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在者语义体现为近指代词"这"此".汉语的存在观念是从时间观念发展出来的"是"是由"时"分化而来的,甲骨文的"时"是后起的"是"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3.
“是……的”句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结构中“的”的词性、句法及语义特点 ,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焦点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 ,分析考察了“是……的”句①的句法、语义特征 ,指出了当代汉语口语中 ,“的”移到宾语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价值”的观念是何以可能的?这是今日探索价值论问题的基本的发问方式。这种追问所指向的不是任何形而上的、或者形而下的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因此,这样的发问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当代重建,而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任何原教旨主义式的传统价值观念。在儒家的观念中,存在就是生活;因此,生活及其仁爱情感显现乃是一切存在者的大本大源所在,也是价值论建构的源头活水所在。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为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自身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它们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存在于认识主体之中,并对先天直观杂多进行综合整理,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范畴"。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唯独如此,知识才能具有先天性和普遍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是”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语言项目,“是”在“……是……”中表示肯定的判断,它将其前后两项关联起来并用后项对前项作出肯定的判断,突现后项对前项的区别或界定作用。大多数教材在释义时 多将“是”与英语中的不完全谓语动词“tobe”相对应。本文尝试跨语言比较两个词项的异同来反观现代汉语“是”。  相似文献   

7.
系词"是"的成因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代词“是”用于主谓之间复指主语时,往往可以重新分析为强调主语的标记,由于在语流中它与谓语联系得更紧密,它也有可能被看作是强调谓语的标记。用“是”强调谓语经常可以起到确认的作用。以名词性成分为谓语的无系词判断句在使用时受到了限制,客观上需要一个系词作判断标记,“是”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 ,像英语“tobe”一样 ,不是一个普通的词 ,而是集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本在”(“事实求是”之“是” ,类似“道”的概念 )、“存在”(判断 )、“存在者”(体现为指代词 )三义于一身的语言形式。“是”从产生起就有判断性 ,它发展为判断词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阿奎那在基督宗教语境中对作为传统西方形而上学核心范畴的esse和ens的语义分析和阐释标志着基督宗教存在论发展的新阶段。他把对希腊哲学传统存在(是)概念的本质主义式的理解转向存在主义式的理解,对近现代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审视阿奎那对esse和ens的语义分析,探讨它们所具有的形而上学意蕴和神学意蕴,可以彰显阿奎那关于esse和ens的意义理论对传统西方存在论的革新性质。  相似文献   

10.
11.
以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在其《人性论》中提出的“是”与“应当”之间的不可通约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当代西方一些著名伦理学家的相关论述,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论证了“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讨论“是……的”结构中“判断动词 结构助词”、“副词 语气词”两种不同的分析及其区分这两种不同分析的方法。并指出这种结构还存在两种分析同时兼有的特殊情况,进而讨论这种特殊情况的区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判断词"是"对村语判断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村语是属于壮侗语族黎语支的一个独立的语言,它除了具有两个与黎语同源的判断词外,还有一个借自汉语的"是"。本文通过考察汉语词"是"借入村语前后对村语判断句式的影响,并与同语族其他语言的比较后认为:两种语言的相互接触和借代,强势语言不仅可以改变弱势语言的固有语法结构特征,还可以改变弱势语言的固有词性,使其弱化,甚至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是字存在句的足句有其潜在的语义制约因素,外化体现为语形上的必备足句成分。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得出该句式基本结构的足句条件为:必须具备表达存在数量信息的语形语义成分,该数量信息能说明存在物与所在空间在分布上的对等关系。据此推导出该句式足句成分中两类基本的语义及语形表达式。最后将足句条件转化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简要语义认知规则,验证足句条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17.
理解何以可能--论"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距离"在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一般解释学中是被力求跨越的;而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时间距离"是不可逾越且不必要逾越的,并且他们认为"时间距离"是理解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得以实现的必需方式.通过分析"时间距离"在哲学解释学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时间距离"在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来阐述"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认为它是使理解得以可能的必需方式.  相似文献   

18.
车田苗族“人话”的“是”除可以用作常见的判断动词、“合适”义动词、“凡是”义动词、“确认”义动词和焦点标记外,还具有处所动词、空间介词、时间介词、范围介词、进行体标记、程度副词等特色功能。“是”作程度副词的用法,十分罕见,经历了“判断>确认>程度”的演化路径。从“有是在”表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车田苗族“人话”是一种“有2是2”型语言。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