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宝贵财富,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出发研究目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现象以探究现象背后行政管理存在的漏洞,并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要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快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要从政策、体质、观念等方面加以考虑。当前我们的行政观念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民主行政、高效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责任行政和诚信行政等,而相关配套制度尚待完善,政府公信力下降恰恰源于政府给予了人们美好的承诺却未能予以制度保障。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先进的制度约束下,政府的治理才有可能更加符合民众的意愿和要求,进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制度完善才是当前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来自SARS危机的挑战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提升对策和政府公信力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县级政府公信力评价问题是深化该领域研究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4.
胡劲 《管理科学文摘》2009,(34):106-107
从“开胸验肺”到“上海钓鱼事件”这些都是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才换来的迟到的公平。然而这些事件却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虽然这些事件的受害者们最终等来了公正的处理结果,但是通过权力与权利如此惨烈的对抗后,并没有真正的受益者,有的只是公权与民心的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社会公众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公信力已成为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众满意度的综合性指标,已成为政府软实力的核心。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基于我国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围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三条路径和六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非典疫情发生生,我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全面提速。但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的出现及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透明;由此而引发公共事件频发,这些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处理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摆在当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一系列危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折射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和下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扣谐的基础,因此,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本文从理论、制度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信用系统的保障和支柱,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政府公信力还不容乐观,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对社会的稳定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是否作为、能否全面履行公共责任的质量和获得公众认同的情况,反映着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随着网络媒体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加深,其对政府作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政府可通过网络媒体的积极影响,来抑制其消极影响,提高其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为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4月1日至3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关系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文章以地方基层政府为例,总结了基层政府在转变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提升公信力上的经验探索,分析导致公信力降低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打造诚信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是规范和引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现状,如政府政策朝令夕改、滥用公共权力、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行政执行不力、政府信息缺乏公开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从而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务公开,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集体决策与监督机制,重塑政府信用,打造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3.
刘世伟 《经营管理者》2013,(27):302-302
公信力都是政府部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彰显权威的重要力量。政府公信力的塑造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却是非常迅速的过程,一次突发的事件、一个不正确的判断、一次虚假的信息等等都可能造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网络声音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兴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以及政府的重视。网络舆论可以是政府信任危机的策源地,可能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削弱;但政府如果能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地处理和引导,就可以将网络舆论变为控制危机进程和解决危机的良好辅助工具,在新的高度上重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关系,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是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石。从2005年到2015年,政府公信力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始终是政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与此同时,公务员行为失范,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能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软肋和短板。未来一段时期内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主要是正确认识政府公信力的特殊性,以及简化和精化政府公信力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公信力是衡量政府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它还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针对网络热点事件分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探讨其提升路径。以使政府不断提升公信力,达到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外在表现,也是公众认识政府的直接途径,政府的行政执行直接面向社会,它与政府的公信力是息息相关的。事实证明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与行政执行中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规范行政执行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这是党对当前政府公信力建设紧迫形势的准确把握与高度重视。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形势下,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代表着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了质的飞跃,政府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视野内,信息在政府公信力的塑造中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特殊因素,共同影响着政府公信力的水平。"弱化"一词成为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标签,这一标签的恰当性有待商榷。探讨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真实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听证是公共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公信力是听证会的根本。近年来调价听证会公信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开透明不够、公平公正缺乏、监督约束不力。要重塑和提高调价听证会公信力,必须坚持把群众利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公开透明,严守公平公正,在决策前听证,加强监督制约,以赢得最大范围、最深程度的公众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