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本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客观现实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 ,都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以苏联和中国为例 ,对两国实施赶超战略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我国建国十周年之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又到临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那时开始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四十二年来,苏联人民在伟大的列宁的党——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英勇豪迈的气概,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无前例的胜利,现在已经大踏步跨上建设共产主义的阶段了。在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下,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取得人民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一个包括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有世界土地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出现了。因此,伟大的十月革命,不仅是全体苏联人民的节日,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共同节日,是整个世界进步人类的共同节日。在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的时候,我们向站在全体进步人类最前列的苏联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我们欢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真理在世界上取得的辉煌灿烂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认为建设社会主义“要循序渐进”(《列宁选集》第4卷第560页).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些教导,对于认识苏联走过的道路,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的经验十月革命后,列宁不失时机地领导苏维埃俄国把工作重心转上经济建设轨道,但其计划  相似文献   

4.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论列宁的《四月提纲》及其有关著作的思想俞良早《四月提纲》,是列宁提出十月革命路线和方针的重要著作。研读《四月提纲》,是正确掌握列宁关于十月革命战略思想的钥匙,是正确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的必要途径。在...  相似文献   

5.
列宁是人类历史上继馬克思恩格斯之后最偉大的无产阶級革命家。列宁战斗的一生,给全世界无产阶級和劳动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的道路。列宁領导的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創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級专政的国家苏联,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的道路,不但是苏联无产阶級的康庄大道,而且也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級为了取得革命胜利而必經的共同的康庄大道。十月革命以后四十多年来的世界历史充分地說明了,人类正是按照偉大列宁所开辟的这条道路前进的。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級革命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浪潮与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的赶超战略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内出现了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浪潮。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股赶超浪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为了尽早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包围封锁政策,迅速奠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物质基础,也毅然选择了超英赶美的快速发展战略。但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我们不断缩短赶超时间,盲目加快赶超步伐,最后酿成大跃进运动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7.
实行租让制,吸收外国资本、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解决苏维埃经济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列宁关于租让制的思想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学习列宁这方面的论述是有重要意义的。一、租让制的提出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发生在1961~1965年期间,调整的核心是由照抄苏联经验、实施“赶超战略”等原因而形成的“左”倾经济政策,这是一次积极的富有建设意义的政策性战略调整;第二次发生在1965~1978年期间,由于国际环境恶化、冷战加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世界战争形势做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将重点解决“吃穿用”的“赶超战略”调整为兼具“赶超”而以“准备打仗”为主要特征的备战型发展战略,这次调整是在脱离中国实际、错误估计国际形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其重要来源是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由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解,而产生它是否背离马列主义的疑问,其重要根源是没有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或者不知道列宁的有关论述。列宁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转变构成列宁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列宁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那些在实践中产生,又经实践检验证明的正确的理论,而不是实践前的推测,也不是在实践中还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列宁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十月革命前的理论推测阶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的经验 ;二是中国的实践。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推进工业化 ;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抱有过于乐观的设想 ,实行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是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安全和未来战争和世界革命的准备 ,始终将备战作为制订工业化战略和计划的重要因素。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方面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好思想和政策 ,并且对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毕竟受到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局限 ,对此不能苛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和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被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所证明是成功的比较优势战略,因世界经济态势的变化和国别的差异,而呈现诸多局限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应选择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则是后进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时的共同特点.中国目前已具备实施赶超战略所需的政治、经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条件,如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正确,将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经过一个长波周期左右的时间,使中国跃入发达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2.
载于1905年11月13日《新生活报》上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是列宁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所写的有关文艺问题的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它不但对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文艺工作,对俄国的进步作家和革命作家,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工作,对这些国家的作家艺术家,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文艺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文献竟然对文艺工作,文艺创作产生过如此广泛而深远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文献中,列宁提出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关于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的思想,其它文艺思想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论证、发挥、说明这一文艺思想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宫玉涛 《兰州学刊》2006,4(12):34-35,174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最高领导人,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学说,不仅为苏联共产党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赶超战略是特定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对发达国家经济赶超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但赶超战略不可能实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抱负.从理论来源看,赶超战略被简单理解为产业等级提升.从理论应用上看,赶超战略面临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成本、适宜技术的选择和不清晰的产权等约束条件,致使赶超战略的难度增大.从理论实践结果看,赶超战略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绩效差.  相似文献   

15.
<正> 建国以来,我国史学界接受了苏联的世界现代史编纂体系,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认为世界现代史是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我们认为,对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给予重新认识、重新确定的必要。一1917年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赞颂十月革命,但同时也感到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不够妥当,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世界现代史的现状和基本内容。如何确定一个时代的开端,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个时代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体现了苏联政治领导人的某些理论和观点对史学家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曾就时代问题作过多次论述,并列举了许多事件作为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十月革命前夕,列宁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现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所谓赶超战略,是指以经济高速发展为目标,以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的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列宁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倡导和推进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是一场深刻的,但在当时未被充分展开,现在又未被充分认识的,从小农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因此重新完整、深入地研究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对于我国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研究始于十月革命前他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列宁详尽地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状况,指出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特征。列宁研究资本主义的理论贡献之一,就在于指出了资本主义在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7,(11)
从《国家与革命》到《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至关重要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典范。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无产阶级团结力量、从革命中"来"到革命中"去"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路,而理论自信、人民中心、直面"革命"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宣传思想工作对当前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进行经济和文化的改造和建设?这是十月革命后摆在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面前的重大课题。列宁对此作了严肃认真的探索,写了《青年团的任务》、《论无产阶级文化》、《在全俄省、县国民教  相似文献   

20.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苏俄的工农联盟是工农政治军事联盟,其内容是俄国无产阶级要支持农民的土地革命,农民要拥护十月革命和支持革命向前发展,无产阶级要联合贫苦农民进行国内战争,无产阶级要支持贫苦农民对富农进行斗争,农民必须向苏维埃国家提供进行战争所需要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其内容是:必须重新考察工农关系,必须改善小农的经济条件,必须废除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制,必须发展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