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对北方民族大学500名本科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及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专业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随着年龄增长情绪智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在总体上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但内部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中,情绪适应力最强,依次是情绪觉知力、情绪表现力、情绪调控力和情绪评价力;民族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情绪评价力”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艺术娄学生高于文科类学生;民族院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觉知力”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四年级学生显著低于大一年级及大三年级学生;民族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在各个年龄组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22岁年龄普遍高于其他年龄.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控引导和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丰富性、两极性、冲动性、爆发性和想象性等特点.这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影响.如何对其进行调控和引导,使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情绪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以自卑为核心的负向情绪体验较多、情绪状态的稳定性较差、情绪心理较为幼稚和情绪调控能力较差等独特性,针对这些独特特征,本文初步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间卷(EPQ)和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5名大学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94.83%心理障碍者的情绪模式属于不稳定型;88.42%心理非常健康者的情绪模式属于稳定型。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程度决定着其心理健康程度,情绪不稳定型人群是易于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人群;情绪稳定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两极性、动力性、非理性、过程性、转换性等特点,情绪的发生融合了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因而情绪管理是一个多成分、多维量整合的过程,对个体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情绪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情绪的特点,学会行为调节、掌握认知调节,运用多种方法陶冶性情、调节心境,培养和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情绪失控现象时有发生,高校中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及机构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大学生个体自我调节和疏导,增强自我调控能力,避免情绪失控.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中,焦虑是困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大的情感障碍。音乐心理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对英语考试的焦虑情绪,提高大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培养其调控焦虑情绪和其他不良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渗透在人们的一切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效能。对于大学生来说,情绪会极其明显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培养良好情绪,既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又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运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家庭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人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养育方式、人格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显著。在家庭养育方式中,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在人格因素中,精神质、神经质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内外倾、掩饰性与大学生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2.人格在家庭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可从塑造高质量家庭氛围、加强学校针对性心理辅导与教育、提高个人情绪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情绪管理是个体或群体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情绪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理论和技巧的教育 ,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演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与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的情绪反应有助于人的适应与发展。正值青年期的大学生 ,情绪发展除具有青年期的一般表现外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并指出其调节的方法 ,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问卷、人脸量表等心理测验和自编的一般社会指标对学生进行分组测验。结果:各项情绪指标分别与母亲学历、母亲职业、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独生子女、父亲学历、实际消费等因素显著相关;城乡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其焦虑、内射、自尊、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重要一人支持、经济、城乡、母亲学历等是影响情绪的主要指标。结论:大学生情绪状态与父母文化、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有关;农村来源大学生某些情绪指标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浅议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描述了阳光心态特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态之现状,提出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之举措为:立足治本,强化大学生理论导向与内化;培育大学生阳光的择业心态;培育大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阳光心态;培育大学生积极进取的阳光心态;培育大学生阳光心态自我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文章主要分析了情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情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运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释放负面情绪,塑造完美体型,增强自信心理,健美操不仅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有显著效应,在增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也有着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人生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汲取了传统荣辱观的精华,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采取以下途径:发挥学校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特殊的育人作用;努力营造社会良好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延边大学在校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发现,朝鲜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负性情绪与主观支持、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朝鲜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汉族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在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校的大部分朝鲜族大学生是延边本地人,而汉族大学生大部分是外地人,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情绪调节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教育,并且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一定的环境为背景展开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环节的平台,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效果。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对提高内化效果尤为重要,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起着积极或是消极作用。教育者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适时适宜地开展教育工作,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催化剂”作用,实现教育内容的内化。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目的性、功利性认识,对语文学习的课堂期待、学习方法的领会等,都成为他们语文学习心态的重要方面。语文学习的良好心态,主要包括语文学科感情浓厚、主体作用发挥充分、与现实环境接触广泛、学习成就感强烈、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等。  相似文献   

20.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