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含义与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内的一些法律中的有关条款有相矛盾之处。教育与宗教究竟怎样相分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只能选择高价商品房的背后,是现行土地制度亟待改变的现实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不仅开发商和村委会因修建小产权房违背《宪法》,北京市政府强制拆迂也与《宪法》精神所抵触。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八日至十日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成员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八日至十日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讨沦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成员的候选人名单,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九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并于198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正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认真研究这次修宪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二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又进一步明确:“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上做了大量上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82年12月通过并施行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以前,第五后全国人大还曾制定了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令和条例。《宪法》和这些法律大大地保障与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这导致了高考招生制度不平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侵犯了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满怀革命豪情,热烈庆祝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我们决心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和勇敢捍卫这部新宪法。新宪法是一九五四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张凡 《中华魂》2011,(11):44-46
复信李雯同志:来信已由《中华魂》编辑部转来。恰好我订阅的《炎黄春秋》也送来了,我便把你说的那篇文章仔细读了一下。这里遵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我以为,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是一致的,不必要也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4.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后,在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的大好形势下胜利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敬爱的叶剑英付主席在《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中号召说:“为了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保证宪法的实施,当前应该结合深入揭批‘四人帮’在全国进行一次普  相似文献   

15.
<正> 审计在我国源远流长,然而充分显示审计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体系,还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近几年。 1982年12月2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我国开展审计工作作出了法律规定,1983年9月国家审计署成立,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第一部宪法),堪称新中国根本大法的典型。它的基本精神和具体条文都是正确的,其中许多重要原则,至今仍然适用,并将传之久远。刘少奇同志代表宪法起草委员  相似文献   

17.
李鸿文 《21世纪》2013,(3):17-20
2012年12月4日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凑巧的是。2012年也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年。因缘际会。人心思法。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们关注宪法,讨论宪法。回溯历史,考量当下,“宪法”、“依宪”、“宪政”、“法治”等词语,又一次得到新的诠释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上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启1982年宪法。这部宪法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它是毛泽东宪法思想影响下的宪法,过渡时期的宪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和发展的宪法,基本权利单列成章和其后置的宪法,全民大讨论的宪法。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的特点,对理解我国现行宪法体制、树立宪政文化意识、普及宪法知识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毛主席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指针,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成果,反映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共同愿望。新宪法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光辉文献,也是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关于国家制度的若干规定,反映和确认了我国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成果;尤其是重新设置国家主席和扩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完善了我国的元首制度,从而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将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