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实践的当然背景与深刻主题。现代化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在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政府履行职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本文在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城市管理工作的加强,对城市管理部门如何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城市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的进步。本文针对上海城市管理的现状 ,探讨了在上海世博会与新一轮大发展背景下现代化城市管理可能的创新思路。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上海中近期如何加快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少数民族的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到城市化、现代化的影响,其内部社会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族群整合和城市社会整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正确认识城市少数民族分化和整合的关系,推动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城镇化随之快速推进,并出现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诸如民生保障、福利提升、结构优化、社会管理等,这要求我们反思城镇化发展战略,利用"新思维"来处理城镇化的问题,这包括重新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建开发一批大中城市,调整城镇结构。同时,建立城市工作新机制,改变城市行政级别"终身制",并建立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作为人类在城市举办的追求文明与进步的盛会,是城市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大事件。世博会与承办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相同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在物质基础和人文追求两方面对承办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推力效应。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以承办城市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前提,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城市经济和市民素质、城市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同时也在上述方面对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世博会与承办城市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城市主导的全球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预示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模式创新和文化转向。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各场馆的展示内容大多围绕城市主题进行设计,从总体上展示了低碳节能城市、自然循环城市和文化创意城市等未来城市发展的三大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被称为当今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之一的温哥华和被评为未来十年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的成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究其原因,二者均着力于创新城市管理,除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各具地域特色外,且分别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管理道路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理模式。通过对两个城市的管理比较研究表明,城市管理模式在以温哥华为代表的公民参与协调模式和以成都为代表的城乡统筹模式两者之间,绝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科学化管理必然走向人性化管理的演变途径,可以为探索世界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定方向与轨迹,其主要成果就是国际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国际化及其理论进程表明,城市国际化与城市现代化彼此依存、互为支撑,城市国际化趋势及其格局要求,是透视城市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视角和依据。基于城市国际化要求的城市现代化转型应把握四个主要方向:城市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城市功能环境的现代化转型,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城市空间利用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成都引入了一些带有现代色彩的城市卫生管理,如治理环境卫生及开办自来水厂,这些有利民生的管理项目也是舆论一直呼吁政府应有所作为的地方。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些管理项目却受到怠慢甚至抵制,并引发了大量的官民摩擦。这种合乎民意的社会进步所诱发的社会矛盾在转型社会中普遍存在,它昭示出现代化转型在公共管理层面上的复杂效应。  相似文献   

9.
城市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使得城市人精神生态失衡现象凸显,探讨城市人的精神生态平衡问题意义重大.引导城市人注重自我精神生态教育、积极发挥大学在精神生态重建中的重要作用、营造精神生态绿化的社区环境是城市人精神生态重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广大人民享受高品质生活”。而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及其治理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推进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撑。本文在总结与反思学界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城市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应然要求,而且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就使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然选择。与此同时,回到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原初语境,基于《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立足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审视其哲学意蕴,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历史性批判来激活对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还是其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批判来夯实探究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及趋势的历史观基础,抑或是他通过对城市与人的发展的批判来确立促进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基本思路,实际上都是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现代城市发展和我国城市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