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越来越多地采取合作创新的方式,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济南市和威海市十五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的访谈,深入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动机以及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未参与合作创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靠一个国家研制并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航空产品很难有竞争力,致使航空产品国际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航空产品的发展受资金、市场、技术、成本等四大因素的限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技术换市场、技术换成本、分担技术风险和资本联盟四种国际合作动机的分析,阐述了来料加工中心、国际集成供应商、国际风险合作伙伴三种国际合作模式的特点,剖析了国际合作动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航空企业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合作创新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在合作意图、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博弈行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并提出合理建议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就技术创新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创新效率高等特点,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劣势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弥补其在资源方面的劣势,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生命力持续构建的内在动力。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中小企业的具体状况,尤其是企业创新资金、人才和物质手段等,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现阶段中国应提倡节约资源的合作创新模式,在约束条件下,技术联盟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佳选择;而在条件充分时,企业则应采取自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应当遵循能源安全、和平解决争端、非歧视以及过境自由和无害通过的国际法原则;直接投资模式和产品分成协议是双方合作的主要法律形式;国际条约、政府间协议及企业间协议、资源国的国内法以及国际惯例构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法律依据;要避免或解决能源争议,必须对争议的类型、原因、解决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以及解决争议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7.
刘俊棋 《学术探索》2014,(12):124-1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适度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他们之间的对接障碍在于投资者和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模型分析其博弈均衡,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四种融资模式比较分析后发现众筹融资模式是最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同时建议大胆尝试“网络联保融资+担保”的新型融资模式,最后从互联网金融自身运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中介机构的引入以及投资者风险意识防范等五个角度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十年来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从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两个大的方面 ,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接着根据湖南在就业、民间投资、智力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结合发达国家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初 ,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的作用。最后就在当前国家相关法律与制度框架下 ,如何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才外流,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肥市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温州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是所有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石,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社会与环境的总体影响很大,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议程主要关注大企业的需求,而忽视了中小企业规模小、生存竞争激烈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足等特点.来自供应链上的压力是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有必要在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之外寻求使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小企业更为相容的新路径,如鼓励中小企业开发BOP市场与加强企业集群的建设.对温州模式而言,通过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来进行制度创新应是必要与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不仅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而且各地区也加大发展科技的力度 ,科技城建设就是一种方式。本文以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二维聚类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省区科技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分析了科技的区域集聚现象 ;还对比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分布状况 ,并分析了其成因 ;在概括区域科技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后 ,就合肥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教育,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家和地区在客观上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诸多学术流派,可梳理归纳为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战略范式。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就中国而言,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并不明智,尽管这一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还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又简单地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应该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发展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必然是贯穿戴震哲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两个范畴。戴氏以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规定自然,以"至当不易之则"规定必然,以"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规定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进而将物的生长及人的成己均视为一个自然→"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循环发展历程,倡导了一种理与欲、德与福、价值与事实相统一的、活泼充实的、直面生活的伦理。从而恢复了在宋明理学那里遗失的先秦儒学的原初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三个前所未有”和“四个基本确定”的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和教师强力推动、学科基础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互动、教学改革的合力是成功经验,但还有很多要做:面对课程教学本身、媒体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现实挑战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建设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国家严格的督察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创新,增强和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实现该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景华 《兰州学刊》2007,(10):181-184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技术"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诸多学者考证和众多辞书记载,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科学)源于拉丁语scientia一词,而science是在14世纪进入英语词汇的,其词义几经进化才达到近代的科学的含义.关于science一词的源流,麦克莫里斯的研究十分详尽,他既介绍了各家的探讨,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表明,scientia虽然与等价词episteme(认识)有关,但它具有普适知识的含义,而哲学则把普适知识看做是它的本分.在17世纪科学革命前,科学被视为scientia,即它只是以世界为中心的哲学关注的一部分.在科学革命后,它变成主动的活动,变成科学.哲学的、方法论的和语义学的论据支持早期科学的这种特征,这从亚里士多德延伸到13世纪,此时在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关于科学的独立的观点.在这里,已经可以瞥见scientia意义的变化,直到17世纪这种变化才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