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一种主张是以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强调无概念(抽象)就无思维,从而以概念斩断了形象过程;另一种主张则是阉割认识规律,把“形象思维”视为普遍规律,强调“形象”与“思维”的结合”过程就是认识的全部过程,从而以“形象”斩断了思维过程。如按照认识规律代替思维规律论者的主张,则是否认艺术反映生活有其特殊的方式和规律,因此也就否认以艺术方式掌握生活的思维类型的存在,于是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如按着“形象思维”独立论者,思维用艺术方式反映生活则无需通过认识过程,客体的形象可以自然进入思维过程中,展开“形象思维”运动,因此也就否认了思维反映生活的特征即辩证性,因之思维也就没有了。在这场争论中前者是以一般取替了特殊,实质是以偏概全,是主观主义的。对前者之否定有疑义的并不多。而对后者至今尚无相悖者。“形象思维”独立论者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i001-i001
周扬是个复杂的人物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艺理论家 ,人们对他和他的理论一直众说纷纭。《周扬的位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指出 ,周扬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他既是这一思想有力的阐释者 ,在一些时期又与这一思想体系发生冲突 ,最终导致了他在“文革”中的命运 ;文艺为政治服务 ,是周扬文论的归宿 ;对周扬文艺思想的研究要放在整个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体系内进行考察。《左联初期周扬文论的贡献与偏向———兼论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就周扬在左联初期文艺活动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形象思维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据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美学》就明确提出了“形象思维”问题,可是从Eestalungen这个词并不能明确理解到,因为它的“思维”的含义并不明确。虽然别林斯基、高尔基等人多次提到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的问题,但是对于形象思维并没有作出充分的、公认的、无可怀疑的论证。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如《文心雕龙·神思》是讲高远的构思,并非“形象思维”本意,倒是《比兴》《夸饰》《丽辞》等可以说包含有古老的形象思维理论。但和近代的形象思维理论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诗词正是用形象思维创作的典范实践和艺术结晶.郭沫若同志赞扬毛泽东同志“形象思维第一流”,这是对于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的高度评价.为了更正确更深入地学习毛主席诗词,有必要根据形象思维的原则进行探索,并以毛主席诗词为范例学习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不同于科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科学反映现实的方式是抽象思维;艺术则用艺术思维的方式,即形象思维。马克思在这一《导言》中要求我们艺术地掌握世界,那末艺术如何地掌握世界呢?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提出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的问题。恩格斯也在《致斐·拉萨尔》的一封信中对“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莎士比亚化”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而“席勒式”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丁玲同志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最初出现的人民文艺的硕果之一,无论在中国、在世界都曾赢得较高的赞誉。但在一九五七年以后不公正地受到贬抑。现在,周扬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的报告中,重新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明白地摆在“自觉地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之列,肯定它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开拓了社会主义文艺前进的广阔道路”。周扬同志这些  相似文献   

7.
最近阅读一本《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翻开正文的第二页,有这样的议论:“感觉是只能反映客观现实的个别的属性,表象也只能反映个别的客观现实的现象,诚然这种低级形式的认识是高级形式的认识的基础,然而单纯的感性的认识,并不是艺术的认识,就好像照相机所摄取的相片不是艺术品一样。”在另一篇《形象思维方法论》(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讯》1978年第六期)中也谈到:“形象思维决不是单纯的直觉活动,决不可停滞于感觉阶段,决不能象资产阶级自然主义那样只要感性不要理性,照象式地反映生活的表面。”在人们平时交谈中也能听到类似的议论,如谈到一幅优秀美术作品或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来之不易时,特别是谈到创造形象  相似文献   

8.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红旗》1966年5月发表的题为《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把形象思维说成是“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体系”,从哲学基础上否定了形象思维。“反形象思维”论这一错误观点,得到“四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深刻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一条根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要用形象思维”,这是诗歌和一切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先后从艺术规律、历史经验和当前任务等不同角度,三次强调“要用形象思维”,这无异给否定形象思维的“四人帮”以当头一棒,同时启发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形象思维方法,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创作。  相似文献   

