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娇娇 《理论界》2022,(11):92-98
道家逍遥游思维对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指空间层面的无所待,同时也暗含时间上的无际涯。道家美学能够透过象外之象的妙象走向时空的融合,渗透于唐代美学与文论之中。在其影响下的唐代审美意象时空是超越性的道体意象时空,从社会人生走向宇宙自然层面,从物我间隔走向心物之间。审美意象时空视域由此无限打开,在时间上形成以“道”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时间建构途径,从空间维度打开逍遥游空间视野,将存在空间诗意化、审美化。主体“游”于心物之间,在无限的自然界有着唐人独特而又恣意的意象时空想象和意象时空审美。  相似文献   

2.
在中外美学史上,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很为美学界重视,在我国至今仍有不少赞同者。 狄德罗的“美是关系”一说,是美学史上从主观观念和客观实体两方面单独进行探讨美丑本质不同之后的产物。它可能根源于笛卡儿的“所谓美和愉快不过是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说,但又有所不同。笛卡儿说的是主观“审美主体的判断)与客观(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狄德罗说的则是审美对象本身内部存在的关系。“美是关系”说初步打破了旧有的直观经验论的机械唯物主义美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的局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从历史发展上来说,是一个大的进步,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3.
历史剧追求目的无外乎诗或史.历史剧追求诗意是正当的.史剧用戏说的方式去复述历史,符合史剧历史戏剧化的艺术规律,是历史剧追求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百年史剧观念,戏说与仿真争执不断.但是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逐渐解放,艺术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被加以严格区分,史剧创作的戏说因素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4.
按照历史美学“文”“史”相通的规定性,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可移用于历史学,而稍稍变化为历史学的“源于史实,高于史实”。“意蕴”是史家书写历史之魂魄,而所谓“源于史实,高于史实”,即指史家按照其“心中蓝图”即“意蕴”,运用史实,表达心声,并将作品视为“自己的最美的产品”(黑格尔语)。史实一旦被史家采用,其本身就已经含有了高于史实的本质特性——因为它经过了史家的“心灵掌握”,精神“过滤”,是一种“创作”。一经“创作”为史著,就不是“摹仿史实”而是高于史实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书写尤其能够见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邹强 《船山学刊》2006,(1):99-101
《庄子》中的梦意象是继梦卜辞、《诗经》梦意象、《左传》梦意象之后的又一梦意象类型,代表了庄子对于梦意象美学意义的发现、认可和创作自觉,也是梦意象审美发展史上一种新的形态。“庄周梦蝶”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历史剧的创作是否必须严格遵循历史事实,是明清戏曲理论家的重要批评话语.由于缺乏与当今相对应的历史剧概念,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总结了照史实录、写意虚构、虚实结合等创作观念,具体地探索了历史题材剧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 ,在中国美学界 ,关于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似已陷入困境 ,美学研究者们的视野大多已转向语言本体、审美体验、审美文化之类新的领域。杨曾宪则以“在孤独中思辨 ,在宁静中感思”的学术精神 ,仍在基本理论园地里进行着新的探索 ,继《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之后 ,又出版了《审美价值系统》一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与逻辑历史统一的原则为指导 ,从审美价值论出发 ,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美是怎样”的问题 ,建构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系统及其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审美价值的评估体系 ,为人们认识美、创造美 ,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点。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在新诗历史上,艾青是位既有诗美学论著,又有巨大创作成就的诗人。近半个世纪来,他对诗歌的艺术特征、形象创造和艺术形式,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探索。其诗论有着完整的美学体系,而“诗的散文美”则是他最具独创性的美学主张;他的诗赢得了世界声誉,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流溢于其中的“散文美”。“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首见于艾青一九三九年写的《诗的散文美》一文,至一  相似文献   

9.
有关历史剧讨论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宁 《晋阳学刊》2003,(4):100-107
回顾20世纪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历次争论的焦点在于历史剧所再现的真实是指历史事实,还是历史精神。真正的问题是历史剧的现实性问题。所谓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始终是现实性问题的隐喻。历史剧的真实性指的是历史意义的“真实”,而这个“真实”是由“现实”决定的。所以历史剧的真实性是个权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其中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由此我们想到了关于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过去意见分歧,至今也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正确充分地认识与把握历史的真实历史剧同现代剧一样,都是社会生活在剧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创作素材取之于历史,后者则取之于现实。如果说现代剧的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那么,历史剧的艺术真实则脱胎于历史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江海学刊》2024,(1):247-254+256
长江作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文化原型之一。立足于其他水系难以比拟的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长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审美意象及其美学精神予以跨学科视角的考察。“瀚漫长江”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审美意象之一,又蕴含着与中国传统美学高度契合的“和合四方”的美学精神。一方面,这一审美意象的深层意涵可以借助美学、地理学、博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文化想象力,进行多维度的揭示;另一方面,其美学精神则可从社会观、天下观、价值观等层面加以系统性的阐释。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和民族复兴的当代语境,这一审美意象及其美学精神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美学研究的对象从“美”向“审美”的转移,“美学”的学科名称遭到“审美学”的挑战.这些论争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美学”的涵义颇富启发意义,但它们主张将“美学”改名为“审美学”,将美学研究的对象仅仅局限在“审美”关系、活动、经验内,否认对“美”的本质、共性、规律的思考、抽象和概括,这却是令人难以苟同的.虽然“美”包含“审美”,“美学”可以译为“审美学”,但作为学科名称,还是保留“美学”的译名更为合适.由于在中文中“美”与“审美”是两个概念,“审美”必须以“美”为存在前提,因此,对“美”的追问是美学研究回避不了的问题.美学就是研究美和审美经验的人文哲学.  相似文献   

