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宏 《云梦学刊》2007,28(2):121-122
宋瓷艺术生态之美具有静、净、寂三个特征,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审美观相联系,阐释了“人”与“瓷”合一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理想人格与理想国分别是至德之人与至德之世,其实现前提是内心达到无欲望撄扰的虚静状态.以虚静之心观物,和镜子成像一样:镜子成像的前提是“虚”、“静”,只将外物毫无偏私地呈现;体道者用心若镜,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虚空澄明,纯净旷达的状态,排除思想中的杂念和欲望,对外物不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万物众生平等,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的文学理论与禅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自称“事佛而佞”,他比较明确地把禅宗的禅定和妙悟等思维方式运用到他的文学理论中的虚静说和境生象外说上,对中国古代以禅论诗的理论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亚泉是五四前后国内重要的思想家 ,他以“动”与“静”来总结中西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杜亚泉的“动”、“静”观念 ,并结合考察这对观念在中、西语境下的差别 ,来看这对本是中国哲学中的范畴在杜亚泉那里如何变成了表征中西文化根本特征的概括 ,揭示出其中文背后包含的西方思想的成分。这一“表中里西”的个案 ,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深刻程度。  相似文献   

5.
苏轼提出“静故了群动”诗学观念,强调凝思静虑的禅静状态对文艺创作观察和构思的作用.认为禅静之止观状态能增强定力,开显智慧.禅定的宁静,不但能了群物之动,把握事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而且能观万物之理,更加清楚明白地总结事物的道理,达到胸有成竹效果.赋予诗歌以超脱之静美,宁静而不枯寂,颇富理趣.“静故了群动”既是他创作经验,也是禅宗止观禅法对苏轼诗学之影响.  相似文献   

6.
“天圆地方”观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胜利 《江汉论坛》2003,(11):75-79
“天圆地方”观是我国历史上产生年代最早的一种天地结构学说。不少人认为该学说源自古人对天地形状的直观感觉,但又解释不通“大地为何不能给人以方形感觉”的问题。本文以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为据,指出“天圆地方”观应该源自古人对“天动地静”现象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静,最初与动相对,后来逐渐发展出政治安宁等褒义,并在春秋时期具有了德行的意义。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静,孔子以静比喻"仁者",孟子讲"不动心",荀子讲"虚一而静",都认同静在工夫修养中的意义。但在儒家看来,静并不是第一性的观念,它是依附于礼或心的第二性观念。而在道家思想中,静被视作第一性的观念,是可以代表道的,所以静是道家本体论、宇宙论、修养论的重要观念。在法家和纵横家等其他先秦诸子的理解中,静则被视作一种有效的工具或方法,来实现政治目的。经过先秦哲学的发展,静具有了工具性、工夫论、本体论等丰富含义,这是动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在湘西叙事中着意构建“动-静”关系,尤以1937—1947年期间的创作为最突出。这促发于他独特的战争体验、观念,承载着其美学理想,体现在“自然-人事”、人事活动内部两个层面。自然之静境与人事之变动既有耦合的地方,也有离间之处。人事活动内部,叙事中融汇了主体性建立的执着与艰难、传统习俗与现代价值的龃龉、故乡记忆与现实真相之间的多种错位与多重冲突,“静”难抵“动”。究其深意,该关系涵容了战争要求与文学本质、现实变革与历史记忆、文运趋势与自我坚持等多重交集的时代命题。沈从文的湘西叙事由此超越了地方性意义,此外,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致力于文物整理、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且最终以另类方式介入当代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曾国藩书信、日记、家书、诗文等文献中梳理出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曾国藩是否有自己的理学体系、是否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理学家的疑问。通过条分缕析曾氏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与联系,文章认为曾国藩理学的主体内容是继承宋学而来,但也有他自己的发明与创造。具体表现在:在性命理论上,反对空谈性理,更重视理学观念的实践,实用色彩鲜明;在认识论上,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改造程朱关于“格物”的认知;在修养论上,调和了理学内部关于主静与主敬的分歧,提出敬中致静、动中求静、在理学义理的践履中追求心灵安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荀子沿延《墨辨》而有名、辞、辨的逻辑化过程,从而构建了自身哲学的认知系统,是心体道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又是“虚壹而静”直觉认识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化的理智与“虚壹而静”的直觉的统一才能完成体道的终极过程,以达到“大清明”的境界,道从而得以显现。其意义不在于逻辑与直觉的具体内容,而在于给出了逻辑与直觉统一的模式。如果其后的中国哲学沿着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那么,将是另外一种景象。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术》2007,(1)
虚静,东方哲学和审美的重要命题。《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第十六章);而释学的“禅”也是“静虑”的意思。古代艺术理论中的“虚静”说,实际上是道释思想的“虚静”说在美学上的衍进。以“虚静”说切入对宋人花鸟小品的深度剖析,或许可以理解古人对宁静状态的精神追求,从而深刻体验宋人花鸟小品中所蕴含的诗意性境界。  相似文献   