11.
1942年春天,延安文艺界掀起一股批判性思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为整肃这股文艺思潮而形成的理论纲领.《讲话》本身是一个时段性、针对性很强的文艺发展方针.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周扬突破了中共中央当时对《讲话》意义的既定表述,不断大力提升《讲话》的历史地位.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前行,周扬意识到《讲话》精神的局限性,对其主要观点进行了拓展和修正.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固然生下来就有些能力,但是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够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歌德谈话录》周扬先生说,郭沫若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郭沫若和歌德在“文思的敏捷和艺术的天才,百科全书式的渊博知识,对自然科学的高度热爱,都是相似的”。①郭沫若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巳经按辩证法来论断了.(《反杜林论》146页)同样,作家远在“形象思维”这一词出现以前,就已经不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来指导创作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第一次指出了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为发展和繁荣无产阶级文艺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八年五月下旬,开封师院中文系科学讨论会,就形象思维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孟宪法老师作了题为《试论文学创作的思维规律》的报告,王绍令、毕桂发老师作了题为《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的报告。参加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对“形象思维”问题,我国理论界和文艺界曾进行过讨论。经过讨论,对形象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不少文章肯定了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指出形象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必须遵从认识的共同规律,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能通过艺术概括揭示生活的真理。一九六六年五月,出现了一篇题为《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章。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对我国形象思维讨论成果的粗暴的否定。作者打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旗号,抛出了一个“表象(事物的直接映象)——概念(思想)——表象(新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由来 我们曾经花费了许多精力来重复论证这样一个命题: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当然,任何一个研究者都不会简单地托出这个线性关系。但不管经过多少曲折的环节,经过多少概念的转换和推理,所强调的都是艺术创造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性。《辞海》中说:“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这大概可以代表我们对艺术思维的  相似文献   

17.
简析《资本论》中形象思维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其思维方法的主体而言无疑是辩证思维.这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在经济形态的分析上,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反映剂,那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二者”但是也应该承认,马克思对形象思维方法也从不忽视.早在《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开头他就用“幽灵”这样一个词,描述了欧洲一切反动派心目中的共产主义形象;他既仇恨又恐惧,无可奈何.在《资本论》的序言中,他又把劳动生产物的商品形态“比作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态.为使《资本论》“这个著作会更能与工人阶级接近”在写作方法上,马克思当然不会拘于一格.事实上,在《资本论》中,形象思维方法已运用于其理论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本文试从五个方面简析之.  相似文献   

18.
马健翎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剧作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采取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生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九年,马健翎和边区民众剧团的同志遵照“以写新内容的剧为主”的方针,总共编写和演出了几十个革命现代戏。其中有的保留下来,流传开了,有的演出之后,剧本在战争中散失了。刚解放时,出版部门曾将解放区出现的优秀作品选编为一套《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里面就收进了马健翎创作的《血泪仇》、《穷人恨》、《保卫和平》、《大家喜欢》等四个剧本。周扬同志在第一次文代会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中,充分肯定和赞扬了马健翎在革命现代剧创作方面的成绩。一九六二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坐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时,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收进了马健翎在延安时  相似文献   

19.
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者周克芹同志,五十年代中期便发表过一些作品,但未为人们所注意.可是,到了一九七九年,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问世,便在全国范围获得强烈的反响.周扬同志誉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沙汀同志认为,“它不止是三年来反映在‘四人帮'阵阵妖风横扫下四川农村生活的佳作,就从三十年来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也相当难得”.(《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通信》)一九八二年,这部小说终于在新时期出版的大量长篇新作中名列前茅,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强调“诗要用形象思维”,无论从诗歌创作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看,还是从唐诗与宋诗的对比看,亦或从诗歌的审美效果看,形象思维对诗歌创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毛泽东运用形象思维创作的诗词,成为中华诗词史上一座震铄古今的奇峰,是弥足珍贵的“红色经典”与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毛泽东“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为当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