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统筹城乡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乐山市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旅游大市,实现100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建设,完善公平就业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社会和谐的最好保证。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最大效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切实做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建立城乡统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城乡统筹就业社保工作,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既是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就业社保丁作,要坚持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科学规划、产业带动、有效培训、政策扶助、配套服务”的总体思路.大力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就业的新路子。据统计,去年全市48万失地农民国已有32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就业.占总数的66.6%  相似文献   

4.
最近,自贡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并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高县就业服务工作围绕抓好就业促进政策落实,开展援企稳岗工作,帮助城镇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强化失业保险,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介服务质量等重点工作,全面和超额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10月26日,劳动保障部召开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电税电话会议.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批示精神。落实关于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巴中市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奋力实施民生工程,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狠抓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就业援助,积极兑现优惠政策,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创新就业服务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巴中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英县在稳定就业局势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大局,以民生为重,采取全民创业、全社会参与、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三全”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大英实际的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岳云云 《劳动世界》2013,(11):12-13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各地扶持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是残疾人就业扶持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我国各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政策和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夯实服务基础 统筹城乡就业 2008年,为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发改委、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要求,泸县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自贡市就业局今年把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前移到农村,启动了在村一级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试点。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就业局参照城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设,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条件、职能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从四区两县就业局推荐的试点村中选取8个村进行试点.提供适合农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图为市就业局局长胡珍剑在富顺县代寺镇明星村调研。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德阳市劳动保障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成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坚持城乡就业统筹.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拓展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8,(8):F0003-F0003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近年来,冕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把就业培训、再就业工作纳入冕宁县“10+5”惠民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目前,全县已成立劳动保障所3个,劳动保障站35个,专兼职工作人员76名,主管分管领导38名,并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工作、制度六个到位,有效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乔春芳 《劳动者》2005,(1):37-37
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就业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强有力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工作大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脚踏实地、团结拼搏.全面超额完成了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再就业扶持政策效应显现。全省新增就业再就业首次突破50万人大关;城乡统筹就业取得新的进展,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全省失业保险基金征收持续增长,达到9.1亿,其中征缴8.7亿,再创历史新高;22.7万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继续保持100%,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4.6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工作的重心已开始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轨道上来,为此,构建就业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再就业援助体系、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农民有序进城就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下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农民进城就业的环境不断改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噍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进城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建设滞后,城市公共职业介绍、培训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进城就业的需要,一些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为名坑骗农民工钱财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农民进城就业收费多、手续繁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部分行业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侵害农民工权益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省人社厅与内江市最近签订了《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就业创业制度城乡统筹,着力推进内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共同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着力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转换机制,整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民社会保障;共同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共享.省人社厅将内江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试点市,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突破、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只有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缩小新区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达到最终融为一体的目的。而创业即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1,(5):F0002-F0002
成都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将就业作为民生工作之首。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将就业服务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把扩大就业作为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整合社会资源、强化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