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后,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映.一方面,各种批判、质疑声不断;另一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进化论一时成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象征.斯宾塞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为自己综合哲学体系作理论奠基,鼓吹社会进化论.赫胥黎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后,竭力传播进化学说,他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不以为然,认为伦理在社会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怎样评价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直接关系到普列汉诺夫的整个美学思想的性质和价值问题.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界大多数同志认为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应予肯定.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是生物学观点、是二无论、唯心主义的(见计永佑同志发表在《美学论丛》1979年第1期上的《论普列汉诺夫的美学思想》,何洛、计永佑等同志编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实践与美学》一书第三章第二节.因二者观点近似,以下引文只引计文).我认为,计永佑同志对普列汉诺夫美感论的批评有些是错误的.下面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计永佑同志和美学界的其他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此文与《华文新诗的我见》有互补性,着重论及华文诗人的修养、诗的灵感、诗的修改以及诗歌理论批评中的简单化了的进化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艺术起源的主客观条件——兼析“综合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起源问题是文艺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最终植根于美与美感的起源。以往种种文艺起源理论的不彻底性,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并没有真正解决文艺起源的特定主客观条件——美与美感的起源;唯物史观的“劳动说”之所以是彻底的,就在于它从创造美学——审美学——艺术学的有机整体中,来考察这个问题。普列汉诺夫在阐发和宣传“劳动说”方面,有其特殊贡献。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明确阐释艺术起源的特定客观前提——对象的审美属性如何从劳动中产生,只侧重于论证其主观前提——美感的起源;而对于后者,他又没有把马克思关于从动物感觉到人的感觉的质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里面沒有专门论美和美感的篇章。这虽然与刘勰生活的时代对美学的研究还不够发展有很大关系,但是却不能因此而认为刘勰忽视甚至不理解这个文学理论批评上的重要问題。刚好相反,我们只要稍微注意就能看到,刘勰具有相当丰富的美学见解,甚至有一定的完整性,而只不过是他把对美学的认识貫串和结合到对创作、批评和文体的具体研究上罢了。  相似文献   

6.
进化与伦理     
达尔文不仅凭借其《物种起源》奠定了以个体自然选择论为核心内容的进化论,而且通过《人类的由来》提供了一种爱和同情的理论,《人类的由来》和《物种起源》共同构成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完整内容,达尔文把恩爱、同情心等社会性本能当作人的道德组成的最初的原则,但他不能从基因层面思考利他主义的问题,当代进化伦理学立足于基因选择来说明利他主义现象,基因进化克服了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二元分裂。  相似文献   

7.
进化论在美国150年——兼谈宗教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进化论的思想对当时支配西方的基督教世界观产生了严重的挑战。美国是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国家,在过去的150年间美国基督徒对进化论的看法非常多元,既有接受者,也有反对者。反对进化论的并非反科学的进化论,而是反作为世界观的进化论。时至今日,进化论仍没有被美国人普遍接受,进化论与基督教仍处于一种微妙的紧张中。在美国,围绕着进化论的冲突,并非科学与宗教之间本质上的冲突,而是不同利益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美、审美、艺术是建构美学、文艺学理论大厦的最基本的范畴。对这三个基本范畴的深入辨析和研究,是打开美学、文艺学大门,探索其全部奥秘及其历史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和切入点。五十多年前,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当时还是一个26岁的青年学子,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敢地投入了全国美学大讨论,并以《论美感、美和艺术》(《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长篇论文给中国美学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今天讨论美、审美、艺术的问题,看似是旧话重提,但仍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能够立足时代的多变,结合当今的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和美学、文艺学研究实际,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本期发表的四篇论文,虽然提出了些问题,但需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王祖哲在《概念分析:快感、美、美感、审美与艺术》一文中认为,快感、美、美感、审美和艺术是美学中的五个基本概念,但分析发现,快感、美、美感和审美是含糊不清的。这是美学陷入停滞和混乱局面的原因之一。对美学有积极意义的概念只有艺术,而艺术及其相关经验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郭勇健针对王祖哲的文章认为,《概念分析》通篇都是把美视为...  相似文献   

9.
一进化论出现于十九世纪。法国拉马克最早提出生物进化思想,但影响不大。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标志进化论诞生。不久斯滨赛将之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创立社会达尔文主义。赫肯黎为“救斯宾赛任天为治之末流”发表了《进化与伦理》,进化论由此开始从总体上统摄人类的思想。进化论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自严复《天演论》。1895年由陕西味经售书处刊印始,其后进化论便成为进步力量倡导革新,反对保守的思想基础,它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想动力之一。自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经过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郑振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靳义增 《南都学坛》2011,31(4):71-74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创立是以五本文学批评史学术著作的出版为标志的,尽管这些著作都力求客观、真实地呈现古代文学批评的原貌,但著者或显或隐的文学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对古代文学批评的认识与理解。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想象、感情、思想与辞藻、声律相统一的文学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感情与美感相统一的文学观;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是情感与美的价值相统一的文学观;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以感情为中心,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文学观;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美和激情相统一的文学观。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时期的文学观念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为中心,把情感与美感作为评判批评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布伦塔诺就西格瓦特存在判断和否定判断进行了批评,这些文稿收录在奥斯卡·克劳斯教授编辑出版的《真理与明晰》一书中.通过梳理布伦塔诺对西格瓦特这两个方面的批评,进一步展示出布伦塔诺的判断理论之思想内核.布伦塔诺认为,西格瓦特对存在概念理解偏离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轨道,并将其狭窄化.同时他也指出了西格瓦特判断理论的基础及其错误起源,从而有效地夯实了自己关于存在性判断和否定性判断的理论基础,进而捍卫自己的判断理论.  相似文献   

