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家金融宏观控制应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换,由用行政手段调控向用经济手段调控转换。中央银行要尽可能减少指令性计划,使专业银行有一个自主经营的宽松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要尽快制订和颁布实施《银行法》,以法治行,这既能保护专业银行合法经营权益不受侵犯、抵制行政干预,同时又能制约专业银行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大连市甘井子区经济迅猛发展。从1980年起,城乡集体总收入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经济建设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城乡社会总收入达94亿元,比上年增长95%。有4个镇被省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明星镇;有4个镇、10个村获得大连市乡镇企业“龙旗”和“虎旗”。到1993年底,社会总产值和城乡经济总收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规范市场计量行为,必须以计量监督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市场管理体系,以市场手段管理市场,采用正面引导和加强监管相结合,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方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起严格的市场经营准入和退出机制,落实计量和质量责任跟踪制度,强化对经营者的管理,逐步引导经营者自律,打击集贸市场计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实现集贸市场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市场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反复强调要在加快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切实搞好价格体制改革,加快价格机制转换。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加快价格体制改革对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研究探讨转换价格机制的路子,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发展是中华民族90年代的两大历史革命。改革,就是通过市场取向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就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有效地增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应该说无论我国的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尚没有建立起来,企业产权制度尚未真正改革,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形成,宏观调控的转换尚没完成;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发展模式尚没真正转换,低层次数量扩张时有所见,高增长与低效益并存,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并使改革与发展协调配合将是90年代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怀化地区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全省西线开放开发战略重点地区,它位于湖南西南部,与广西、贵州毗邻,是个“七分半山一分田,分半水面加庄园”的南方内陆山区。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和武陵山区,又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临界区域,是沿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相互衔接和辐射的战略地带。自古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全区12个县市有5个少数民族县、一个革命老区县,458.87万人口中少数民族达133.7万,全区农业人口有394.8万,占人口总数的86%。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道德转换郑奋明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这场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已超过纯经济领域的范围,波及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方面,随着人们社会生产,交换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也在逐...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中,我们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认清形势,加快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主动进入国内外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形势是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  相似文献   

9.
赵磊 《江汉论坛》2001,(3):10-13
对市场经济提出过挑战的思想主要来自于两个理论模式:一是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模式;二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增长极限”模式,两种模式引起了人们不同的思考。伴随着当代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使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场经济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兴起后才流行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细致地剖析了商品经济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被确认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从此,商品经济也就开始通称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即市场导向经济,反映的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基础的经济运行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供求规律、价值规律进行全社会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因而“市场经济”一词,从一开始就是从经济的运行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立论的。在漫长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既是生产力的产物,又有力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商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福建农业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矛盾。当前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和解决新的矛盾,进一步推动农业向前发展。一、福建农业要有一个新跨越1.机遇。进入90年代,福建农业逐步走向市场。全省1890个集贸市场和366个专业批发市场,遍市城乡各地,1993年成交额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0.11%。全省农产品商品率已达70%,不少产品高达80%以上。目前全省约有120万农民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他们把八闽山海产品年销全国28个省市,从而推动了农业全面发展。从“八五”计划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一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发展小城镇又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城市发展形式和发展阶段。很多国家,包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一切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个由分散落后的农村或自然屯向小城镇合并、集中的过程,还经历过由单一行政中心的小城镇向具有某种专业功能和人口、资金、技术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中小城市过渡的过程。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容与要求,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新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一、改革中的企业行为特征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个“经济人”,企业在实际运行中,总是必须遵循以扩大投入与产出比率为最高功能的经济法则,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又是独立的“法人”;作为法人的企业,其行为既受法律的保护,又要受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中,企业只是政府主管机构的行政附属体,企业行为的目标,就是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它必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但广大农村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行的领导方式不得不产生种种矛盾。因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必要求农村领导方式来一次彻底的转换。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动形态,农村市场经济,就是要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环节来构架农村经济流程,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农业资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1994,(7)
中国外运大连汽车运输公司以“优质高效、安全迅速、协作奉献、热情服务。”为总的指导方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学英雄学英模、搞好优质服务等工作,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深挖内部潜力、广揽货源、赢得信誉,从而使企业焕发生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货运量完成43.5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401万吨公里;汽车大中小修1377辆次;实现利润94.6万元。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张红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国家金融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职能行使与自身发展的双重考验。多年来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运作观念和体制,正接受着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实践表明,在较高程度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商业...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四条提出“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足见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在小城镇健康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发展问题探析李爱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主要受来自于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农民自身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强烈愿望,推动了我国小城镇的繁荣。首先,农民渴望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城市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它既具有城市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农村牧区的属性。可以说,它是农村牧区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是农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问题,是城市规划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小城镇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着土地浪费现象。本文从法律、政策、规划和市场经济等多角度予以剖析,指出要切实解决好土地利用的问题,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观念的、规划的和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