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学核心概念》是一部在国外政治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海伍德强调了政治概念的特殊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独到的解释;探讨了政治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并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对"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区分与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作者在政治概念界定与诠释上的学术专长与独到之处,也体现了作者在政治学知识再现与传播上尽量贴近读者与学生的教师情结与风范。  相似文献   

2.
为了回应使命性、实践性和本土性的时代命题,中国政治学需要发展其主体性和原创性,建构具有高度学术自觉的自主知识体系。自主概念体系是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工程,其目标在于提炼并体系化源自中国实践、承自中国传统并且可以解释中国问题的标识性概念。历史政治学对既存性概念的整理、更新与改造,可以提供一批接续和活化传统政治本土意蕴和独特基因的政治学标识性概念,对民本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历史政治学在活化本土概念方面的努力。传统民本具有道德和政治上的双重意义,但因其内在的以君本位为前提的传统性局限,必须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方能焕发当代活力。人民主权观、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当家作主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经验有助于更新和活化传统民本,使其成为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政治学标识性概念。  相似文献   

3.
政治发展概念的指涉和表述是政治发展概念研究的重要方面。学术界对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政治发展概念的指涉从可能性上看包括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近代以来的人类政治发展、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从发展政治学看应该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概念的表述有政治变化(政治转型)、政治进步、政治现代化、政治发展等,最符合发展政治学需要的是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5.
族体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的群体性生存和发展,西方族体概念主要包括"nation"、"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这些概念内涵的纷争演变与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当民族国家成为最基本政治形态后,族体概念着重体现为是否能够组建民族国家的身份资格问题;在全球化加速推进、民族国家体系受到冲击时,族体概念则突出表现为民族认同与整合路径的选择。西方族体概念的语义流变与演进历程是根据本国历史文化特点而进行的理论创制,也是维护共同体稳定与发展的理论选择。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国家整合与民族认同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在选用族体概念时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要凸显本土意识和学术自觉,构建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民族"一词从日本被转引使用到中国,但是两个国家在民族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上是存在差异性的。这需要对日本学术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和官方机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来分析日本关于"民族"及相关概念在政治和文化意义的理解争论,并采用音译等方式来防止理解歧义。研究发现,日本官方机构的文件等对先住民族使用"民族",对外来移民使用"族群",其背后有更深层的政治内涵,其目的是运用概念本身的差异性来区别对待不同的群体以及相应权利。这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相去甚远。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背景和国情下思考"民族"及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8.
概念框架是认知功能模式的概念语义部分,是小句概念语义的表述形式。语义结构不能充分表述概念内容,只有概念框架的介入才能表述和解释概念内容及其认知操作。概念框架在表述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新奇隐喻的复杂意象结构难以通过单向的跨空间映射加以描述,而需要反映多重心理表征的动态概念网络来阐释其语义结构浮现机制,建构由语义失配所引起的创新语义,以助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运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数据对这一认知过程进行了说明,并利用动态概念网络,结合英语语料中的新奇隐喻,对复杂空间交错下语义表征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概念整合理论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在话语深加工中的心智空间运演方式,探索意义在大脑中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戏仿与仿作是西方文学理论中应用较广的两个概念。尽管同为超文形式与复合文本,但二者在仿文与源文本的关系、文本的语调、文本的修辞效果、仿文所模仿对象的范围以及在文学文类发展进程中的功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尽管存在这些区别,但在当代文艺实践中,戏仿与仿作之间并没有绝时清晰明确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二者看做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当代法解释学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存在尖锐矛盾,根本在于学理对两个“法律”概念——“法律文本”与“法律意义”的混淆。前者是立法者制定的符号,属于客观范畴;后者是解释者对前者阐发的规范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法律解释正是使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罪刑法定之“法”,是指法律文本,而非法律意义。据此,法律解释与罪刑法定的矛盾可得到消解:其一,即便是事后创造性的法律解释,因未变更法律文本,仍符合禁止司法造法和禁止事后法原则;其二,以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只是新、旧法律意义的更迭,与成文法原则不悖;其三,具有语义模糊性的法律文本,只要公众对其法律意义可达成理性共识,仍符合明确性原则;其四,凡在语义向度上能与公众达成理性共识的扩张解释,均非禁止的类推。  相似文献   

