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际社会"重新发现北极"的时代背景下,英国的北极事务参与意愿逐渐增强,于2013年10月发布《应对变化:英国的北极政策》,成为第一个制定和颁布综合性北极政策文件的北极域外国家。英国北极政策基于快速变化的北极地缘政治及经济环境,在身份塑造、利益界定和路径选择等方面体现了其卓越的外交智慧和精湛的外交艺术,彰显了其渴望在北极事务中发挥大国影响力的政治志向。英国北极政策对同为北极域外国家和利益攸关方的中国有重要启示,我国应该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谋划,创造性介入到北极治理当中。  相似文献   

2.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开始调整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继续对印度进行殖民主义改造。维多利亚时代前期(1837—1857)英国对印度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853年法案,以及根据法案精神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上。英国政府继续进行殖民主义改造,实现了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的剥削。但是与此同时,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出现了危机。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既是这种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又成了英国对印殖民统治历史的大界标。  相似文献   

3.
高层管理团队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以性别为视角分析英国精英大学——24所罗素集团大学的259名校级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发现:英国精英大学的高层管理团队基本由男性主导,女性总体处于不利地位;不过,就该团队的低层职位——专业性管理岗位而言,女性已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开始超过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看似中性化的博士学位与教授职称事实上早已镌刻上男性中心的烙印,成为影响女性进入英国精英大学高层管理团队中高层职位的重要因素。同时,招聘过程中的性别偏见对女性进入英国精英大学的高层管理团队的影响不容忽视;晋升过程中的男性中心文化同样也在阻碍着女性向高层管理团队中的中高层职位晋升。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英国精英大学治理结构从"学院模式"向"管理模式"的转型,为女性进入高层管理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前,是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此间,美国把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到中国的西藏地区.美国对中国西藏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反对列强瓜分西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统辖;与此同时,美国又"模糊承认"英国提出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理论.美国对中国西藏地位这种"双重承认"的政策,使美国既没有得罪英国,又讨好了中国,从而使美国在中国西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反映了美国这一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和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与德国、意大利积极援助佛兰哥叛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法国对内战的所谓"不干涉"政策.由于当时法国缺乏独立的政策,英国对内战的政策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各自对国际形势及本国根本利益的判断,英国的外交政策与佛兰哥的外交目标之间形成了结合点.英国的"不干涉"政策不仅与德、意的干涉政策一起直接促成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垮台,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间接地对苏德谈判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女性仍然主要被禁锢在家庭这个私人领域,女子教育以家庭非正式教育模式为主。这一时期大部分男性启蒙思想家的女性教育理念与宗旨是使女性"依附"与"屈从"于男性,而以沃斯通克拉夫特为代表的一些女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教育对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批判两性不平等的根源,提出培育女性的理性、发展新型女子教育的主张。本文分析了启蒙时期英国女性教育理论之争,探讨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启蒙时期女性教育观的影响,以及她与同时代思想家就女性教育主张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7.
欧洲防务一体化是欧盟的诞生初衷与长期追求目标。然而,无论是二战后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还是当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无法达到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预期,英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特殊历史渊源,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始终持保留态度。冷战后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从"双重遏制"到"恶意忽视"的一系列调整,对其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在英国与欧盟即将分道扬镳,欧洲防务一体化能否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认为,英国退欧意味着欧盟外部影响力的缩减和内部共识基础的弱化,这对于欧洲防务一体化来说并非利好消息而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10.
1925年6月发生的广州和香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革命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长的一次罢工斗争.其发生原因和历史作用,向为我国史学界所重视,业已作了充分研究.但对其收束原因及经过,尚无专文探讨.此一缺陷,必然会影响人们对这个重大事件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而与这场斗争密切相关的英国政策和活动,也往往被有关论者以"炮舰政策"或"武装干涉"概而论之.实际上,英国政策远非那么简单和僵硬.拙稿拟就英国政策与罢工收束之关联,作一尝试性的考究论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西方妇女发展理论和妇女增权有关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认为妇女增权这一新兴理论的提出将对妇女发展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剖析了西方妇女增权研究的局限性,指出妇女增权是发展和实现其个人权利的基础,还需要关注制度增权以及增权中的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的相对变化作纵向考察与分析,旨在透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为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寻求良策。研究发现,转型期,女性就业率下降的同时就业领域扩大,职业结构优化,这一变化形成了女性群体不同方向的社会流动,一部分城乡女性实现了向上的职业流动,而另一部分则因就业难等被边缘化。同时,转型期的就业困难对20~44岁城镇女性的影响更严重,农村女性的发展机会明显不足。据此,在促进公平就业中,社会不仅应关注女大学生就业,还应充分注意生育期女性和子女年幼女性的就业以及农村女性的平等就业机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3世界女排大奖赛的中国女排和巴西、塞尔维亚、日本、意大利、美国五个队非技术指标对比分析,旨在研究分析新奥运会周期中外优秀女排非技术因素的差异,探讨中国女排非技术指标的现状,为新一届国家女排积极备战里约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它包含了妇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包含科学的两性关系的建立。两性平等和谐与发展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当前妇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并提出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妇女问题,营造妇女进步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妇女自身素质,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嘉峪关市新城镇3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以第二、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对照,对西部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现状进行历时性和地区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女性性别意识与10年前相比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当前全国女性性别意识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并反映出诸多的矛盾性。据此,从地域发展、培训教育、宣传普及、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妇女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18.
性别歧视现象在东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男权制根深蒂固。神话隐喻折射出女性特点,也有意无意地向世人传达了它们的主题。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显现出"真"、"美"的原生态特征,多为罪恶之源;而日本神话中的女性虽从属于男性,但两性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as of low-income single mothers on certain aspects of welfare reform, namely the Marriage Promotion Act, which uses funds for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wo parent families. Drawing on research with former and current welfare recipients,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he mothers felt about certain welfare reform policies while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ir current work and family arrangements. Two main ideas behind welfare reform were to encourage paid work and two parent families. While the mothers acknowledged that having access to a second wage earner would help themselves and their children realize a life less complicated by monetary issues, they expressed anger and frustration at being encouraged to marry. Welfare reform dictates that families receiving assistance tak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low-income lives and that paid work is essential to moving a family out of poverty. The stories from the mothers interviewed for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while they valued work and wanted to work, to combine work with being a “good mother” was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Ultimately, what these mothers suggest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s is the contradiction of welfare reform—paid work does not necessarily provide independence and marriage to another wage earner also undermines independence.
Marcella GemelliEmail:
  相似文献   

20.
史前时代希腊人的妇女观经历了由"女神"至"女人"再至"女奴"的衍变过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妇女在生产、战争、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婚姻状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尊崇;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在经济上跃居统治地位,他们要求改革继承制度,女性地位下降;文明时代之初,妇女完全被排斥于社会生产活动之外,被锁闭在家庭中进行生育和家务劳动,女性地位沦落到社会的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