循以下“五要点”。  相似文献   

10.
提到作文,不少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爱写,不会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  相似文献   

11.
总结是现阶段各级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非正式公文形式。它对本单位工作起着回顾过去,指导未来的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对此类材料的真正缔造者—各级机关干部、秘书来说,能否写好此类材料也成为了衡量其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杆。本文就各类总结性材料写作时普遍所应注意的几个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在撰写此类材料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程萍 《秘书之友》2011,(8):24-27
写作是秘书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许多秘书工作者的优势所在。人们一提到秘书,就会想到“笔杆子”、“大才子”。我校高级文秘专业专门开设了占8个学分的写作课,分两个学期授课。然而,当笔者在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该模块实训时,发现仍有同学写作关未过。本文拟结合写作模块中的案例一,谈谈秘书专业学生写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泽龙 《领导科学》2003,1(19):26-27
邓小平同志说过:“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45页)这里的“用笔领导”,当指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作以及亲自主持起草有关领导工作的重要文件。“用笔领导”能够充分体现领导水平,准确反映领导意图。写作活动具有极强的个体创造性和目的指向性,由于人的身份、经验、知识、能力、思想、意志等个体因素的不同,写作实践及其成果也必然会千差万别。一个人的感知、运思和行文,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绝对一致,因而对它的替代也往往…  相似文献   

14.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每当布置学生写作文,同学们的表情立即晴转阴,大有“谈文色变”之感,可谓在同学们的心里,谈起作文,好一个“难”字了得.在写作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锁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笔不想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巴巴不好写……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5.
从事信息工作以后才感觉到信息写作易学难精,主要体现在,写法易把握,内容难获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写作也难免遇上信息源枯竭的窘境。在信息工作中,当我们遇到“无信息可写,无信息可报”的情况时,该怎么办?笔者的体会是疏通五条渠道,即能引来信息写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6.
走出初中英语写作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知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自己也在尝试着摸索着一些好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水平。下面是我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的一些写作这块如何指导训练学生的主要方法。一、高度重视,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写是口头交际的书面再现。在很多情况下,写的功能是非口头所能替代的。如果说提高听说能力是为了克服“聋哑英语”,那么,提高读写能力则是为了克服“文盲英语”。写作是目的性很强的社会行为,如果学生将来连e-mail都不会写,或连个人简历都不会填,又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写作,引导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知道“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way.(有志者,事竞成)”。初一开始就可以从简单而有趣的看图写话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搞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经营与管理》杂志社的朋友不只一次向我谈起刘志嘉,说他绝对是个人物。我问何以见得?朋友说:你在大型国有企业里干过,了解现在的大国营有多难。而现在的天津铁厂,敢说在全国也是蝎子巴巴———(毒)独一份!既然是“蝎子巴巴”,就不能不看。今年春夏之交,17届世界杯搅得我不得不中断长篇小说的写作,后来便借机去了趟天津铁厂,想亲身感受一下朋友们眼中的“蝎子巴巴”到底“独”在哪里?机缘不巧,刘志嘉外出未归。可我所到之处,无论所遇何人、谈论什么话题,对方都要提到刘志嘉。仿佛“天铁”的每一个车间,每一道工…  相似文献   

18.
记不清哪位名人说过:“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现实中要做得到这点又谈何容易。1985年初,组织上把我从新闻单位调到县政府机关,先给领导当秘书,后来专门写“大报告”。但时隔不久,那种新鲜感便荡然无存,面对“无穷无尽”的讲话报告,只感到单调而枯燥。两年后,组织上又把我调到地级市政府办公室。事后才知道都是文章“惹的祸”,因为在全省会议上我写的一篇材料引起领导注意,不久就来了一纸调令。从此,从秘书、副科长、科长,到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在办公室领导岗位也已十年余。许多人不解:年纪轻轻,怎么老是在一个岗位?我回答:不是…  相似文献   

19.
述职报告是公务人员工作时经常用到也经常用错的文体。追根溯源,在于人们对其写作目的存在模糊认识。述职报告旨在向人事任免机关及其首长陈述自己不仅“愿意干”,确实“能干”,而且“干得不错”,可以“再干下去”的理据。任职者通过述职报告向考核者陈述履职期间的德能修养和工作实绩以备考查,这是写作述职报告的目的所在。但是有些述职报告“述职”偏离文体初衷而错误行文,某些写作教材中关于述职报告的内容仍以讹传讹、误导读者。如此教材在讲到述职报告时如此表述:  相似文献   

20.
机关干部是党委首长的智囊和“外脑”,提建议、当参谋是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首长统筹全局、制定决策,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机关干部提供情况、政策和依据。新形势下,机关干部给党委首长提建议、当参谋有很多要求。从部队实际情况看。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