13.
任何理论的创造,都有个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并在统一中循环往复向前深入发展的过程。在西方美学史上,“距离”这个概念获得较明确的美学意义,和爱德华·柏克的《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文有直接关系,而“距离”发展成为一个美学命题并且首次获得一个较完备的美学理论型态,则与爱德华·布洛的论文《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密不可分。这里我们通过回顾西方古代尤其是古希腊美学思想历程,进一步探讨“距离”的诸种美学意义。在古希腊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独特的意义。这一学派的基本美学观点,直…  相似文献   

14.
王建疆“内审美”理论的提出与建构,是对审美历史中既有的、却又被遮蔽了的审美形态与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立足于美学史的创造.内审美理论发现了审美的另一世界和中华美学的识别标志;在审美形态上突破了李泽厚的“悦志;;悦神”说;在审美本质上突破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在审美功能上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救赎理论.内审美具有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上的普遍意义,是审美理论研究的新拓展和新境界,预示着未来美学的发展方向,彰显了中国美学研究中理论建构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中的“霸蛮”血性精神 ,亦称“蛮性精神”已有不少专论。王船山的美学思想与诗词创作 ,不但上承屈原“九死未悔”的壮烈人格 ,而且从作家的审美人格价值取向、创作的审美创造开拓创新意识、欣赏的审美风格批评标准等方面 ,独具特色地阐述了富有湖湘文化内涵的“霸蛮血性美”审美体系 ,相应地在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血性真情”内涵 ,“霸蛮独行”狂狷气质 ,“雄强气力”挥斥的形象与画面。一、船山美学中的“霸蛮”血性美船山诗学重要论著《姜斋诗话》中 ,共收诗话三种1 1 8则 (《南窗漫记》除外 )。其中 97则是猛烈抨击诗坛…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诗坛上,白居易自觉地继承“诗经”、“汉乐府”、子美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在诗歌美学理论方面,他明确地倡导诗歌创作要表现人民的疾苦;强调了感情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和美”的诗歌美学理论。从白居易的美学思想来看,他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取道、释以构成其诗歌美学理论的。所谓“中和美”也正是如此。它是中庸思想在审美领域里的运用,始于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后来发展成为长期统治中国文坛的原则,即“温柔敦厚”(《礼记·正义》)的诗教。中经思孟学派至董仲舒而走向玄秘化。白氏则利用了其中的合理因素,把它和老庄及荀子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又兼取了释教中“无情有性”的自然泛神论思想;提倡有灵气、灵性(气势、生命力)的创作;从而在审美诸方面,构成其新的“中和美”的思想,用以指导自己的创作。本文拟就白氏的“中和美”作些分析,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7.
“梅花诗”是元末诗人王冕作品中的奇葩,凝聚了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格理想.“梅花诗”对儒家人格理想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塑造,以“梅花人格”为独特意象,既彰显出兼济天下的政治内蕴,又凸显出独善其身的人格诉求.作为儒家“君子”人格的时代折射,“梅花诗”既对儒家传统人格理想有所丰富和发展,又对后世儒家士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画这一中国传统画种,自魏晋产生以来,以"气韵"为审美核心,以追求意象美为特色,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意境创造是中国画作的一个显性标志,其造像皆本于立意。而认识和理解中国画意象概念及其创作理念对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提升中国画创作与学术理论研究水平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新诗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诗潮春云乍现,曾陷当代诗坛于恍惚而“朦胧”的五里雾中,因为它较早地体现了审美的现代意识,披露了主体性文学思潮所特具的艺术风貌。于是轰动诗坛,一时议论纷纭:赞同者以为舒婷上承戴望舒,恢复了新诗意象化的象征主义传统;反对者认为“朦胧”诗人溺于自我沉醉的“水仙花主义”,背离了新诗形象化的政治抒情传统。其实,新诗潮的意象结构虽脱胎于象征技法,它的启蒙主题却未离弃社会现实,文学的主体意识使它兼顾意象美原则和社会美理想,并将二者浑然融合,卓然提高到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境界。新诗潮是对传统的一个超越,那苍茫超越的诗人风格,最精当地阐释着“新的美学原则”。经过历史的淘洗后,已经可以看出新诗潮的美学原则并非别的,而恰恰是文学的主体性。在“朦胧”之雾里,凸现了现代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秋作为一个以“月”为核心意象的节日,在宋词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秋之中、月之中的和谐对称之美;“月”意象的独特审美;“无月之中秋”的审美;“嫦娥”与“桂花”的意象审美.而这些审美特征又带来了特有的表达效果,具有特殊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