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有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 今有日夜三百六十五天的援藏帮扶.一个是发生在中国古代赴西天印度取经的故事,一个是发生在当代中国赴雪域高原开展对口帮扶的故事. 发生在雪域高原开展供电帮扶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湖北省襄阳市供电公司的4名"80后"小伙子.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4岁,有着一样的青春岁月和对雪域高原的憧憬与情怀.  相似文献   

2.
我常听边防站的同志讲,在这里巡逻就是探险。“走吧,跟我们一起去一趟吧。”别迭里边防站的巡逻队出发时,也给我备好了鞍马。这条巡逻路线,是唐玄奘西天取经走过的道路,从这里出天山,经中亚细亚,去天竺。能有机会去走一走,我很高兴。循着托什干河而上,循着一个个古老的烽火台,我们向古称凌山的冰大坂上进发了。虽然还不是隆冬,但道路早已为冰雪铺盖,这是玄奘取经路上最险要的地段之一,古代商旅不少人畜抛尸路边,留下了累累白骨。对这里的险恶气候,《大唐西域记》里有着较详的记载:“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有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暴风奋发,飞沙细雨,遇者丧没,难以全生。”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不少关于唐僧历经磨难的传说。边防战士最爱踏险和探奇,每次巡逻大家都争先恐后,踊跃参加。尽管军马都钉有防滑的冰掌,在这条险道上,马儿也难免失蹄跌倒。有时能把人摔出一丈多远。  相似文献   

3.
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猪八戒西装革履站到发言席前,抻抻箍在脖子上的领带,拿出发言稿:  “咳咳,首先呢,感谢如来佛祖、观音姐姐等各位领导位(莅)临这次西天取经总结表彰大会……唔,太白金星,这个‘位’字你写错了吧,怎么多出个草头?下面俺准备用一上午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神魔小说,其主体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小说超越了取经故事本身的题材涵义,将人的感情赋予了神魔,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猪八戒形象尤其能使读者感受到时代气息,在猪八戒身上突出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自作者来稿——《西游记中“西梁女国”故事的形成与素材来历探索》中的第八、九两部份。作者在原稿的《写在文前的话》中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将一个当时已流传几百年、渊源于民间说唱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作胚胎,大加改造写成的长篇章回体市俗小说。其主旨基本上是对佛道等宗教持批判态度的。由于受历史时代局限,书中提到西陲地域、国、族乃至地方风物传说等,至今尚未多见有专文探讨过的就是“西梁女国”故事。作者认为,探明这一中古年代位于祖国西陲的“女国”与中原的交往、关系和影响,不仅可以对吴承恩创作选材、构思有进一步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留于民间的友好情谊。因而,无论从古典文学、通俗文学、民俗学研究角度,还是从民族史学研究角度来看,本文所进行的探讨,“未必就全无裨益”。基此,作者分别就:从《西游记》里的“西梁女国”溯谈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女人国”;“西梁女国”素材来例探源;“西梁女国”、“女人国”故事文字中反映出的汉藏人民间悠久交往情谊等内容分作九个题目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附带点滴建议”,全文三万余言。作者希望藏汉等各族学人、海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多予绳教”。鉴于刊物篇幅所限,我们仅选登全文的第八、九两个部份,并冠以新的题目,供读者一飨。并向作者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6.
乌拉     
“乌拉”这个名词在蒙古语、满语和藏语中都有,是差役的一种称呼,源于突厥语。汉文记载中,最早见于唐人慧立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写成“邬落”;在元朝译作“兀刺”,管理这种差役的人叫“兀刺赤”。“乌拉”原来的内容是指驿站上供应来往使臣、客商乘骑的马匹,后来引申为一种差役或多种差役的名称。在蒙古族地区还是指支应马差,但已不限于驿站上;在东北地区,清代有一种专门  相似文献   

7.
“赛雅姆”是南斯拉夫语,意为“博览会”。诺维萨德国际博览会不仅在南斯拉夫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今年9月,应一年一度的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国际博览会之邀,国家民委派出了以副主任包玉山同志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19人赴南参加博览会。去年在诺维萨德“第55届国际农业博览会暨发展中国家第16届为食品而奋斗博览会”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名特优产品的试展,盛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不断发展历史的文明体系。高度的开放性与巨大的包容性,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西天的佛祖、欧土的耶稣、阿拉伯的安拉,分别闯入了中国人的神灵世界。不少人告别了祖宗的牌位而皈依佛门;不少人放弃了多神的崇拜而专信独一的安拉;还有人在原先的信仰中加上了来自海外的耶稣。在充满痛苦和曲折历史的过程中,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分别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扎下了根,并且在生长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文化的各种养料而在许多方面被“中国化”了。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1 2月1 3日~1 5日,在广西民族研究学会的协助下,中共上林县委员会和上林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广西上林唐碑唐城学术研讨会”。来自区内外及日本、越南等国家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学术研讨会综述如下:一、上林唐碑唐城概况上林有两块唐碑,一为“六合坚固大宅颂”(以下简称为“大宅颂”碑) ,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 682年) ,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庙山山脚的一个岩洞中。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382字。另一碑为“检校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以下简称“智城碑”) ,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697年) …  相似文献   

