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我国首创的旅游理念,是以地区整体生态、生活场域为旅游时空的新旅游发展观.桓仁是辽宁省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区,非遗作为桓仁重要的文化资源,将被充分纳入桓仁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中.本文通过对现有非遗资源的概述分析,剖析非遗对桓仁全域旅游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探索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与敦煌均拥有丰富灿烂、数额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梳理了西班牙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经验及敦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西班牙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呈现文化旅游与非遗传承双向促进、享受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等优点,而敦煌目前面临着文旅融合不到位、传承人保护体系不完善、非遗教育开展程度低等问题。通过吸取西班牙的发展经验,结合敦煌当地实际情况,本文对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应深挖非遗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财政支持,保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广各阶段非遗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艳丽 《民族论坛》2013,(4X):68-71
民族非遗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有机融合,既能进一步加强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为民族村寨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在把握市场脉络,选准非遗项目;构建融合平台,促进形神合一;精心包装加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产性非遗开发,增加非遗附加值等几方面多加着力,取得双赢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非遗与民族村寨旅游的有机融合,既能进一步加强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为民族村寨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在把握市场脉络,选准非遗项目;构建融合平台,促进形神合一;精心包装加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产性非遗开发,增加非遗附加值等几方面多加着力,取得双赢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精品灿如星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商业市场环境下不断遭遇生存和发展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是重要的国家资源,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资源向消费模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道路,是每个非遗人面临的困境,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电影《百鸟朝凤》通过对唢呐这一非遗艺术在现实社会中被边缘化,唢呐艺人生存十分艰难的困境表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出路问题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传承和创新一直是非遗的两个核心问题,对于以文化保护和展示为基本功能的美术馆来说这两项任务在当下如何展开需进一步探索。本文认为非遗文化阐释和知识生产是非遗传承创新起点,学术性展览可以探讨非遗如何进入当代文化语境,探讨与展示其可能性与某些发展萌芽。在彝鼎圭璋首届东西部非遗展中,通过文化对话形式,在美术馆空间中连接展品、非遗传承人、观者。并在三者相互作用中完成文化阐释与知识生产,最终为非遗与时代的命题提供一定思考和可能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遗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世代相承的高价值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对维系国家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遗保护传承展开阐述,分析非遗保护传承意义,提出人才培养传承与数字化技术保护等发展非遗措施,希望对拓宽非遗现代化发展途径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遗保护涉及两种知识,一种是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一种是未进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知识。政府管理非遗工作,往往以使用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为主,而我国还有大量的非遗存藏于民间,保护它们需要使用现代学校教育知识以外的多元文化知识。政府、学者和民间力量都要认识到这两种知识的差异,并实现两种知识的互补,齐心协力保护非遗。从知识的角度认识非遗保护工作,可以深化对我国国情的理解,细致分析我国非遗的特点,发挥民间资源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国内申遗的各文化空间的保护,做好研究性的保护工作。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构建非遗保护的中国知识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其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响应非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将非遗教育科学地引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使地域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是艺术设计教学自身学科特色发展的新需求。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如何针对性选取江南非遗项目,构建"教学实训基地+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教材编撰"的创新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非遗纪录片以其独特丰富的视听语言优势在回溯与重构、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非遗文化作为纪录片中的符号为视角来观照,近年的非遗纪录片中的非遗符号形式可以分为肖似性符号、指示性符号、象征性符号三个维度。以讲述泉州的纪录片《重回刺桐城》和《福建非遗档案》为例,探寻其中泉州非遗文化作为符号在外延与内涵、情感与记忆之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非遗舞蹈概况及发展现状,之后阐述了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与培养非遗舞蹈传承人、收藏与保护非遗舞蹈资料和打造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平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非遗舞蹈概况及发展现状,之后阐述了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与培养非遗舞蹈传承人、收藏与保护非遗舞蹈资料和打造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平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论证了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在时代发展中永葆活力、不断发展,并提出非遗融入生活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产生和保护是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性的课题.文化兴邦的提出更是将我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上日程.目前,我国从各级政府到高校、 从立法到政策在各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经历和视角出发,提出在适当商品化的同时,非遗传承人的理念和想法应受到重视,进而促进自下而上的非遗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往往是目前工业化社会所缺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促进.非遗的保护是精神的传承,把这种文化及精神拓展和应用到其他的社会领域便可促进文化兴邦.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族群起源、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对剖析历史具有深远影响。闽南非遗文化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内涵以及丰富的艺术审美,是闽南地区古老民族的生命力展现,同时也是活态的文化基因库,其中体现出民族的普遍基因传承,是地域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能够在其中窥探出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对闽南地区的非遗文化传承进行研究能够了解民族文化在历史文化长河的发展和变迁,能够丰富对民族自身的认知提供有益佐证。然而,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样也注入了多元的文化和理念,对于非遗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与破坏,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闽南地区非遗文化进行简要概述,再分析闽南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将从传承人培养、PBL项目、田野研学、周边产品、信息手段五个角度来探索全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与乡村社会发展等领域互嵌程度的不断加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主体性逐渐从单一文化事象的承载者、实践者和传授者向传统文化传承的引领者、乡村文化的代言人和社区秩序的调适者拓展,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文化引领型新乡贤的特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主体性递变与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的开放性、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追求以及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也正是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体性递变背景下,不同文化群体在主体间性的观照中提升了文化自觉与自省,维系了非遗传承的有序状态,激发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美术类非遗作为一种可被利用的文化资源其必然包含着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文化价值具体可分为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文化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是传统美术类非遗的固有价值,同时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带来经济价值。本文的以杨家埠年画的文化保护和商业利用为例,分析传统美术类非遗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在保护过程中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博弈关系,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传统美术类非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地将苗族非遗文化与服装的主题设计法相融合,先对苗族非遗文化特点和主题教学法的特色作了简单阐述,再将主题教学法贯穿设计教学之中,使苗族元素创新设计课程有了一次大胆的改革,这既是非遗校企合作的一次深度融合,也是服装设计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有着丰富的非遗舞蹈文化资源,其悠久的历史、鲜活的形式使其傲立于燕赵大地,展现着冀地百姓的姿态与品格。在文化传承的征途中,河北非遗舞蹈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中求真问道,在发展中守正创新,是其源源不竭的前行动力。本文从河北非遗舞蹈的传承视角出发,以“史”思考其传承的脉络,研“传”探析其发展的路径,体现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