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朝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10-12,17
20世纪50年代,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国内建设需要和平环境,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提出和平外交的地缘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涉及外交统战、集体安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等诸多方面。在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中,新中国妥善处理了外交与革命、周边外交、大国协调外交以及多边外交等问题。不仅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宝贵的和平,而且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印度炮制和管理"阿鲁纳恰尔邦"的实践表明,印度处理对华边界争端的策略是以军事、行政以及外交三种手段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多层面与中国争夺争议地区的。在军事上以攻对守,积极蚕食中国领土;在行政上不断强化管控与开发;在外交上,从拒绝谈判发展为谈判与管控并重。鉴于此,中国在坚持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基本立场的同时,也要做好军事斗争和法理斗争的准备,以便在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3.
浅析21世纪以来我国的睦邻外交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文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20-2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了地区经济繁荣;开展安全对话,实现了共同安宁;扩大文化交流,建立了文化共识.事实证明,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不但不构成威胁,反而是巨大利益和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7-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随之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一系列举措促使重型机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修配、仿制、自主研发重大产品的三个阶段。苏联援助、自力更生和“三线建设”等若干因素影响重型机械的技术发展。在此期间,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指向、薄弱的工业基础、较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能力,决定了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所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性"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品格,曾深刻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艺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既包括对大陆电影传统思维、价值观念的颠覆和商业化运作过程中美学深度的消解,同样也包括香港周星驰"无厘头"影片的改写、仿拟和王家卫"风格化"电影的空间化、碎片式的结构,以及世纪初中国电影从形式主义到技术至上的转变,形成"主体的消失"和虚拟镜像。上述几个方面不但包括了中国后现代电影演进的阶段性,同时,还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电影后现代性的种种艺术构成。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睦邻外交政策,注重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但与周边国家建立真正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冷战后,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尤其注重发展与东盟的关系,与东盟结成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睦邻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和平崛起对其邻国不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整风与反右运动后全民政治意识畸形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急于求成的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政治化科学观,并在其指导下,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科技文化发生了严重的畸形演变,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整风与反右运动后全民政治意识畸形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急于求成的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政治化科学观,并在其指导下,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科技文化发生了严重的畸形演变,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章一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6):80-8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战略调整。对时代主题认识的转变是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国内工作重心的确立是对外战略调整的出发点;对国际战略力量划分的科学认识是对外政策调整的认识基础。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务实的外交风格则是此次对外战略调整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杨剑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20-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陈三立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发轫阶段、发展阶段、深入阶级。学术界在陈三立的诗歌艺术、文学理论、文化观、文学地位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来说仍然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阿两国经过平等协商,最终顺利解决了中阿边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阿富汗表现得十分积极。阿富汗之所以积极推动中阿边界问题的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自身内外交困的处境,拓展生存空间,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立。本文拟用中国外交部的解密档案和《人民日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阿富汗积极推动中阿边界问题解决的表现、原因及目的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晓玥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6):1-8
20世纪50-60年代,曾发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在阶级性、革命性为主导意识的文化环境中,这次讨论的重点限定在诗歌形式方面。为了完成对新诗的“改造”,民歌和古典诗被指定为新诗的“学习”对象。由于民歌与古典诗在存在状态与方式上的差异,“学习”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强调和运用着,因此对新诗的实际影响并不一样。也由于“学习”对象本身的规定性及其之间的差异性,一部分诗人、诗评家意外获得了一些属于诗本身的并不开阔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3.
唐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美国保守主义中存在着自由与权威两个价值的对立,在派别上表现为传统保守主义与自由意志主义的对立.两派的观点虽有某种相通之处,但分歧是主要的.20世纪50年代,两派曾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并成立了共同的组织,同时也出现了调和两派观点的理论.但是自60年代中期后,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两个派别出现了不可弥合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激烈的冲突和分裂.这一阶段对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体现了保守主义内部张力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张晓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35
美国是联邦德国重要的盟国,法国是德国邻国,但二战后美法两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如何平衡德美、德法关系成为联邦德国政府的重要关注点.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前后三位总理阿登纳、艾哈德和基辛格都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调整德美、德法关系,试图寻找平衡点,致使这一时期德美、德法关系出现摇摆. 相似文献
15.
孙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1):99-101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成为郊区化国家,郊区人口特征也发生了变化,白领阶层成为郊区的主流阶层,核心家庭占据主导地位,单亲家庭和老人减少。黑人郊区人口逐渐增长,甚至超过了郊区白人的增长速度,更多的郊区妇女开始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亚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4-22
根据协同发展理论,口岸发展与其承载地的发展之间存在协同效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哈陆路边境口岸虽然在推动所在边境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作用明显,但新时代以来,由于口岸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人文交流、功能定位、边民互市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性、战略性和制度性困境,致使中哈陆路边境口岸建设对其承载地发展的实际协同效应不高。因此,要提升中哈陆路边境口岸对其承载地的协同效应,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思路,在地产经济培育、口岸间协调合作、对外人文交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属地贸易发展等方面研究和探寻当前困境的破解之法。 相似文献
17.
谭好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2-77,156,157
从1956年到1965年,由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而发端,中国美学界展开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次美学大讨论,无论其历史贡献还是后续影响以及当代启示,均有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价值与意义。其历史贡献首先表现在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以及与此相关的四派美学观点的形成,其次在于汇聚和培养起了一支阵容壮大、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其启示是,学术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与意识形态环境,百家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同时,知识学人敢于追求创新,敢于在观念上标新立异,并且具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和容忍批评的气度,是学术进步不可缺少的主体条件,这也是美学大讨论留给当代学人的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国初期留苏教育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73-78
建国初期我国先后向苏联派出了12018名留学生,他们分布在苏联220多所大学的40多个专业学习。在强调严格政治、业务标准和管理的同时,留苏教育还体现了根据需要确定专业、多渠道派遣的特点。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派遣工作也存在着派出国单一、过分强调政治标准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李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5):112-117
建国初期赴苏留学生的派遣工作是当时对苏教育交流的重要内容。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5 0、6 0年代我国先后向苏联派出了1 2 0 1 8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分布在苏联的2 2 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4 0多个专业学习。在强调严格政治、业务标准和管理的同时,留苏学生的派遣还体现了根据需要确定专业、派遣渠道多样化的特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赴苏留学生的派遣也存在着派出国单一、过分强调政治标准的弊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