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乡村电商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有些乡村电商产业在经历了短期繁荣之后却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消亡,因此关于乡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关注。以山东曹县D镇服装电商产业为例,发现乡村感性秩序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秩序是实现乡村电商持续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它能够为乡村电商产业明确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维持和巩固电商群体之间的合作关系、维护和强化能人示范的有效性、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因此,构建合适的乡村感性秩序是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家庭到社区的双层合作是农民主体有效参与新兴经济业态,助力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产业通过“市场社会化嵌入”的驱动扎根乡村社区,带来村庄内外系统中资源、关系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市场利益与农民家庭的发展目标契合,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内部实现策略性整合;立足家庭的生计发展合作,依托传统社会关联和政府引导的正式组织,社区层面的各市场主体则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弹性产业合作。这一双层合作体系以产业振兴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孕育出社区可持续发展、公共性成长和治理资源培育的新路径。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多元组织能力建设,是避免合作异化和产业利益脱嵌于村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县域空间单元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已受到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得到了极大关注。从空间视角通过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青岛莱西市县域案例研究,旨在探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实践与经验。研究发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需把城乡空间整合置于更大的空间尺度和层面才会得到更深入认识和理解;在抽离化和再嵌入两种重要的空间整合机制及“空间冲撞”作用下,莱西市县域城乡空间格局正在发生重构。其城乡空间重构表现出的基本变化趋势是:由空间分隔走向整合,由空间分散化走向集中化,由空间同质化走向差异化。  相似文献   

4.
5.
6.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其重要实现机制是以专业市场组织农民,形成有竞争力的地方产业。通过对中部农村一个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专业市场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专业市场形成的基础是在地域范围内围绕产业链发展形成农户主导的专业分工,而产业发展服务于小农的条件,也是小农支持产业发展的前提。专业市场的形成过程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涉及农民、村级组织和地方政府等主体。村民精英带动形成自发性的基层集市,村级组织建设地域性市场,地方政府扶持建设全国性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综合效应,表现在农民家庭、农村社会秩序及城乡关系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专业市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市场组织形式,在农户和集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优化市场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产业就地化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加快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通过对芜湖市陶辛镇产业振兴的实地调查,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将乡村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加以探析,发现传统农业型地区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三维层次的空间生产。分别是政府及精英构想的制度空间生产、以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三产融合发展的经济空间生产与以村民为主体地位的社会空间生产。然而,在产业振兴的空间生产过程中,制度空间呈现出失序状态,经济空间的功能失调,社会空间存量不足,即空间表征、空间实践与表征空间在产业振兴的空间生产中的不平衡性阻碍了传统农业型地区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提升产业振兴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观。本文以永春芦柑产业为例,阐述了永春芦柑产业市场的开拓,探讨了永春芦柑发展面临的市场困境,提出了市场建设是引导永春芦柑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龙头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科技融合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重要推动力。现行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同程度阻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不高,科技创新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科技融合创新是多元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各类创新要素有机整合、创新链条紧密结合的创新共同体网络,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是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助动器、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助力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据此,有必要强化科技融合创新制度建设,构建融合创新研发推进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拓展科技服务产业链条,促使科技创新更好地对接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0.
小农户如何对接电商市场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田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小农户想要实现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需要整合式赋能。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衔接过程中需要解决市场需求、流通链以及消费者信任等问题,这与小农户的生产能力、流通能力与销售能力相关联。而村社集体、村庄精英以及政府作为外部力量能够为小农户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以提升小农户的电商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通过打造公共品牌,提升小农的销售能力;合作社通过社会化服务供给,提升小农的流通能力;村社集体通过生产优化,提升小农的生产能力。因此,小农户发展电商的需求存在多维性,需要具备生产、流通与销售等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协助。各方力量应通过整合式赋能从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等环节体系化地服务小农户,最终实现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创设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县域为载体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基于2006-2021年我国1672个县域数据,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乡产业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渠道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正U”型非线性特征,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县域城乡产业融合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引培来推动共同富裕,但只有当县域城乡产业融合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成立。此外,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区域和城乡产业融合类型层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县域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城乡产业融合模式。据此,要加快推进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并优化县域金融扶持政策和加强企业引培力度,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差异化城乡产业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青年人才被赋予重建乡村振兴主体性的路径期待。以往研究仅关注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工具性方案和策略性逻辑,忽视了作为人才支撑的青年主体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隐机制和深层逻辑。本文围绕青年人才主体有效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建构了一个青年人才嵌入性和公共性与乡村振兴绩效的关联分析框架。运用“嵌入性—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闽南创业青年、浙东青年乡贤以及西南职业林农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嵌入性掣动治理能力、公共性制约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叠加影响青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绩效。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青年人才因治理能力及意愿张力呈现出不同类型主体失效和振兴绩效耗散,共同根源在于嵌入性与公共性的失衡。为此,异质青年人才在借道嵌入性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通过机制化搭乘进行公共性调适,在形塑主体有效的基础上,经由组织化运作将主体有效转化为治理有效,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电商产业与农村社区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商产业与农村社区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议题。研究发现,电商产业的低准入门槛、产业体系拓展、信息生产和共享机制分别与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市场机会相互结合,孕育出电商产业与村庄社区交织互动中的发展动力机制。但电商产业在农村社区的嵌入性发展,面临村庄产业环境滞后而导致的资源利益竞争与流失困境,以及生产主义扩张与村庄社会秩序的均衡难题。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应坚持乡村本位,通过市场主体合作、政策制度供给、基层组织建设来形成产业集聚、基层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以推动新兴经济产业与农村社区的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15.
16.
发展县域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个省份184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研究返乡创业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考察处理效应异质性问题和使用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指标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资本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政策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最强、中等地区次之,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建议继续实施与优化返乡创业政策,从促进创新和引入资本两方面探索支持返乡创业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张茜茜 《国际公关》2022,(1):122-124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全民电商”在农村已成为现实。随着大数据、5G、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发展,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即便是比较偏远的乡村,也能搭上电商顺风车,把农特产品卖到更广袤的市场中,实现区域间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带动农业升级、乡村创业和农民就业,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效益和农民的观念意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是产业、经济、人才、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但是,农村电商的管理与经营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村落后的物流体系已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乡村在振兴背景下开展网络营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难点制定相应对策;其次提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本文从新安县发展的现状入手,总结了当地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因素,并结合目前乡村振兴政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政府扶持力度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产品质量;优化基础设施,优化物流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乡村产业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面对贵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单一、内生动力不足、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是最优的产业选择。以贵州省农旅融合村寨——H村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对其农旅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农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多方共同推进农旅产业融合、优化硬件基础设施和提高软实力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使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淘宝村”。按照主营产品的不同,当前淘宝村可以划分为农产品淘宝村和工业品淘宝村,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路径。本文基于W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农产品淘宝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农产品淘宝村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层技术社会嵌入的影响:商品化的产业嵌入、规范性的伦理嵌入和权力性的政治嵌入。因此,为培育新的农产品淘宝村,需要挖掘村庄产业价值、整合村域文化和经济资源,并加强完善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