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当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第一思潮和第二思潮,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第三思潮传入我国后,褒贬皆有,毁誉交加,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一是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的理论,他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954年后他又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当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第一思潮和第二思潮,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第三思潮传入我国后,褒贬皆有,毁誉交加,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一是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的理论,他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3.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蔡飞沙利文(H.S.Suilivan)是美籍爱尔兰裔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弗洛伊德一样,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焦虑理论。但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氏将研究重心...  相似文献   

4.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对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上,目前,人们较普遍地推崇和偏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大有言需要问题必称马斯洛之势。笔者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确实是对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其贡献不容低估。但是,我们切莫忘记,早于马斯洛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就曾从哲学这个宏观的角度,对人的需要理论做了最初的研究和探索。这一成就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部著作中。今天,我们发掘而研究这一成果,对于我们科学地学习和吸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要理论,克服在研究人的需要问题上的偏颇倾向并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都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自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三十多年来关于人的自我完善和人类潜力的研究,已经风靡美国及世界各地.这个新的学派,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体系的特点,在于它一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地以自我完善的人为心理学研究重点,认为自我完善的人,是人类中最好的典范,他们身心健全,能充分开拓并动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竭尽全力去完成他们的人生最高追求.而自我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三思潮的马斯洛人本主义思想,从具体的、微观的角度,研究了人和人的发展问题,给人们提供了不少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成果. 1.提出动机和需要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指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而把发展的需要即自我实现这种  相似文献   

8.
正确看待马斯洛的“自我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我国已有相当的影响,但传播中亦存在失真现象。本文考察了马斯洛研究自我实现的过程和方法;分析了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同弗洛伊德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区别、自我实现概念的多重内涵及其在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中的地位、马斯洛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多方面的影响;最后,还分析了马斯洛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指出了我们应加以批判的和值得吸取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人的问题不仅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被提列一切精神生产的首位。 弗洛伊德所创造的精神分析概念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一理沦旨在研究人的心理,揭示了人在其周围世界中生命活动的真正的潜意识动因。弗洛伊德把与人的内部世界相关、与其利比多及人的听有器官相关的欲望断定为精神分析的动力。他指出:“欲望可以称作广义或狭义的性欲,在  相似文献   

10.
1.心理动力理论。在提出心理动力理论的学者中,最有影响的或许是西格蒙·弗洛伊德。但是自从弗洛伊德提出这一理论以来,许多心理分析学家要求修改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新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倡导者是卡尔·荣格,埃尔金,弗鲁姆和,埃里克,埃里森,(米歇尔1976)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主张是心理分析法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构成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是人格本能的潜意识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1.
创伤理论是目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已经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说扩展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电影等人文学科。弗洛伊德在创伤理论的研究上是一个奠基人,他对创伤的研究影响了后来的研究者。本文梳理了创伤理论的发展,把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研究者看成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把20世纪90年代看成是创伤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并具体分析了文学的创伤理论。  相似文献   

12.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当代写实绘画领域的代表。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对当代人类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卢西恩.弗洛伊德是20世纪后半期在国际艺坛倍受推崇的一位艺术大师.弗洛伊德坚持油画创作,他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强烈个性化的技法和形式风格,作品传达出二战后时代的人特有的惊悸、冷漠的特殊精神意味及探入人性深处的深刻洞察力,突破了西方五百多年的写实油画传统。本文从三个时期对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剖析,并且从造型、笔触肌理、色彩及精神意味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以期全面认识这位现代具象写实绘画领域大师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意识心理描写是沈从文创作中常见的节目。弗洛伊德心理学对沈从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在以生命观为核心的人生观及其创作的主体走向上,沈从文没有走向弗洛伊德主义。他对“生活”与“生命”的诠释以及对乡村各种生命形式的探寻与发现,显示出他对人生的心理学观察角度,并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取同一立场。只有全面理解沈从文的人生观及其创作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才能对沈从文的人生观及其创作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个性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的社会本性,可以在管理、使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古今中外,不少大思想家都重视对个性的研究.孔子、孙子、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他们依据个性来使用、培养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艾里克森、吉尔福特、马斯洛等,他们在个性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以来,个性研究在我国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但是,个性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现象,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就个性的结构及个性的生存方式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在专业教学中的意义,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麦尔维尔小说《白鲸》中人物意识和无意识的多层次描写使得他的小说在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刻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人的心理的研究与弗洛伊德有许多相合之处,因此,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更立体地把握麦尔维尔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赵国祥亚伯拉罕·马斯洛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创始人,他所提出的动机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而且在管理科学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创立于本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介绍到我国后受到国内心理学界的重...  相似文献   

18.
创伤批评理论的来源是记忆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具体来讲,“古典记忆术”、“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为创伤批评的产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思路与范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界定了创伤批评的三大特征:虚拟性、滞后性和反复性.研究创伤批评的缘起将进一步推动创伤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 需要层次理论是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思想,为此,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被称作  相似文献   

20.
在荣格理论体系中,哪些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是与弗洛伊德的观点背道而驰,在《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一书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