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如果在校园内偶遇自称是高端婚恋公司的婚姻猎头与你交流,并索要联系方式,许多女生并不会奇怪。因为,这已经是一件平常之事。2008年11月24日中午,某大学食堂门口热闹非凡——一原来是三位穿着白色特制"寻人服"的女孩在向来往的漂亮女生派发"寻伊启事"传单。这是广州市一家婚姻猎头公司为  相似文献   

2.
卧底     
谢志强 《现代交际》2008,(10):39-39
那天,艾城所有的狗都突然失踪了。像是关掉了喜欢听的音乐,艾城感到失却了一个亲切悦耳的声音:汪汪汪。街上,到处是人寻狗的情景,甚至,电台播出了各种寻狗的广告。街道的广告栏里,贴满了寻狗启事。当天的晚报,推出了寻狗启事专版,一律配发了狗的标准照,  相似文献   

3.
金真 《老年人》2013,(7):16
上海一位叫曹大爷的空巢老人,儿子念父亲孤独,送了一只松狮犬给他作伴。不想日前这条在曹家饲养了7年的松狮犬走失了。情急之中,曹大爷在微博中发出一则"寻狗启事",称发现此狗并送还者,将用一套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年寄语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年末岁尾,又到了“回顾与展望”的时候。将2006年全年的杂志在面前摊开,重新翻看封面上那一个个稍显“冷峻”的面孔,重新浏览那一个个稍显“沉重”的话题,心中几多感慨,几许欣慰。感慨的是:过去的一年,导刊编辑部的同志们忙碌而又艰辛,每一篇文章都浸透着全体编辑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期杂志都记载着导刊开拓探索的足迹;欣慰的是:过去的一年,在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导刊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转,刊物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转载率和读者认可度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12,(12):24
本刊今年第6期刊登"读者有奖评刊启事"后,承蒙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编辑部收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对我们的办刊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办刊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编辑部全体同志谨向广大评刊者表示衷心感谢!新的一年,编辑部将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办刊思路进行适当调整,停办某些栏目,并开设一些新栏目。我们  相似文献   

6.
不以分数论英雄,愿与孩子共成长。这是一群父母用16年践行的教育理念,更是他们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一转眼,"双减"落地的第一个学期已过半,可仍有许多家长"水土不服"。他们焦虑于卸下"扁担",自家孩子就没办法赢在起跑线上,也焦虑于校外培训关停,节假日里的娃成了散养的"羔羊",无处可放。特别是"三孩政策"实施,很多人不免犹豫:养一个娃尚且手脚忙乱,要是三个,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行?  相似文献   

7.
<正>比起现代人,宋代的女人们在生娃这件事上吹毛求疵,讲究多多。但那些讲究琐碎、神叨叨,又充满了人情味……如今的孕妈,以为自己没事听个音乐做做胎教,牢记各种怀孕禁忌就有多讲究了。这要是被宋朝女人知道了,肯定笑掉大牙:"小样儿,你们讲究的那些,都是咱玩剩下的!"你还别不信,宋代人在生娃这事儿上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没办法,古代婴儿存活率低得可怜,宋朝不仅不计划生育,政府还玩命地鼓励生产,生娃给钱给米,非常实惠。最惊奇的是,南宋的男人们还有"产假",只要老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条"寻狗启事"的微博走红网络.博主是成都一空巢老人,爱犬走失,在微博发出"送还者,重谢房一套"的承诺. 空巢老人的寂寞,在微博悬赏中可见一斑.在老人眼中,小狗早已是家庭的一员,它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欢乐和寄托,值得用一套房去找回.人们在讶异之时,更为老人的情感空虚和精神孤独而心酸忧虑,纷纷呼吁老人的子女常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9.
学术信息     
《社会》改版启事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服务,使《社会》杂志成为展现社会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平台,经有关方面批准,《社会》杂志决定改版。从2005年开始,《社会》杂志将由单月刊改为双月刊,每期约20万字,全年6期,逢单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人民币12元,国内外公开发行。我们希望在学术界的支持下,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社会》杂志办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性刊物。改版后的《社会》杂志将主要反映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分支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社会》杂志除了刊登学术论文之外,还将用较大篇…  相似文献   

