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林移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3-69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要素,祠庙、会馆所体现的民间信仰在清代四川移民社会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移民入川之初以会馆为舞台、以神灵为媒介而进行的对抗与融合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对等交流和移民试图融入新的家乡的愿望,清代中期之后会馆祀神出现的分祀、兼祀、合祀甚至改祀等情形体现了移民和土著通过神灵信仰实现社会整合的努力,而清代后期会馆、祠庙纷纷改祀、兼祀关羽的情形则充分说明了移民社会走出狭隘乡土的局限和移民社会整合的实现,同时反映了巴蜀文化的开放性和试图融入全国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5
四川是清代中国变革最深刻、最复杂的省份之一。战争、疾病、虎患、疫病等种种天灾人祸使天府之国原有土著消亡殆尽,经济、政治、文化几近摧毁。清初以来,延续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重新构建了四川人口结构和新四川的地方性文化。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的双重作用下,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神祇崇祀的人格化、务实性、世俗化、商业化倾向明显,神祇来源以本土神灵为主,兼容并蓄,信仰体系的本土性与开放性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演戏是传统社会民间主要娱乐方式。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演戏,不仅是为了耳目之乐,而且承担了广泛的社会功能。演戏成为人神沟通及密切各移民群体内部关系的工具,在台湾社会变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台湾演戏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河湟地区是一个开发历史较早的多民族地区。在这一区域除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外,还有较多浓郁的民间信仰。对整个河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青海地方文献记载的祠庙统计入手,分祈了河湟地区民间信仰的类型、分布、地域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李智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9-126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具有显著的边塞特征:其一,作为拱卫川、陕的河陇地区,民风一向以“尚武”而著称。这种尚武风气不仅体现在“关西出将”这一层面上,还体现在民众对历史上拓边戍守将领的广泛崇祀上。其二,地处中原农耕区边缘的河陇地区,属农牧交错区域,一旦种植业成为主导产业,旱灾就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对水神龙王的崇祀也就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佘小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62-66
侗族民间信仰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以及调节信众心理、加强文化传承、促进信众交往娱乐等社会功能,是建设和谐侗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侗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加强引导、合理干预,既充分利用其正向功能,又合理规避其负向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聂德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127-134
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的华人信仰,其源头就是历史上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地区早期华人社会组织机构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也广泛根植于新马早期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9.
王鹏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5-120
玛纳斯县域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聚居成邑,移民群体的生存活动形成地域社会。清代至民国前期的玛纳斯县域农业社会的形成蕴育了众多的庙宇,围绕庙宇广泛而多样的民间信仰活动成为当时城乡显著的社会现象,促进了移民的土著化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0.
郑明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73-78
阳圪塔村现存碑刻主要是关于清代乡村庙宇建设的,透过它们可以看出该村在清代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这些碑刻反映了三个社会现实:一是多族姓杂居是当地社会常态;二是该地家族实力在科举推动之下出现了数次转移;三是在清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大背景下,频繁的宗教活动带动了乡村商业的较快发展。另外,从阳圪塔村碑刻上也可以看出,现实需求的多样性导致当地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当地妇女为了世俗需要也积极组织起来,通过捐施和募化资金等方式参与乡村庙宇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全中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
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之时,战乱"孑遗"的土著为重建四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景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34-40
清朝的黄教政策 ,是其边疆民族政策的组成部分。虽然该政策给蒙古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但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使蒙古族经济 (包括寺院经济 )、蒙古地区经济、宗教文化和宗教教育都得到了发展。蒙古族人口的增长受到了限制 ,若将其纳入当时中国人口大势及草原地区自然与社会的承载能力中考察 ,则是不能全盘否定的。黄教政策削弱了蒙古人民的战斗精神 ,却带来了北疆的和平 ,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人神、人鬼信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鬼神信仰之一。清代施南府地区的官方和民间分别有着不同的人神、人鬼信仰体系,官方信仰更多地反映出紧张、对抗的民族关系,而民间信仰则更多的体现出和谐、发展的诉求。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不同体系中的人神、人鬼信仰会被另一体系改造、接纳,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从人神、人鬼信仰考察民族关系,还有利于从新的... 相似文献
14.
张夕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93-96
鸦片战争后 ,由于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宗教侵略 ,激化了晚清的社会矛盾 ,加速了晚清乡村社会的变化 ,使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的危机。探讨晚清乡村社会的变化及其成因 ,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尚季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6)
1894年2月至5月,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中国西南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旅行,著成<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中译本名为<中国风情>)一书,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该书从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晚清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诸如鸦片的普遍种植、官吏的颟顸腐败、乡土社会的凋敝、边疆军备的废弛、传教士和外籍人士在西南的事工、民众对现代化设施的破坏等等.莫理循还在书中提出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对认识晚清西南社会乃至中国社会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寺庙林管理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民间组织(以佛教寺院为主)。造成这种双层管理模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对许多被认为是现代国家所必须承当的林业管理事务概不承当,而都由民间的森林管理主体承担,官府则主要对毁林行为进行惩治。因此,清代寺庙林的管理是一种双层的管理结构。长期以来,国家管理机制与民间管理机制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宋朝以农立国,故而与农业有关的诸神在宋人的信仰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农业信仰作为宋代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极为盛行。宋代农业信仰在调节民众心理、稳定社会秩序、丰富文化生活、加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卞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1):61-69
户籍法是一个政权加强对民众户籍管理 ,维系赋税征收和徭役佥派的重要规范。清王朝在继承明代户籍法的基础上 ,通过对户籍法律规范的不断调整 ,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 ,消弭了民众的反抗意志 ,维护了政府的财税征收和徭役佥派 ,并在保甲法等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方面 ,进行了强化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西民间溺女与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倩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239-243
清代江西民间盛行的童养主要是贫家针对溺女而采取的一种最常用的自我拯救方法.童养媳并非如以往史学界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婚姻陋俗.清代江西溺女之风非常盛行,抚养维艰和嫁妆负担是溺女产生的主要经济原因.童养可以有效地消解这两大原因,正因为如此,民间盛行童养之风.童养是民人避免溺女的一种变通之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以童养代替溺女是一种进步.当时官府和地方精英为了解决溺女这个社会问题也在积极地拯救,但数量非常少.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其拯婴能量的不足,所以对于童养这种现象,他们持赞同和鼓励的态度.这也是民间盛行童养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中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6)
清朝定鼎中原后大量吸收中原传统的祭祀文化,并且保留了满族固有的祭祀特点,使其形成一整套祭祀制度。其中的大祭、中祭、群祭,包括:祭天地,祈谷,雩祭,祭太庙,祭社稷,祭孔子,祭天神,地祇,太岁,祭日月,祭历代帝王,祭先农,祭先蚕,祭关帝,祭文昌帝君,祭先医、贤良、昭忠等。堂子祭天包括:元旦拜天礼,出征凯旋拜天礼,月祭拜天礼,立杆大祭礼,浴佛祭天礼,马祭等。祭祖陵是清朝礼制中的重要内容。家祭包括:皇帝家祭,亲王世子、郡王家祭,贝勒、贝子、宗室公家祭,品官家祭,庶士家祭,庶人家祭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