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 《决策探索》2005,(11):81-8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1978年),胡耀邦还不是政治局委员,还没有陈永贵的官大(陈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不过胡耀邦敢说敢干,他在中央党校讲起学大寨修建人造平原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那是劳民伤财。胡耀邦“文革”期间挨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多年,对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花架子等毛病看得很真切。所以他对陈永贵极端重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以为然。直到多年以后,水利部长钱正英每次找他谈有关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仍然战战兢兢,胡耀邦一听这种话题就不高兴。  相似文献   

2.
崇尚简单     
国风 《领导文萃》2010,(1):130-132
近来读清人刘大魁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论文偶记》。那上面写道: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对家人和亲朋的要求很严格,他有"二不准":一是不准亲友上京找他办事;二是不准亲友打着他的招牌办事。直到胡耀邦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4.
孟德强 《领导文萃》2013,(17):51-55
"胡耀邦是个好同志""文革"期间,习仲勋被扣西北大学一个月左右,一天上午,从北京来的两名红卫兵通过学校"文革筹委会"找到我和习仲勋的住处,要他写一份"揭发"胡耀邦的材料。习仲勋一听勃然大怒:"你们这两个娃娃,真是没事找事!胡耀邦能有什么问题?我啥也不能给你们写!"两人一听,发了红卫兵的脾气。我怕他们动粗,赶紧上去调停:"你们俩先出去一下,等他平静下来再说。"两  相似文献   

5.
正胡耀邦:要起草一个好报告1986年10月3日,胡耀邦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会议,谈十三大报告的起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薄一波、万里、姚依林、温家宝、钱李仁(人民日报社社长)、袁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及起草组的同志。胡耀邦说:改革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要不断自我完善。胡耀邦设想在五个问题上阐发一下,一是认识论,二是改革,三是外交,四是党内生活,五是终身制。他强调,民主、法制、文明,首先是把党的生活搞好。党组织的每个细胞都要有造血功能,这  相似文献   

6.
告别胡耀邦     
于光远 《领导文萃》2013,(17):91-94
一1987年1月胡耀邦出席了专为对他进行批评的党组织生活会、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发出了公报。公报里说,会议对胡耀邦"进行了严肃的同志式的批评",同时,批准了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请求,保留他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的职务。在这个会议之后,胡耀邦就不再在公开场合露面。198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他参加了。在这个大会和会后的一中全会上,胡耀邦再次被代表们选举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的一句话启发胡耀邦投身革命胡耀邦见到毛泽东,是在1927年,但是这种"见到",只是胡耀邦在一定距离开外看到毛泽东演讲。当时的胡耀邦年仅12岁,是里仁小学的学生,当年的毛泽东34岁,是全国农民协会总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高勇所著《我给胡耀邦当秘书》简体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的百岁诞辰刚刚过去,在这本九章27万字的书中,担任了胡耀邦七年秘书的高勇,用亲身经历,回顾了胡耀邦任职团中央书记之后的诸多往事,以及胡耀邦骨灰安放在共青城的经过。在一个人的历史上,不定哪一步就是个转折。胡耀邦1952年7月由川北调来北京。当时他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兼行署主任。据传他可能到政务院(国务院前身)任建筑工程部部长。后因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冯文斌忽然要调动,急需有人接  相似文献   

9.
黄金旺 《秘书之友》2008,(10):15-17
张溥少年时代虽然喜欢读书,但记性不好,读过就忘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即每读一篇文章,就抄写一遍,朗读一遍,烧掉,再重抄一遍,又朗读、焚烧,如此反复,坚持七遍,直到记牢、背熟为止。因为这个缘故,他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就叫《七录斋集》。他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使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最终成为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那篇《五人墓碑记》成为《古文观止》的名篇之一,被选编者评为“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管理评论》2001,(5):62-63
去年夏天,入负盛名的《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瓦伦.本尼期和杰姆.期图尔的文章《别选错CEO》,文中描述了一个被他们称为“CEO动荡”的现象,该文称,公司CEO正以前所 有的速度更换,然而那还不算什么,因为在那篇文章发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一更新速度更是大幅上升,根据CGC的数据,2001年2月有119位美国大公司的CEO离开其职位,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而2000年半年的CEO离职率比上半年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11.
正吴江先生经历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参与了中共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又有一段时间身处政治核心漩涡之中。他与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胡耀邦等曾零距离接触,与胡乔木、周扬、邓力群等理论家切磋争鸣,还与陈伯达、康生等也甚为熟稔。特别是胡耀邦在总书记岗位上,吴江在不同时期的三次"直谏",且围绕"厚重"、"威重"、"慎重"三个主题词展开,令人印象深刻,沉思难已。  相似文献   

12.
一条电视新闻片和一篇文章一样,在表达中心思想时,都要用段落和层次来阐述.段落与段落之间,既要有分明的层次,内容逻辑上又要互相有联系.  相似文献   

13.
钱江 《领导科学》2001,(17):36-38
1949年12月中旬,解放军第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还在进军西南的征途上,以贺龙为首的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就接到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发来的电报:“同意组织川北党的临时工委,以胡耀邦同志为工委书记。”……  相似文献   

14.
25岁当上首长、35岁任省委书记、“文革”中最早被批斗的中央委员、为300万人平反……从农家孩子到部队首长,从团中央书记到干校学员,从赋闲在家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的一生充满传奇。在胡耀邦同志逝世22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他几经沉浮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出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蒙古族女性傅莹2010年上任以来,已被国人熟知和喜爱。许多人第一次认识她还是通过一篇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很少有波澜壮阔的豪言壮语,却往往能四两拨千斤,触动外国人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弦。这就是傅莹方式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河之洲     
胡耀邦的一个建议伍绍祖与胡耀邦在“五七干校”时有过一段很密切的接触。《银潮》2006年第1期刊登了伍绍祖对胡耀邦的一段回忆。现摘编如下。他对我感情非常深,却不赞成我担任较高职务。他在党内担任较高职务时,有不少人向他推荐我,说要重用我,但他却不以为然。1982年,我在部队新成立的国防科工委当了副主任。有一次外事活动时他见到了我,突然对我说:“你也当了‘大官’了。”这句话只有我能听懂其中的含义。因为在干校时,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不能当‘大官’,因为你没有当过县委书记。”他认为县委书记是每一位在党内当“大官”的同志必须…  相似文献   

17.
在公安这条有目共睹的战线里,有多少英雄豪杰忍辱负重、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那一双双深邃明亮的眼睛,像头上那颗警徽一样闪耀着警惕的光芒,守护着我们温馨而又宁静的梦乡,保卫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宝丰县公安局就有这样一位警坛硬汉,他就是王治帮。一个29岁的青年,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侦察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安干警,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书写了一曲人民卫士可歌可泣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心结     
唐珍 《当代秘书》2001,(8):47-48
又一位书记走了。站在镇政府的大门口,再一次目睹那热烈的欢送场面,目睹那熟悉而激动的面孔,目睹那姗姗而去的车流,王秘书的心是再一次拧紧了。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胡耀邦与华国锋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胡耀邦在中央党校期间,多次讲到他与华国锋之间来往的情况,这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胡耀邦十分尊重华国锋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说:小平同志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还需要搞一本社会主义伦理学。经济学可以继承、借鉴的东西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可借鉴的东西少一些。社会主义社会是个新社会,物质不极大丰富。是不成熟、不稳固的。这就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