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意识的张扬和升华,一经和读者的情感、心灵交流、碰撞,就会产生巨大的生命能量。艺术欣赏既是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在读者心灵中的展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在读者灵魂中的灌注,又是读者的生命情结、审美经验对艺术生命的体认、升华。要之,艺术欣赏是艺术生命的展开。 一、艺术欣赏是读者审美经验的激活与系统化 艺术欣赏是读者心灵与艺术生命回流与呼应的双向运动。欣赏的发生就是读者的审美情感被作品对象所触发、激活,而引发出一系列奇妙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过程。艺术欣赏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感受,要真正达到对美的领悟,都必须首先依赖艺术作品激活欣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7,(8):65-65
戴泽,1922年生于日本京都,祖籍四川云阳,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于徐悲鸿,吕斯百。现为跟着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徐悲鸿画室导师;北京101美术职业高中名誉校长;中国国际艺术家学会顾问。  相似文献   

3.
4.
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把握好心理距离,而最理想的心理距离是“不即不离”。所以,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既要会制造心理距离,又要善于进行拉近距离的艺术处理。在艺术欣赏中能否获得关感,欣赏主体的个人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艺术欣赏与审美活动艺术欣赏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感受的一般特征。从认识论看,它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直接统一的直观认识,它不借助抽象概念,而在生动的直观形式中深化到理性内容。从伦理实践看,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理性目的和社会功利价值,总要对社会实践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艺术欣赏中,这种合目的性是通过无目的的形式实现出来的。欣赏者并不把它的艺术对象当作现实,也不以实用功利态度和直接的意志实践态度对待艺术中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西藏热”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和民族文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所处的边缘的地理环境和迥异于汉民族的文化特质,致使汉语写作赋予西藏一种独特的文学想象.在不同的汉语作家笔下,西藏大致呈现出“原乡西藏”“故事西藏”“传奇西藏”“风景西藏”四副面孔.而其生成机制,又是汉民族的现代性焦虑、文学衍生的自觉探寻过程,以及文化生产的市场化运作等多重因素的聚合.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想是想象的一种具体形态。为了阐明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想象,有必要对各个领域中的想象略加分析与比较。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4页)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精神掌握世界有四种方式。即除了“专有的方式”(理论的掌握方式)之外,还有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尽管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春华 《学术论坛》2005,1(10):22-24
想象对人们的观察经验具有补充作用。它不仅可以补充一事物未被观察到的可能部分、可能时间变体,而且可以补充一类事物未被观察到的可能个体、可能属性等,从而使人们能够形成完整的概念、全称的命题,获得对于世界的完整认识。归纳的合理性存在于想象之中。完整的逻辑排除想象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9.
杨厚均 《云梦学刊》2005,26(1):89-92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五四的想象大体是在两个话语体系中进行的。一是作为启蒙话语的五四想象,二是革命话语中的五四想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在现代中国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倡导革命文学的上海时期,一是确立工农兵文艺的延安时期,它们对五四的想象虽同在革命话语中进行,但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内容。这为革命的左翼现代作家在新中国后的艺术选择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处于地理与文化双重边缘的游牧民族在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脱离原来的发展轨道,悄悄地进行着城市化的蜕变。今天游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已经小于l%,且正在受到更多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游牧社会的生存方式正在被放弃,但游牧文化思想却作为人类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凝聚顽强地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就人类与处所关系进行思考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苏拭的哲理诗,在人生问题的思考,世界宇宙的探索,自然景物的描绘,艺术图画的鉴赏方面,将诗的“新意”和“妙理”大大开拓了,都能从特定的“物理”中领悟到多样的哲理。他把哲理渗透在形象和感情之中,酿米为酒,故使人醉。  相似文献   

12.
常潇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6):105-106
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理性、抒情性,是文人画家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课改中的创新教育,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谈一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创新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直觉的本质问题,正象美的本质问题一样,历来有许多不同看法。然而,尽管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但对直觉表现为一种不同于运用词、概念进行辽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而言的心理活动形式,人们还是都给予肯定的。1982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心理学、生理学)美国教授斯佩里曾进行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实验。实验证明了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不同,左半球主要擅长逻辑、思维、语言和概念的运算,右半球主要是几何的空间结构能力、音乐和艺术能力,而且具有把杂乱的事归纳成“类”的能力。斯佩里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给我们证明了,人类所具有的、可以不必通过逻辑思维就能够把  相似文献   

15.
(一) 莱辛在关于《拉奥孔》的笔记中,曾摘录了画家赛克西斯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据说赛克西斯画了一个小孩,小孩手中拿着一串葡萄。由于画家画得非常逼真,以致鸟儿向这里飞来。但赛克西斯对此并不高兴。他说他如果把小孩也画得很完善,鸟儿看见了就会害怕,不敢飞来。这故事反映了这位画家是多么谦虚,他不满足于自己已得的成就,而善于从完美中找到自  相似文献   

16.
所谓都市应该是大城市,它体现为规模,也体现为一种有别于普通城市的气概。在当代生活中都市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对当代社会的描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描写都市来把握时代脉动的。当代文学的都市描写,涉及作者、批评家和读者对于都市的基本感受,其中包括都市想象。都市想象有都市人对于所在都市的自我定位,也涉及外人对于都市的感受,这些主观内容有感官的客观感受,也有他们基于某些观念而得来的对于都市社会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基本看法。即使生活在都市,也有都市想象对于自身生活的定位,生活在都市的人的生活状态,不是由都市的物质环境来环绕,也不止由它的文化和社会来框定,而是由当事人所处的想象框架来划定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在近代史上,因其地处京畿,位于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的独特地理位置,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与影响。这些外来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嵌入了天津的城市空间中,与天津本土文化进行融合,并留下了自身的文化符号。在外来文化的诸多影响中,最典型的就是宗教。  相似文献   

18.
疫疾想象是美国科幻小说的经典主题。这一文类的作品聚焦于美国乃至全球的卫生危机与医学灾难,展现出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传染病的态度,承载了科幻文学对于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和治理体制的深沉忧虑,以及对疫病中人民处境的深切观照。瘟疫主题的美国科幻小说关注助长瘟疫肆虐的政治体制、生命在瘟疫中的脆弱、疫病后社会的创伤与重建,将传染病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具象化,发挥着重要的警世作用,对当代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普遍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的潜在对立,虽然小说都是以农村作为描写的场景,但却表现出对缺席的城市的文学想象,其结果是城市在不同阶级的人眼里幻化成充满矛盾的景象。这种不同的文学景象其实反映的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对城市的矛盾态度和困惑心理。而这种矛盾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现代性追求中尴尬处境的折射。  相似文献   

20.
张文诺 《学术探索》2011,(4):103-108
在农村题材小说中,鲁迅描述了酒店、土场、茶馆、书房、街头等乡村场所,建构、想象了自己的乡村空间。运用空间理论,我们分析鲁迅小说中的乡村空间想象的方法、过程、特征,探究乡村空间想象背后鲁迅的思想情绪以及乡村空间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权力机制、文化规约,从而揭示鲁迅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