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上古时代就有了关于龙的传说。可以说,龙是中国的土产。但是,在印度故事,主要是佛经故事传入中国以后,印度古代关于那伽的故事也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龙的形象发生影响,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到唐代便出现了《柳毅传》这样脍炙人口的龙王龙女传奇。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和印度的猴文化概况,然后对中国和印度猿猴故事的创作方式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印度猿猴故事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张晓兰 《社科纵横》2005,20(4):173-174
中国龙女故事源远流长而又变化多端。它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为原型,接受印度佛经故事的改造,融合了创作主体的时代理想,逐渐中国化、世俗化。并形成书面传承与口头传承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印度佛教文化自汉三国期间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中国汉文化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与儒道学说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使得中国汉文化更加光辉灿烂。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同时也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原佛教文化融合的典型区域。正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国土毗邻,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两国就开始了不断的文化交流。通过中印两国使者、僧侣的互相交往,我国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到公元六世纪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哲学、语言学方面,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卷帙浩繁的文学文献则介绍不多。本文仅就“五四”运动前后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学者对于印度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梵语文献翻译的概况作一简单介  相似文献   

7.
王镛 《南亚研究》2002,(1):73-79
如果把 2 0世纪中国油画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考察 ,特别是与都属于东方文明古国和第三世界大国的印度的同时代的油画比较 ,也许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中国油画发展的脉络。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西方油画最初传入印度的时间 (15 80年 ,果阿的葡萄牙人耶稣会传教使团把基督、圣母画像带到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宫廷 ) ,大致与传入中国同时 ,而在东方土地上生根主要在 2 0世纪前后。西方油画移植到东方以后 ,逐渐出现了东方油画。这一方面意味着东方绘画的西方化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西方油画的东方化。东方油画与西方油画相比 …  相似文献   

8.
亚洲伦理思想从地理范围讲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区。从思想渊源讲,来源于三个不同的文化圈,即印度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和中国汉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主要是以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为中心。佛教文化由印度分南北两路向外延伸,北路一支经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汉地,由此再东传至朝鲜、日本,南下至越南,主要是大乘佛教;另一支传入中国的藏、蒙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艺术本来是独立发展的,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艺术便逐渐吸收印度艺术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中国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展放异彩。据中国史料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楚王刘英曾为“浮图”斋戒祭祀并供养佛教徒,得到汉明帝的褒奖。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朝派使臣蔡谙到大月氏邀请天竺“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11.
孙悟空是国货还是进口货 ,这一争论始于本世纪初 ,已近百年。鲁迅认为源于无支祁的神话。而胡适则“疑心”不是国货 ,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写到 ,孙行者“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我从《拉摩传》里弄得一个哈奴曼 ,大概可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了。……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近年 ,一些印度学的知名学者参与进来。吴晓铃为鲁迅的论据作了“注脚”。吴先生认为 ,《罗摩衍那》在古代没有传入中国 ,只凭佛经释典作品中所载支离破碎 ,加上佛教色彩 ,与原作面目全非 ,且鲜为人知的内容竟能影响《西游记》的故事成长 ,是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奥义书是印度最古老的哲学典籍。它反映了印度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中哲学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奥义书的多种思想形式对印度以后各种哲学派别的形成和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它的唯心主义路线为历来印度“正统派哲学”所追随,迄今还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奥义书的一些重要观点也在我国传播。奥义书传入西方后,对古代的新柏拉图派直至现代的存在主义都有过影响。印度和西方的资产阶级研究者为了当前政治、思想斗  相似文献   

13.
伍小劼 《南亚研究》2010,(2):112-122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经过印度文化的改造,再传回中国。这是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一个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印度逻辑,指产生于印度古代的一种系统逻辑学说,即因明。因明与中国古代逻辑(以《墨辩》为代表)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源流。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引下,对这三种逻辑学说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这无论对于人类文化思想史的研究,还是对人们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都将有所裨益。从南北朝隋唐以后,随着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传入,印度逻辑就陆续地系统地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杂食性动物,具有适应菜食的肠胃,除粮食、菜食外,更吃兽肉、鱼类和昆虫。这些高热能食品,使人类从终日寻觅食物的草食动物区别开来,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社会文化的伟大创造。人类的食物来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动植物的地理分布。作物分布的情况大致是:水稻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麦类在亚洲西南部并传入欧亚大陆;玉米在美洲中部;包括高粱、黍、稗子在内的杂粮原产于非洲,后传入欧洲和中国、印度;椰枣出中亚沙漠地带。中国以农立国,以黍、麦、水稻为“主食”,西方词语中没有“主食”这个概念。此外,各种蔬菜、兽肉、鱼类、昆虫无所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西游记》中的印度文学成分,有些涉及到故事类型,如孙悟空和青毛狮子怪的闹天宫,高老庄的乔装降魔,朱紫国的除妖保贞,陈家庄的献人供妖与义士除害等。本文拟从《西游记》的陈家庄故事说起,就中国的献人供妖与义士除害型故事和印度文学的关系,做“X 和 Y”式的初步探讨,并力求进行一些深一层次的比较研究。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是与印度隔海相望的岛国,是佛教向亚洲南部传播的第一站及中心地。自从公元前三世纪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很快风靡这个岛国,建立了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印度一代又一代的虔诚僧侣渡海来到这个岛国,大批的佛教经典源源不断地被传入斯里兰卡。在那里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论著和注疏,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佛教僧人与学者。觉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南传佛教的最大注疏家,对发展上座部的佛教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陈公余、任林豪编著的《天台宗与国清寺》一书,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1991年10月出版。编著者从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调查测绘国清寺开始,由表及里、由浅而深逐渐认识了国清寺与天台宗,最后终于撰成了一部资料系统详实、立论公允、图文并茂的著作,这是编著者近十年辛勤耕耘的收获。中国的佛教是由中国人承袭了印度佛教义理自行创立的。佛教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都宗派林立,但总括起来讲,只不过空、有两宗。有宗,即印度的瑜伽行派,在中国,有宗的创始人是唐代的玄奘与窥基。空宗,印度的创始人是龙树及其弟子提婆。在中国,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都是承龙树之学术而创立的中国佛教空宗派系。中国佛教天台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几百的不断适应、不断改造,并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创立起来的。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一宗,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东渡扶桑,日本高僧最澄大师从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受传教义以后,回国在日本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并曾与真  相似文献   

19.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两汉时期,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佛教经大夏 (阿富汗 )、安息 (伊朗 ),最后传入中国,并迅速在民间兴盛起来,经过从东汉到唐朝四百年的历史,佛教终于成为中国三大教之一。尽管佛教属于外来宗教,但在历史上很快便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殡葬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带来了一种新的死亡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前,在传统的殡葬文化中,人们一直信仰的是灵魂不死,关心的是逝者的灵魂,但对逝者生活的世界及灵魂的归宿几…  相似文献   

20.
吕超 《南亚研究》2007,175(2):79-82
印度表演艺术与敦煌变文讲唱之间存在很深的渊源关系。二者在授受流变过程中,体现出异质文化融会时的过滤机制。佛教入华,亦带来了印度历史悠久的讲唱艺术,促成中土释门梵呗、转读、唱导、俗讲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梵剧途经西域传入中国,在当地文化影响下一路蜕变,最终在敦煌完全汉化,和变文讲唱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