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都地铁对成都城市文化的冲击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地铁的修建对成都城市文化是一次冲击,也是成都城市文化重新组合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成都城市文化向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文化过渡的重要整合机会,并且成都地铁文化也将成为新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广州马路建设在官方政策的引领与有效作为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广州市政公所到广州市工务局,市政当局所实施的集资、收用民业及路政管理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制度化,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强制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1930年前后,活跃于上海的中国左翼文人与城市马路结下了特殊的关系。考察左翼文人的活动方式及其马路意识,可以从中揭示他们所面临的历史困境和文化难题,以及他们参差错杂的精神纹理、逐渐演变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4.
易中天 《社区》2002,(24):58-58
说起来,成都号称“天府”,是当之无愧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马平川,良田万顷,而且深藏在大西南群山环抱之中,只有聚集没有耗散,只需享用无需奔忙。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的成都人,自然也就用不着操那么多心,费那么多力,只要消消停停悠悠闲闲地过日子就行了。作为四川的省会和大西南重镇,成都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久前一位80年代中期移居广东深圳的老成都回老家时就说认不得路了。自北向南延伸的人民路和一环线两侧建起许多摩登高楼,连原来老店铺林立的春熙路也翻修一新,但这一切改变不了成都这座城市悠闲安逸的气质,也改变不了…  相似文献   

5.
明代国内城市的发展,是大一统局面和封建制度日趋成熟的标志。随着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城市形态、功能日渐完善。本文以成都城郭营造、成都府属郡邑筑城和成都城市空间布局三个侧面,来反映明代内陆地区城市发展的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了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和机制,成都加强了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都要相互对接.成都通过加大投入,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硬"环境水平和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被称为当今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之一的温哥华和被评为未来十年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的成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究其原因,二者均着力于创新城市管理,除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各具地域特色外,且分别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管理道路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理模式。通过对两个城市的管理比较研究表明,城市管理模式在以温哥华为代表的公民参与协调模式和以成都为代表的城乡统筹模式两者之间,绝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科学化管理必然走向人性化管理的演变途径,可以为探索世界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是成都的女婿。抗战期间,朱自清曾四次到成都。在成都,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作过学术演讲,萌生了写作《新诗杂话》的动机,写出了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系列分析文章,与叶圣陶合作,撰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撰写了著名论文《中国学术的大损失》,创作了《外东消夏录》《重庆行记》等优秀散文和名诗《悼一多》。朱自清为成都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成都则因有这位女婿而增加一份光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都旅游资源、指标和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提出未来成都旅游国际化的目标和时序,从实施精品景区、精准营销和精细服务等精品战略,完善旅游交通、公共服务和双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现代化首先应是城市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非常迅速。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认识到文化强市的重要作用并付诸行动,但还存在相应问题。在当下成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要注意重点处理好文化产业化、文化资源发掘与文化传承保护、休闲文化品位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森论     
王森是明后期著名的民间宗教家之一。由他开创的东大乘教,无论是在教义思想,还是在组织、领导农民起义诸方面,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特别是东大乘教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思想与行为活动,对当时与后世的民间宗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正处在向法治政府演进的过程中,中国的行政法不仅起源于这个过程的起点,而且是推进这个过程的主动力。法治政府的演进轨迹折射了行政法的运演过程,法治政府的逻辑外现有有限政府、理性政府和责任政府,而中国古代有关行政的法律制度仅仅停留在纯粹的行政管理层面,完全没有法治政府的价值趋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3.
杨欧小说论     
贵州正安青年作家杨欧以其独特的视觉和书写,游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既不想失去乡土文化的支撑,又在苦苦寻求对乡土的突围。力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达成某种沟通与平衡。由是,显现出杨欧小说在当前乡土/地城写作中的独特存在及其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论证了成都为何最具幸福感.文章指出,所谓天时,是指良好的气候与价廉物美的出产;所谓地利,是指神奇而多彩的自然风光;所谓人和,是指最佳的包客性与和谐的人情味.其中,最佳的包容性与和谐的人情味是成都之所以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无权处分的传统定义应得到修正,并探讨了在物权变动立法各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的含义及效力问 题,分析得出合同法第51条对无权处分规定的不足之处,笔者建议,对于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在上述各方面应得到进 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晋国六卿赵、魏、韩、范、智、中行的封地,除范氏的封地先后有所变动外,其余皆在晋南。晋顷公十二年灭祁氏、羊舌氏后,六卿专权,晋室弱,相互间形成了矛盾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晋侯为防范逃亡华山的羊舌氏子孙勾结强秦对晋国造成威胁,赵鞅则侧重以应对六卿间的内斗,在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己的条件与形势下,约于公元前513年秋,在自己封地赵邑(即赵伊)境内破土动工建边秦城堡晋阳城。  相似文献   

17.
杨羽仪是新时期广东散文创作一位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前期作品一部分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散文,一部分是描写岭南乡土、民风、人情的乡土散文,总体风格师承杨朔,以歌颂新时期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主调,追求诗意甜美;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深入生活,创作内容不断丰富,创作风格有所转变,开始注重对人精神层面的挖掘,注重对现实生活中时代美的挖掘;创作视野进一步拓展,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对生活、历史、社会、人生进行反思,感情悲悯而超脱,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悲壮美,实现了创作内容及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杨时是宋代洛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坚定地秉承并进一步阐扬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其<龟山集>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无不打上理学思想的烙印,主要表现为特别强调作者的正心无邪、作品的温柔敦厚和冲淡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扬雄作为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史学思想上也颇有建树。他将历史学看成是研究政治培养政治家、叙述事实揭示真理的学问,其功用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借鉴。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时激"和"人事",实际有"正道"和"它道",其动力在于人类的实践尤其是圣贤的意志;历史认识的条件在于认识客体的规律属性即"神"、认识主体的主动属性即"心"和认识媒介的传播属性即"言"书",其目的是掌握历史规律,体验创造历史的自由,其验证标准为儒家思想和历史实践。扬雄讲究的是"与道神之"即按照历史发展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历史方法、将历史人物或历代王朝放在一起的比较对照方法和史学论著编纂的模仿法。政治史学中的游离性、官方史学中的民间性和人本史学中的谶纬性,构成了扬雄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哲学上也有极为丰富和精辟的思想。他发挥了柳宗元、张载、王安石等人的唯物论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哲学气本论 ,在宇宙观、无神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 ,在许多方面不仅与程朱的唯心论相对立 ,而且超越了前辈唯物主义哲学家 ,开启了后世哲学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