10.
木子 《伴侣(A版)》2021,(9):28-30
最近,一位清华女硕士辞职专职带娃,意外火爆网络,她所发的科学育儿短视频,有上百万人点赞.不过同时也遭到部分网友群嘲:考上名校有啥用,还不是在家带娃?然而她却不以为然."清华妈妈"在直播间传授带孩子的经验,帮助了无数家长,这让她很快收获了168万名粉丝.尤其是她精心推荐的儿童读物,更是颇受欢迎,短短半年销售额就达到4000多万元!"清华妈妈"活成了梦想中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羌族地区广为流传"木姐珠与燃比娃"的神话故事,该故事又是"释比"演唱经典内容之一,体现出神话与宗教仪式相融,笔者希望能从神话与仪式关系入手,寻找到这一神话文本背后的仪式逻辑。本文以"燃比娃"(又名"斗安珠")为主要解读形象,认为该神话实际围绕"燃比娃"成人礼这一核心展开叙述,并在演述传唱中,作为羌族地区集体表征的"燃比娃"形象,使该神话具有了表述羌历史的社会内涵。"木姐珠与燃比娃"的爱情,打破人神不得往返的戒律,也表现出天神话语权力的失落,人类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而细读汉译文本,透过其中包含的诸多禁忌、神灵惩罚等内容,该神话又叙述出"释比"的宗教权威接天神而兴,"释比文化"成为羌族宗教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妈这件事上,我还不如一只"猪"。第一次听说《小猪佩奇》的时候,我闺女一岁,还没到会看动画片的年龄。老同学在电话里抱怨,她家娃为这部动画片,霸占了电视。我嗤之以鼻,先入为主地把这个"什么猪",归类到了"什么羊""什么熊",那些让我早早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避免孩子看的动画片里。老同学挺认真地说:"很好看。"我不置可否。  相似文献   

13.
球关节娃娃是一种高端玩具娃娃,近年来在大都市里逐渐风靡。"养娃族"是一群受ACG审美影响、具有一定经济水平、在网络上群集的小众群体。"养娃"的行为源自个体对理想自我与理想客体的心理需求,反映了当前社会对身体美学的推崇与"颜值经济"的兴盛。而其"圈子"存在的多重矛盾性是当代青年在"独特性"与"大众化"间徘徊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生娃绝对是场硬仗,因为从孕期开始,你就得配备一颗强心脏。从孕早期到孕晚期,怀孕对我来说都很轻松,既没有强烈的孕吐反应,也无需小心翼翼避免先兆流产,各项检查都一次通过,顺利得让老公直夸:"咱宝宝太会体谅人了!"直到孕35周,这只小恶魔终于伸出了魔爪:B超显示绕颈3圈,胎儿偏小3周。考虑到胎儿生长发育受限,医生建议立即住院保胎。  相似文献   

15.
正一旦陪孩子写作业,本来已是"止水"的一颗心,也立刻会心电图异常,出现无法控制自己的场面。A前两天,看到我最喜欢的女神姚晨,居然也被辅导作业"掏空",不仅笑出了"猪叫"。原来,陪娃写作业这件事,难倒的也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曾经的我,也是云淡风轻的"无知者",觉得不就是带娃写作业  相似文献   

16.
编辑信箱     
《职业》2011,(31):1
我最喜欢的栏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摊上发现了《职业》杂志。买来一本细细品读,感觉实用性强、内容丰富。我最喜欢的栏目有特别策划、时尚创业、速览、维权、连线英才。最重要的是,我喜欢杂志的风格,独立、坦率、真诚,这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是最难能可贵的。——LINRE:你的表扬让我们整个编辑部都飘飘然了。谢谢你对《职业》风格的解读,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又到年尾,面对一张空白的年终总结,总是不能让人愉悦的。虽说是重复性的工作,但还是期待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成就,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个交待。早在今年7月,准备年中总结时,我就纠结于寻找外在工作、内在自我方面的亮点,未果,便感叹自己这半年没有什么进步。一旁的老公翻看我们的杂志,说:"哎呀,你的同事居然采访到了北京的高考状元,真厉害!"我"哦"了一声,心想,这不是一个编辑的本职工作吗?哪期杂志上没有几篇同事们采写的影视明星、热点事件的稿件啊,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当代老年》2011,(7):59-59
当代老年编辑部: 我对贵刊的“养心”栏目情有独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健康知识,感觉受益匪浅。这段时间,我看到杂志上有一则“帕金森一盒见效”的消息,心里升起了一种希望。因为我患病一年多来,在很多医院都治疗过,医药费花了大几千元,却始终无法根治。杂志上刊登的“2—3个疗程即可康复”,令我无比心动,如果这药真能彻底治愈我的病,哪怕是多花点钱,我也愿意。  相似文献   

19.
苦苦追求的爱没有结果 1988年3月的一天,正在陕西长安县中上学的周军,偶尔从一本杂志的版底栏看到一则征友启事:“我是一名高一女孩,性格开朗活泼,喜欢音乐、诗歌和旅游,愿趣味相投的朋友一起探讨人生。”出于好奇,周军当即为这个叫刘丽的咸阳女孩写了封信。没想到一周后刘丽竟回信了。信纸上淡淡的香水味和手绘卡通画透着女孩特有的温馨和灵秀。  相似文献   

20.
正家长们应放下功利心与焦虑感,科学适度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就好。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当代女人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陪娃写作业;夫妻之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你却活得像单身……因为陪娃写作业,类似的段子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份推荐给陪读家长的"专业"书单在网络上流传,其中包括《莫生气》《论持久战》《强迫症的自我恢复》,最后一阶段则推荐了一本《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