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陈景润是中国“科学英雄”形象的代表性符号,其建构体系是中国“科学英雄”形象建构理论的典型范式。本文从历史学视角出发,探讨陈景润“科学英雄”形象建构的起源;从核心要素、特殊要素与宏观体系三个层面阐释该形象建构体系的建构要素;从艺术创作的视角总结“科学英雄”形象建构理念指导下文学艺术、美术、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中各类作品的表现形式;从社会学与受众理论出发,对当前中国“科学英雄”形象建构理念的革新进行阐释。陈景润的“科学英雄”形象建构在当前已经到了一个重新申明建构理念并完善和确立建构路径的最佳时机,如何继承和发扬“科学英雄”建构理念,将是学界要面临的一项系统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以来,由于高校公共外语英文影视赏析课教学偏重其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使该课的价值意义大大消减.应从“人文性”视角出发,重新建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以发挥该课程的应有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3.
“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教”与“学”的双重革命.笔者从“慕课”的突出特征与内在缺陷的分析入手,内化“慕课”理念,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思考,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和因材施教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文科教学中运用“体验型”课型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运用好“体验型”课型的关键在于科学设计体验情境 ,恰当安排教学环节 ,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是本世纪科教兴国的战略重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笔者把握创新契机,应现代教学观提出“突出科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依据“课标”建构了科技说明文“科学务真,人文求美”的导写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伴随全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大思政课”在教育内容、载体、主体、环境上凸显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即“四全”)的崭新时代特征。这不仅给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现实挑战,同时也为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全媒体语境下,善用“大思政课”,不仅要把握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明确“大思政课”建构的“四全”特征,还要从凝聚价值共识、加快媒体融合、提升媒介素养、拓展传播格局等路径入手,推动全媒体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大思政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课例来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上)第5单元第1课《假设》的课堂教学。这是一堂对“假设”环节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的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训练的继续。一上课,老师便引导学生对最感兴趣的“恐龙的灭绝原因”进行猜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我们平时所做的一些猜想就是一种假设,并不神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爱情”和“科学”是张扬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是依靠“革命至上”与“民族本位”两种叙述逻辑完成自我建构的。这两种叙事逻辑有着二元对立的逻辑结构。以“旧社会”为对立面,“革命至上”将“革命与爱情”“革命与科学”“革命与知识分子”三个方面的相关情节缝合在一起。以“外国”负面印象为对立面,小说试图证明中国人的智慧与正义性。“革命至上”与“民族本位”是一对同构的观念,在小说中,它们互相建构,完成“革命、民族、科学”的循环论证。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0日上午第二节开始,光明教研中心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阅读教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在光明小学拉开了帷幕。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青年教师及深圳市资深教师石景章老师给光明街道全体小学语文同仁展示了三堂不同风格的阅读教学课例。三人所上的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  相似文献   

10.
“四史”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源、理论资源和方法资源,融入大学课堂教学是其落实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与必要举措。在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四史”主要作为思政课的知识材料被讲述,并未广泛有效地融入大学非思政课课堂教学。为促使“四史”全面有效地融入大学非思政课课堂教学,应明晰“四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扩容功能、明智功能、增趣功能和提质功能,梳理“四史”有效融入课堂的学科逻辑、发展逻辑与层次逻辑,更好地把握“四史”的主流主线、坚守学科知识的生产阵地、认识“四史”的课堂教学方法论本质、彰显“四史”的学科教学机智,更好地推动“四史”教育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扎实推进,打造“金课”,促进师生共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由学校领导或教务部门组织督导员进行,由于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评价往往采用同其它学科课程相同的标准和模式来对体育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科学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管理方进行,更要依靠学生和同行进行评价,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结合起来,才能客观的、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出体育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多元立体教学模式,是针对现有思政课常用教学模式的弊端与症结所提出的药方。在论述如何在思政课中建构实施多元立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并以“纲要”课为例展现具体实施情况,最终梳理建构该模式的难点及展望其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授课者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表述活动。它主要是指授课者对课堂教学形成“怎样才叫教得好”、“怎样教才能教得好”、“为什么可以这样教和这样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中介。说课所具有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品质正是触及教育中介属性的本质 ,说课具有促进教学与教研协调发展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探究课”本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综合探究课却被置于虚无化、形式化的尴尬境地。基于“综合探究课”的设计意图,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取舍文本,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课堂实效并综合科学评价,使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次,担任区级赛课评委,听了三位青年教师同课异构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在一次漂流旅行途中,落入激流,醒  相似文献   

16.
《梅花魂》以梅花为引,讲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并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拳拳的爱国之心。如何抓住文中的线,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文本体验、情感体验和想象体验,真正触摸到人物的思想深处、感情深处,跨越时空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呢?在“同课异构”教学中,我尝试抓住文中外公三次哭这条“明线”切入,直抒胸臆;而王老师尝试抓住文中爷爷的梅花情结这条“暗线”切入,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型’教改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中所概括的六种课型是通过对黑龙江省和省外部分高校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的函调,经过有关专家的专题研讨确定的。“六课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革命,为高等院校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认知主义美学认为科学知识不仅是自然审美的“必要条件”,而且惟有在相关科学知识视阈内进行的审美才具有“恰当性”.“恰当性”主张可以避免自然欣赏中对自然的人为扭曲,但由于对科学知识的过于信任与依赖,使得它未能注意到自然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从而削弱了审美感知的开放性和敏感性.知识不能以保证审美“恰当性”的形式出现,审美中合理形式的知识有“前结构”型、“建构—解构”型知识.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任何主体都需要良好的形象,思政课亦如此。思政课公众形象认知认同、塑造建构、优化提升等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和重要问题。思政课公众形象有“自我”与“他者”两个观看主体,在教育学、政治哲学、心理学视角的“他者”镜像下,厘清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辩证关系,在消弭认同壁垒、增进认知共识、提升对话能力、完善对话场域的实践逻辑中,探赜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相统一的培育路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说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进行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原来常规教研模式“备课——上课——评课”的基础上建立了“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这一新的教研模式。要求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把自己备课过程、构思、教法设计向同行、评委和领导介绍。它比实际上课省时,且更能显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但是,我们发现有些体育教师在“说课”活动中,把“说课”当作是“背课”或把它当成一堂理论公开课。因此,笔者对“说课”这一新颖形式作一番探讨,认为体育课的“说课”大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