12.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系统地论述了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思维特点,并首次将“神思”作为艺术想象的核心范畴。总体来看,“神思”是一种创作想象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构思美学,包括以“情性”为本的审美情感、以“虚静”为主的审美心胸以及“神与物游”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虚静是中国文论特有的一种创作思维方式.虚静以其空明的心境状态、凝神观照的专注态度而达到物我不分的境界;虚静思维具有非逻辑性和非理性的特征,是一种直觉思维;虚静思维体现了艺术创造活动的无功利性和自由性,在游心自适中使创造活动达到"宛如神助"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传播类型,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动画艺术的美学衍生及艺术想象机制主要表现为“以夸张写意的形象触发人类的直观经验”:对人类运动崇拜和“以静制动”游戏欲望的激发,以独特的想象体系复苏人类童年时代的视觉经验。从动画艺术创作机制来看,动画体现了艺术假定性和想象可能性、艺术真实性与影像虚拟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陈才生 《殷都学刊》2008,29(2):97-100
“心性”之学是中国当代新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将“心”的文化与“心”的艺术之间的障壁打通却是徐复观的独创。其要点有二:一、虚、静、明之心乃是精神自由的关键,亦是艺术价值的根源;二、“不为物役”不仅是庄子人生中“美地观照”的关键,也是艺术创造的关键。徐复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现代化因子的方法实乃当代新儒学内圣而外王理路在艺术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庄子》重视人的生命,由此引申出了丰富的养生智慧,既包括一般的养生理论:缘督以为经、虚静无为、节欲守神,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坐忘”与“心斋”。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内涵上分析 ,中国艺术和美学中实际上有两种“意境”范畴 ,一是以儒家诗学兴会感物说为基础的“情景相生”的意境 ,一是以庄玄禅宗淡泊虚静不离不染为基础的“物我相冥”的意境。前者表现为浓厚的情绪氛围 ,后者则表现为情冥意融、宁静悠远。故一以“意兴”为本体 ,一以“澄明”为本体 ;一形成情感触物而起、兴发无尽的艺术功能结构 ,一形成动静合一、安恬中见生机的艺术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8.
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较好地实现了“将传统融于现代,借西洋揉入中国”的艺术追求。小说在叙述体态、叙述结构、人物塑造、审美意义等层面上与中外文学都存在着对话性。对话是解构与建构同时进行的过程,小说作品是“众声喧哗”的场域。  相似文献   

19.
一《神思》是《文心雕龙》论创作的第一篇,该篇明显地受到当时流行的虚静说的影响。篇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①虚静对“文思”非常重要,要培养和酝酿文思,关键之一在于“虚静”。“文思”就是“神思”。因此,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非常密...  相似文献   

20.
四、艺术构思论: 本期对刘勰的艺术构思论研究最多,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较重要的如形象思维问题、艺术构思的特点、《神思》篇为创作论总纲说、“虚静”说、“意象”论、“杼轴献功”说、语言和情志在构思中的作用,以及“神思”论对《文赋》的发展、与黑格尔、柯立芝等人的比较研究,到“神思”论的历史价值和世界地位等,都有较深入的论述。没有艺术构思就没有艺术创作,这是广大研究者普遍认识到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