12.
1972年,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纽约世界出版社出版,美国女民族学家利科克为此撰写了《导引》,从9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详细地介绍了《起源》的基本思想,结合新旧材料讨论了一些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这9方面是:《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关系,"诸阶段"的概念,进化论的政治含义,原始共产制的性质,原始社会的亲属关系与婚姻,专偶制的产生和妇女的屈服,恩格斯对妇女屈服的论断带来的政治分歧,国家的兴起,民族学的理论方法问题。《起源》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科学价值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中伤,通行的做法是把《起源》归为《古代社会》,把摩尔根设定为代表单线进化论的稻草人,借攻击摩尔根来影射恩格斯。作者对这种跪着造反或"扎稻草人"的态度进行了坚决的驳斥,并以新材料补充与说明两本书,对《起源》的局限作了宽容的解释,强调不能把作为民族学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具体的经验材料混为一谈,为此专门分析和评判了马文·哈里斯标新立异的手法。利科克介绍了恩格斯开创的女性学,归纳了这一方法的要旨,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为《导引》增添了一个闪光点。国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美国版导引》早有传闻,但至今很少人接触到原文,而国外已掀起几番讨论的热潮,尤其引起从事民族史、人类学和田野考古的女学者的热议,最近10年仍未平息,许多著述加以引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融入人类学,涌现出一批关注国家形成过程中性别角色转型的人物。摩尔根的著作在中国影响深远,老一辈学者大多专注于《起源》与《古代社会》的思想联系,中青年学者关注100多年来的新资料给《起源》带来的挑战与注入的活力。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女学者加入性别研究。为了延续国内外的研究传统,译者不揣冒昧将这篇英文导引译出来以飨国内读者,并根据《导引》作者的良苦用心,重拟了标题。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既接受了道家文艺思想中的形而上观念,又认为文艺有自在的规律性与规定性;既接受了儒家文艺思想的目的性与功用性因素,又不单纯以"言志说"去揭示文艺的本质。它的视界与言述空间有异趣:即文艺的起源偏重"道论"下的"物感说",文艺的审美性更关注美感与美的形态,文艺的功用并未摆脱礼乐教化论的窠臼,却也超越了道家的虚无论,文艺的发展与世推移,可最终的指向却是更原始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美国诗人爱伦·坡将诗歌定义为“美的节奏之创造”,认为诗应该以美为目标,给人以美感。他的代表诗作《致海伦》(To Helen)、《乌鸦》(The Raven)和《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e)无论从忧郁美、音乐美还是古典美来说,都是爱伦·坡独特诗论和美学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理,考察了语言起源过程中的符号产生和语言符号系统出现的认知基础,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认知体验性的互动实践,并论证了人类语言起源的进化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发表周义澄同志《论科学美》一文后,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认为科学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异议,认为科学美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例如《浙江学刊》1982年第1期谷迎春同志的《评“科学美”》一文就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说来,提出什么‘科学美,,这无疑(应为异吧)于说‘方的园形体’——自相矛盾。”对此,我不揣谫陋,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该尽可能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各种各样的美感经验,然后从中探究美的本  相似文献   

17.
当前,探讨艺术的起源问题有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起源观,将艺术的产生归于劳动;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作被人冷落的灰姑娘,撇开他们而大谈特谈艺术产生于宗教的问题。这两种倾向都有片面性,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因此,认真研讨马克思主义艺术起源观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晚期人类学笔记的发表,为我们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木斋《曲词发生史》以种种不俗的新见激起学界一场大讨论,同时为词体起源这一学术问题开辟了诸多新的生长点.木斋可谓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词体起源与宫廷文化密切关联的学界第一人.略显遗憾的是在其立说过程中,似存在一种对词体起源问题过于“提纯”与过于“忽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戏剧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旧时学者论及这个问题,多表现出简单化的倾向.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中说:“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这是较早论及戏剧起源的记载.近人许地山则认为中国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受印度梵剧影响而产生,对此,他著有专文《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一书力持中国戏剧的表演形式是模仿傀儡戏而产生这一观点.至于“优孟衣冠”为中国戏剧的源头更是旧时一种最普遍的看法.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是中国第一部戏曲史,在这部书中,王国维探讨了中国戏剧的起源.王国维是如何论述中国戏剧的起源呢?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外国文学批评认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积极的《active》和消极的《passive》之分,并因此将拜伦、雪莱和济慈划归前者,将华滋毕斯、柯尔律治和骚塞归入后者。其实,这是一种不够客观与公允的、只看作家的政治倾向而忽视艺术规律的划分;何况,当我们将徐志摩跟这两类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