12.
当代法解释学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存在尖锐矛盾,根本在于学理对两个“法律”概念---“法律文本”与“法律意义”的混淆。前者是立法者制定的符号,属于客观范畴;后者是解释者对前者阐发的规范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法律解释正是使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罪刑法定之“法”,是指法律文本,而非法律意义。据此,法律解释与罪刑法定的矛盾可得到消解:其一,即便是事后创造性的法律解释,因未变更法律文本,仍符合禁止司法造法和禁止事后法原则;其二,以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只是新、旧法律意义的更迭,与成文法原则不悖;其三,具有语义模糊性的法律文本,只要公众对其法律意义可达成理性共识,仍符合明确性原则;其四,凡在语义向度上能与公众达成理性共识的扩张解释,均非禁止的类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政治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与讨论较多的一个领域。李刚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撰文认为,在概念上,生态政治学与政治生态学、环境政治学、绿色政治学是相当的;生态政治学包括两种范式,即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范式;从生态政治学的产生及知识构成上看,生态政治学的恰当学科定位应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如此,我们就能够理解生态政治学的系统化、理论化之路为何如此漫长,毕竟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需要时日;也能够理解政治生态学概念在其演进历程中内涵及外延的变化根据,毕竟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也才能够理解生态政治学范式之争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在这一点上生态政治学区别于传统的、权力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政治实践经验的学术话语生产是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治理重心下沉是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治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围绕治理重心下沉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集中表现在实践经验更新和理论解释路径创新两个方面。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发现治理重心下沉话语经历政权下沉—自治下沉—治理下沉的逐步演变和丰富。关于治理重心下沉内卷化的讨论围绕国家政权建设内卷化、基层自治内卷化和基层治理内卷化展开。随着治理重心下沉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其相关话语也有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更关注政党,并将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拓展为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强调政党的自主性和嵌入性。回到中国情境,构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现实经验、运用恰当方法,更需要加强概念抽象和理论提炼。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与民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参与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当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传统媒介环境下,政治传播具有典型的“控制论”色彩,政治文本在政治主体、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呈现为单向的信息流动过程,政治主体在政治传播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微信是一种偏向关系传播的新媒介,虽然在概念层面上具有“元传播”的特征,但在社会现实维度难以找到实践的根基。尽管微信空间中生成了新的政治传播格局,但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政治传播模式并未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微信空间放大了主客体二元对立政治传播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从文本诠释学角度考察微信政治传播困境以及功能失调问题,将微信政治传播理解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问题,以文本为核心概念,以理解和解释作为文本诠释的本体论,从而试图构建微信政治传播功能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法分析新词,说明概念整合网络在语义建构中的认知解释力。分析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具有解释、构建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颖意义的特性,能够为语义构建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具有极大的认知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政治是关于中国和中国文明的知识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的存在方式与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研究中的情形相当不同,人们往往很少意识到它的政治特性,或者即便是被发现,人们也会对其视而不见或者拒绝认识它的本质。因此,这一因素可以说是构成了中西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这种政治无意识和詹明信的概念基本类似,但詹明信的观点针对的是文学文本的阅读和解释,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相对中立和客观的知识和学术研究。詹明信的政治无意识主要是指经济生产中的阶级意识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深层反映,而知识和学术生产中的政治无意识的核心是族群意识、国家意识以及国际意识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学术领域中现实政治、国际政治、地缘文化政治、身份政治和族群政治控制中西研究的无意识政治学。通过分析中西研究中一些引起巨大争议的个案,可以探讨无意识的政治学如何影响中西研究的学术导向和结果,并影响知识生产和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20.
句子中不符合句法关系的语义异常现象,其语义指向根源于概念语义层,形成自语法语义层,表现在句法结构层。前人的研究主要侧重语义指向在句法层面的描写,缺乏更深层次的尤其是概念语义层面的探讨。其实,语义指向在概念语义层面主要体现为概念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成的概念关系"回路"。它们在概念结构上的机制,可以从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两个方面予以解释,常见的句子成分间的语义指向和副词的语义指向也符合概念回路说。另外,语义指向还可以发生在概念结构和概念预设、概念蕴含间,这也是一种概念回路,表现为指向句外的语义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