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萃与信息     
中国北方农业民族问题的特点 1.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类型,决定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主要以相邻民族关系为主,联系范围有限,主要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农业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问题的特点。2.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民族结构状况,决定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五为主”的持点,即:主要以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为主,以和谐关系为主,小规模、小范围矛盾为主,间接矛盾(或以曲折方式表现矛盾)为主,以和缓的矛盾方式为主。3.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地区持点。4.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决定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具有民族性特点。6.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上民族平等意识和要求持别浓烈。7.北方农业民族地区的工业经济的兴  相似文献   

2.
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工作稳定情况关系着中西部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目前,民族地区特岗教师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一是特岗教师对工作所在地的民族地域文化适应较弱,二是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受社会文化、学校发展、地方政策、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为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长效和健康发展,对民族地区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既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更有利于特岗教师扎根和服务地方教育、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是各个人类群体和族群的重要特征,因此,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就成为实现中国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本文在对语言和文化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与语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强调民族语言与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最后探讨我国目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些民族地区民族特征淡薄的状况,第一次提出了"亚民族地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一些学术和现实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以下思路:加强"亚民族教育"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形式多样化、处理好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加强"亚民族地区"特殊民族教育立法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同民族间总体关系和谐。此外,哈尼族和汉族居民的文化适应倾向受到文化水平,定居时间,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具体表现有所区别。研究对可能影响文化适应状况的个人原因,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和谐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在国内民族地区对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并提升其应用价值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在当前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巨大作用。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出发,对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现状——经济落后、贫富差距大、民族宗教问题、民族文化人才匮乏、价值观念落后等复杂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加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贫困的原因,认为民族地区的贫困与文化有关。在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市场竞争机制、公司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张力。同时,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对精准扶贫也产生了一些阻碍作用。因此文章提出民族地区应该在文化自觉、自省的基础上,通过客观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立足资源优势,选择生产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打好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新世纪以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研究,在佛教传播发展与民族文化关系、教派及经典、寺院建制、僧传人物、实地调查与文献译介等方面都取得了丰赡的成果。本文对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大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互补的关系。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是调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城镇的一条重要渠道。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遵循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并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来看,由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在逐步加大,我国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趋势还在加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要从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入手,缩小西部少数民族与东部地区存在着的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族之间必然会逐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切实改变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间因为文化差异不同所造成的偏见和歧视。而民族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民族关系从地位、本质、功能以及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挥其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又将会起到反作用,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宗教文化及社会经济影响,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针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状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金流失和资本形成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的金融深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汉族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文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同于汉族和西方国家。结合知识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状况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应寻求文化、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模式 ,应从文化、经济、生态整合的角度 ,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多元价值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掘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种影响力大、渗透力和凝聚力强的民族文化,营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文化建设上要超越固有模式,改变滞留于最基本层面的状况,抓住更本质的内容,从文化的历史性(时间维度)、世界性(空间维度)、价值性(内在维度)、存在性(外在维度)等多维视野来审视民族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新特征,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与运作机制,认清并处理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保护与开发、一元与多元、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人文与科技、人与自然(文化的创造主体与文化的根本承载客体)等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实践中,多民族文化是一个需要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充分考虑的特殊因素。这不仅是由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与多民族文化的关系所决定的,更是由双语教育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教育价值所决定的。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念对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从文化层面剖析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应坚持平等、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改善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民主政治、民族文化的同步发展是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因此,搞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实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的民族与国家思想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民族与文化的关系;二是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他很重视确定胡族的种族特征,但进一步提出,胡汉之分不在血统,而在文化。胡汉之分的文化内涵表现为政治之分、经济之分、军事之分诸面相。在胡汉融合中,民族观发生了从血统到地区再到文化的转化。民族与文化、地区与国家的不断互动,加速了民族的重新融合,孕育了国家的重新凝成,造就了隋唐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是民族社区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部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权益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将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关系稳定、民族权益保障等问题有机整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教育有其特殊性要求, 这是由民族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干部队伍的状况决定的, 在对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按照特殊性要求, 突出现实针对性, 是搞好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使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收到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文化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影响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文化因素 ,主要有经济地理状况、传统社会制度模式、文化 (宗教 )习俗、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干部文化素质等。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立法、普及教育、发展经济 ,才能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