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学说,异化劳动是贯穿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条线索分析探究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他关于人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对于《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方法把它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来看,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这一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创立新的世界观前夜的关键性的著作。在近几年哲学界所掀起的"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等思潮的影响下。《手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手稿》对唯物史观的形成的影响、作用的问题成了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手稿》与唯物史观的形成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联系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内容极为丰富,阐述了异化劳动、人与动物的区别、实践、共产主义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标志着马克思创立新世界科学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关于《手稿》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究有二:一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二是认为《手稿》虽有雏形但不成熟或是一部过渡性著作。认为《手稿》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以人本主义逻辑为主体的多重复杂的逻辑结构;文本框架重组维护了文本的内在统一性,为《手稿》的版本结构、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等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外化扬弃观点、费尔巴哈人的异化扬弃只是精神枷锁的解放观点持有批判态度,完成了对二者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阐述是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最完备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本文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其理论来源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和秘密,兼具新旧交替的阵痛和喜悦。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尝试寻找一条与涉及人之外的物性逻辑不同的、关系人本身的“人”的逻辑。这一逻辑的建构发端于被国民经济学所遮蔽的地方,沿着人的“本质异化—本质追问—本质复归”的思考路径,勾勒出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开启了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革命和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核心的哲学革命。考察这一逻辑可以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时期的思想独白,并以理论观照现实,启示当下。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有三个最著名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这三个论述紧密联系,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受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抽象劳动的能动性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出发,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对象性存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质的统一,由于对异化劳动的考察规定和结果,马克思最终将社会实践与人的类本质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构成了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最早文本,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概念原初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精髓看,马克思在论证共产主义概念时,始终围绕着“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个问题展开,私有财产是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一把钥匙。从批判建构看,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私有财产理解为物质的财产,采用平均主义的方式对待私有财产,本质上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真正内涵。政治共产主义超越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私有财产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但它遮蔽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共产主义不仅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而且是私有财产历史运动基础上的积极扬弃。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的著作,因此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处的哲学视域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来源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已经超越了他们。这有赖于马克思物质第一性原则和实践原则的萌芽。物质第一性原则打破了黑格尔思维内部不停息的旋转,但并不等同于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实践原则摒弃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将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人上升到了社会,将感性对象性理解为活动。在此意义上,不应将《手稿》贬低为“不成熟的作品”,而应当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了重要的生态思想.人化自然与异化劳动是其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从生态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重要的思想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发生地。《手稿》的变革是通过经济哲学的过程实现的。在《手稿》中,经济哲学的思想表现在人道主义对经济学的批判和经济学对唯心辩证法的改造的交织,因此,《手稿》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解读,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内核,指出异化劳动的扬弃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对象化活动对感觉的生成过程、感觉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感觉属人性的丧失以及只有废除私有财产才能使人的感觉向人自身回归,并恢复其本真的状态的阐述,不仅把感觉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给予以往哲学家对感觉的贬低进行了有力回击,而且克服了费尔巴哈感觉论的抽象、直观性.因此,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们日常所熟悉的“感觉”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可以说马克思对感觉的研究开辟了感觉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以及赫斯"金钱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所以劳动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异化劳动作为一个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与自己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体现着深刻的理论完成和系统的哲学确证;带有显著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辩色彩;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解读,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内核,指出异化劳动的扬弃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对生态美的破坏,特别提出了"异化劳动"对工人审美能力与情趣的摧残,使工人们变成了"片面的人"。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才能创造美,此观点此后成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基石。马克思严肃批判了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对自然的极度破坏和对人审美能力的摧残,他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动人类社会急速发展,但也是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关键因素;自然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全面的人"的概念,与其相对立的"片面的人"则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工人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只关注物质的需求,失去了对事物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对事物的审美观照并创造美。各方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观点进行研究,本文则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探究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劳动与美的统一,而共产主义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社会阶段。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马克思隐性逻辑的经验主义与人本主义两条路线引出人两类本质,并运用马克思的显性逻辑——对黑格尔的批判以及有意地强调经验的作用——消解人的形而上本质(理念本质)。从马克思隐性的复归逻辑和显性的生成逻辑之间的逻辑悖论出发,并运用生成逻辑的解构本性消解“人的经验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