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防止吸烟危害人的健康,提高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联合国WHO决定,从1980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起,将每年的4月7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后在1989年5月的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决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许多国家为配合禁烟活动,纷纷发行邮品宣传吸烟有害,提倡控烟、戒烟。  相似文献   

2.
《女性天地》2009,(5):43-43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把我们的心比喻成一个居所,那么空间越大就越有价值,来测测你的心有多少平方米吧?  相似文献   

3.
姓名“妈妈,我生下来时,你打哪儿知道我叫尤佳的呢?”年龄“你几岁啦?”“很快就满7岁了,可是现在是3岁。”父亲“小孩,你父亲有多大年纪了?”“和我一样大。”“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我生下来他才开始做父亲嘛!”没哭“孩子,你的手指怎么了?”“给锤子弄伤了.”“怎么没听到你哭?”“我以为你不在家里。”闭眼母亲:“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祈祷时要闭上眼睛。”儿子:“你怎么知道我的眼睛是睁开的?”夸张儿子:“哎呀,我们的厨房里有一只老鼠有河马那么大。”母亲:“住嘴,我已经告诉过你一万次了,别那么夸张好不好!…  相似文献   

4.
李黄珍  李峰亮 《职业》2010,(5):16-17
创富的机会总是有的,而普通职场人却多是蹲在岸上“临渊羡鱼”,他们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是缺少“破釜沉舟的勇气”。“创富”对更多的职场人来讲,就像一首歌中所唱“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你知道国家政策蕴藏的诸多商机吗?你知道商机也有外形特征吗?如何借国家的宏观利好实现个人财富增值?《职业》杂志邀请到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执行董事陈江为我们指点创富迷津。  相似文献   

5.
林夕 《当代老年》2006,(8):18-19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  相似文献   

6.
夏天是人在一年四季中“付出”最多的一个季节,“付出”多,补充也应该多,这就告诉我们,夏天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好。那么,夏天究竟应该怎么吃?如何才能吃得更好、更营养?  相似文献   

7.
迈克尔提出了他关于征服“恐惧”的四步计划。当你感到恐惧时,你会浮现出什么情景呢?是站在陡峭的山崖边?一群人正等待你的讲话?“恐惧”有很多种形式,但是他们都引起同样的结果:胃痉挛、手颤抖、大脑混沌、思想紊乱等等。我们曾试着告诉自己“恐惧”可以保护我们,警告我们危险。如果那样的话,恐惧甚至可以说是给我们的一件礼物。但是无论我们怎样理解这一过程或是我们把它想像得多有用,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不敢盯着峡谷:面对着满屋子贵族,或者在靠近漂亮女士时仍不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呢?“恐惧是…  相似文献   

8.
章中林 《老年世界》2013,(17):33-33
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初遇这副对联,心底感到困惑:我们都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它却怎么说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呢?人生半称心,还能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9.
我家老妈虽然50岁了,却有一颗年轻人的心。假如你说她老了,她一准跟你急:“谁说我老了,我不是才四十多岁吗?”几个儿女常常逗她:“妈,您好了不起!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年年四十的呀?”老妈听了总是自我们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你老妈是50岁的年龄40岁的心,哪像你们20岁的人却装着一颗70岁的心?”直噎得我们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会有“夫妻脸”这回事 很多夫妻有“夫妻脸”,甚至只是交往一段时日的情侣也可能因为长相被误会成兄妹,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多到不像是巧合。但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怎么会这么像呢?  相似文献   

11.
仇明  丽辉  蓝风 《女性大世界》2006,(6):102-107
看起来亲切可人儿的阳光,究竟会给我们的肌肤健康带来多大的伤害呢? 最近的防硒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特点? 除了脸庞,身体中还有哪些部位惧怕阳光,需要特别加强防晒护理呢? 防御紫外线,除了防晒霜还有更理想的防晒产品吗? 我们应该怎样来识别SPF值,怎样购买防晒产品呢? 一起走进我们这期的“美容在线”,通过专家的视角,医生的观点,品牌经理介绍的新品新理念以及美容编辑的经验与感受,一同来了解今年的防晒新时尚。  相似文献   

12.
《女性天地》2008,(12):4-9
还记得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老歌么?“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了三十年,用一首老歌来回顾这三十年,“再回首,背影己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今夜不再会有难舍的旧梦”,那么,究竟有多少曾经的美丽环绕我们这三十年,又有多少难舍的旧梦伴随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一起再回首。  相似文献   

13.
胖大夫 《当代老年》2007,(10):43-43
胖大夫:我父亲今年70多岁了,患有胃下垂。他本来就很瘦,平时只肯吃点蔬菜,我们要他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可他总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瘦点是好事,怎么也不肯吃鱼肉之类的食物。我们做儿女的希望父亲吃得好点,可以吗?  相似文献   

14.
首先声明,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不得不使用“中国学术”一词。今日中国到底有没有学术,或者说“中国学术”到底是什么,是大可质疑的。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中国“学人”的官欲太强,所以很难说存在着真正的中国学术。 那么,什么是“学人的官欲”?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安全感匮乏,自始至终都有严重的忧患意识,在城市里争先恐后的为自己争一席之地,要起早贪黑,要挤地铁赶公车,要接受电脑辐射、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亚健康的威胁,还要担心后院失火爱人变心……掰着手指算起来,没有哪一件不是忧心伤神,恨不得立马能够避重就轻,逃避生活的责任,更遑论要生孩子,并且承担他/她的未来。自从有了“计划生育”又出现了“丁克家庭”,太平盛世里的人们多了许多选择生活的机会,也横生了许多骄纵与惶恐的因素。然而,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谈孩子色变”?是什么让我们丧失了生孩子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在全国发行量非常大的《新周刊》推出了一个专题,封面斗大的四个字引起了读者的极大震撼:“男人没了!”文章沉痛宣告:中国男人的整体形象越来越不堪:传统意义上坚忍、果敢、充满责任感的男子汉形象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生活中正被越来越多的“奶嘴男”“猥琐男”“家暴男”所包围。中国男人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柔弱、软弱、懦弱?  相似文献   

17.
倘若您超越了结婚年龄还孑然一身,一定会有不少人无声或有声地惊讶:“为什么还不结婚?”好在我们周围操心者、热心者多得很,于是牵线搭桥的红娘、月老纷至沓来。可是很少有人在这上面逆向思维一下:为什么要结婚?如果说结婚是为了幸福,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围城”里苦苦挣扎?远的不说,就说我的朋友老K吧。第一次结婚是父母包办,志趣不谐却留下一子,无奈离了婚。接着自由恋爱一场,开始也如胶似漆,形影相随。进“城”之后,渐渐地各自端出自己的拿手好戏,你不见洗衣服,我不愿上市场,连做饭烧茶也要“忙于、剪刀、布”(*令…  相似文献   

18.
改革三十年,带来的变化有多大? 对于亲身走过这三十年的国人来说,它不仅仅表现为GDP增长了14倍、平均年增长率近10%的经济奇迹,表现为从“万元户”到“万元贫困户,十万刚起步,百万才算富”的财富变迁,它更表现为我们自身,变化已经根植到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但近日广州查出的含镉大米却搞得人心惴惴不安:市场上含镉大米究竟有多少?它离我们有多远?这镉米到底有多毒?如果我们吃到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社会观察》:以往我们谈健康多是指个人健康,而现在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健康”,您认为何为一个健康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