10.
清太祖努尔哈齐初创的八旗组织,是“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具有军事职能,而且还具有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不存在兵饷的问题。朝鲜人李明寏在《建州闻见录》中写道:“凡有战斗之行,绝无粮饷军器之运转,军卒皆能自备而行。出兵之时,无不欢跃,其妻子亦皆喜乐,惟以多得财物为愿。如军卒家有奴四、五人,皆争偕赴,为抢掠财物故也。”(见《明清史料丛刊》第八、九种)八旗兵丁的生活来源和军事装备,主要靠采集山  相似文献   

11.
<正>雍正皇帝颁赐七世达赖喇嘛的金印为纯金铸造,尺寸为11.35厘米×11.35厘米×10.3厘米,云头纹钮,印文为汉、藏、满、蒙古4种文字,刻有“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字样,现藏于西藏博物馆。历史上,清朝廷曾先后封授五世、七世、八世达赖喇嘛金印,但目前仅有这枚金印存世,因而弥足珍贵,是中央政府封授达赖系统、有效行使主权的代表性物证。“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这一封号最早是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的。  相似文献   

12.
挂职“出山”去定向“取经”归中共中央统战部毛公宁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工作已开展了五年。在工作中,我们始终立足于培养跨世纪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能挑起重任的新一代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元朝宫廷的“西天梵相”及其艺术作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藏纳入元朝版图,藏传佛教及其艺术开始大规模传入内地。由于政治和宗教实践的需要,元朝两都和江南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活动。《元史》和元代的一些文献中,将内地以宫廷为首所创作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称之为“西天梵相”。与此同时,由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在“西天梵相”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西  相似文献   

14.
<正> 省长委托向德武等同志在保靖花垣两县现场办公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省长陈邦柱同志把保靖县作为扶贫联系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同志把花垣县作为扶贫联系县。6月17日至18日,受陈邦柱省长的委托,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向德武带领省直14个委、办、厅、局的负责同志20余人,赴保靖、花垣两县了解情况,现场办公,嗣后,又赴吉首听取了自治州委、州政府关于全州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场办公会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保靖、花垣两县提出的在工、  相似文献   

15.
柯尔克孜族     
新疆西部与苏联接壤的帕米尔高原上,聚居着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柯尔克孜族。1954年7月,这里建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柯尔克孜族总共有七万多人,除了大部分聚居克孜勒苏,有少数分布新疆境内的哈什、和闐專区和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散居黑龙江省嫩江流域的富裕县。 許多汉文史書象“元史”等,都有过关于柯尔克孜族的記載,史書上的“吉利吉斯”“黠戛斯”“坚昆”等等名称都是“柯尔克孜”的不同的譯音。柯尔克孜族有着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燦烂的文化。在久远的年代里,柯尔克孜族的祖先就迁移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一带居住了。到了汉、唐、柯尔克孜族已和内地汉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結下深厚的友誼,深深地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柯尔克孜人的民族史詩——“瑪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多有与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婚姻关系的,其中以唐王朝最为突出。唐王朝在贞观时期,曾一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家富强,独步世界。当时的唐太宗不仅是大唐帝国的皇帝,而且是东方世界的号令者,周围一些少数民族的君长尊他为“天可汗”或“大皇帝”。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多采取和亲政策,并对于“诸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美国的华人约110多万人,不到美国总人口的5%,算得上是美国100多个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在正直的美国白人心目中,对这一少数族裔满怀钦佩与赞扬。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对邓小平同志说过:“华裔人数之少,与其对这个国家贡献之大,不成比例。”美国华人在科技、教育、机械、土木和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经济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少数华人已进入政界,争取华人应有的地位与权利。华裔取得今日的成就与地位,并非出于美国主流社会——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优待”,恰恰相反,华裔的成就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艰难困苦、靠自强不息的坚韧奋斗得来的。  相似文献   

18.
突厥(Turk),严格地讲,指的是6—8世纪活跃在亚洲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代民族;初属柔然,6世纪中叶并铁勒部、灭柔然,建突厥汗国;其势力范围最广时东起辽水,西抵里海,西南隔阿姆河与波斯相望。6世纪末,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后相继并于唐王朝。唐末,东、西突厥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古代民族的突厥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亚洲北部草原上不同民族的游牧人说着同突厥部众大体相同的语言,于是在南方的、操着与之完全不同语言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开始把他们统统说成“突厥人”(Turks),把这些“突厥人”活动的地方称作“突厥斯坦”(Tur…  相似文献   

19.
爱心助困     
著名满族画家爱新觉罗·丁杨女士在阅读了《中国民族》第7期《爱心助困》栏目关于10月10日我社将组织“民族团结杂志社赴邱县扶贫考察团”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我社,在缴纳了300元报名费的同时还捐赠了一张她自己的仕女画作品。在此,主持人谨代表河北省邱县贫困学生和清真寺向爱新觉罗·丁杨女士表示感谢!由《爱心助困》栏目组织的“民族团结杂志社赴邱县扶贫考察团”定于2006年10月10日启程。具体事宜可通过《爱心助困栏》目电话咨询。主持人:李士杰《爱心助困》栏目电话:58130853/58130856牛志男陈鼎波捐助人介绍:爱新觉罗·丁杨,名林燕,…  相似文献   

20.
“我在南极只呆了两天——极昼和极夜。”李富虎总这样笑称自己在南极的日日夜夜。尽管回到宁夏已经3个多月了,这惊险漫长的“两天”却深深烙印在李富虎心上,也铭刻在宁夏人参与国际气象考察的史册上。 2006年8月,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各项突出业绩,西吉县气象局副局长李富虎顺利通过各项专业测试训练,被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确定为中国第23次南极科考队成员之一,成为我区第一位赴南极的科学考察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