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出现了学校、职业俱乐部、企业和个人与家庭等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学校培养模式和职业俱乐部培养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选择。我们应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准确定位职业体育改革目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口,完善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培养和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通过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其办队目标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集美大学为例,在详细调查高水平运动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因素,并探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普通高校办学目标决定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责任。当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客观上提出了应当建立有利于增进广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竞赛、建立中小学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理顺高水平运动队学习和训练的关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培养运动员的新体制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实行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培养出众多奥运会冠军,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其发展核心理念已不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美两国教育和体育管理体制迥然不同,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竞赛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转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大学竞技体育的育人价值,改革和完善大学校际竞赛管理制度,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目标,对构建独立学院高水平运动队进行理论分析,实现独立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改革的创新,旨为对独立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其高水平运动队的良性发展,为提高独立学院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水平献计献策;为职能领导部门制定方针和对策,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培养我国高校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提高我国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高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应大力承办高水平运动队,要根据运动员成长的规律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这样更符合国际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学训结合能为国家培养有文化的高竞技水平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既是国际上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形式。由于我国地方高校占高校整体的绝大部分,因此,它们在培养高水平运动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受优质生源、学籍管理、训练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在培养高水平运动队方面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为此,有必要针对这些制约性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范畴与规律是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对客体所形成的认识成果 ,人类依据范畴与规律建立起来的主观辩证法 ,反映和规范着现实世界中客观辩证法的内容。范畴与规律不仅是思维对现实的反映和概括 ,更是标志人类认识过程的阶段和环节 ,是主体对现实的评价 ,是主体在作用客体过程中找到的对自身最具价值的东西。范畴与规律体现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力量 ,是主体实践由自发通向自觉的桥梁 ,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深深轨迹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人们提出事实真理、价值真理等新概念,对于加深真理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这些新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什么是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及绝大多数同志的看法,把真理定义为“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它体现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此,真理同人们的认识有关,真理是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所以,只有主体或客体一方都不能构成真理,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相背离的。只有主体而没有被反映的客体,那么,这种认  相似文献   

10.
百年东大的校史反映了中国高校发展的曲折和艰辛 ,可谓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东大各时期的办学理念及东大体育的发展可通过其对中国高等学校体育作出的贡献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面向 2 1世纪 ,加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 ,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要明确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体育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制定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培养规范 ,加强对大学生全面的体育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主体、客体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面对去中心化、盲目化、碎片化和工具化等现实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系统性思维和价值理性直面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高校维系传统操守和实现崇高使命的任务要求的高度,阐述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具体范畴;提出高校体育产业化"一体两翼"发展理念,即以高校教育教学主客体(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以承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和保持高校体育产业化可获利部分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为两翼;围绕"一体两翼"发展理念扩展论域范畴,阐述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系统获利部分的价值趋向、中央财政对高校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资助计划设想、高校体育产业化评价体系建设思路三个议题内容,并结合实践,以河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研究个案,进一步讨论高校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责任承担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状况,对于更好地把握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方向,更科学地控制其发展的全过程,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更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竞技体育与大学生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而学生的体质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不完全一致等问题。同属高等教育的高校竞技体育与大学生体育在性质、目标任务上的异同,既表明了两个体系发展方向不同,也显示出了二者有着教育功能的互补性。一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育人为本;二是要坚持竞技体育与大学生体育同步开展,促进普及与提高;三是要提升竞技体育树品牌,学生体育促发展。通过这些途径,从而达到教育目标、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与方法互补,实现高校竞技体育和大学生体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1、价值是事物(或客体)对人或以人为组成要素的社会群体(或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效应或效果。它并非是事物自身,而是事物由其内在属性所规定并实际产生了的作用。因此,价值概念反映的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就经济领域的价值而言,它反映的是经济领域中各类经济主体同这个领域中的一切经济现象、事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经济主体成为价值主体而经济客体构成了价值客体。经济主体作为价值主体,意味着经济领域的价值是为经济主体的利益服务的,是就经济主体需要的满足而言的;经济客体作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部分经验与不足,对强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有效管理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比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已形成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三大类,其中.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体质的战略重点.其基本任务是:1)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2)为大众体育奠定基础;3)把传授体育文化知识,训练运动技能和习惯作为基础教育;把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需要·价值·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价值与利益三个范畴,是人类生活中三种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现象在观念上的反映,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三个基础性范畴。需要、价值与利益都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需要侧重的是主体对客体存在着某种要求的矛盾关系,价值侧重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存在的客观上的一致关系,利益侧重的是客体属性对整个主体生存与发展的积极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韩非法治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笔者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指出,现行真理定义虽然是可行的,但不够严密和科学,仍有一些缺憾和漏洞。更为准确的真理定义应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