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方渔猎民族服饰符号是渔猎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传承而来的独特服饰类型.其中蕴涵的萨满文化、地域文化和所表达的人生礼仪,对渔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民族审美意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因此,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渔猎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体现着人类天文学萌芽时代的特点。本文从天文学、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等层面探讨北方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北方渔猎民族利用天象变化定时间、定方向、定季节,正处于从观察物候向观察天象的过渡时期。其星辰知识虽简单幼稚,却是科学的萌芽,体现了人类对天体认识的起点。同时,其星辰知识大多在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形式下表现出来,充满渔猎文化内涵,正体现着萌芽状态的天文学与原始信仰交织在一起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人类学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民族志材料来阐释北方渔猎民族的物候历,并进而探讨人类社会历法起源问题。认为物候历起源于人类的渔猎经济文明时代,而非农耕畜牧时代。物候历是人类最原始的历法,是其他历法的基础。但其他历法产生后,物候历仍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物候历是渔猎民族认识自然的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滑雪板既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的主要雪上交通工具,也是狩猎工具之一,在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滑雪板狩猎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狩猎手段,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自古以来,绵延不绝,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滑雪狩猎文化和一条滑雪狩猎文化带。这条滑雪狩猎文化带从东北的长白山(白云峰以北)开始一直向北,包括大小兴安岭,最后沿着蒙古高原的北部延伸到阿尔泰山脉。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文化由中国各民族文化共同构建而成,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其宗教文化,均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于我国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及国家认同建构至关重要.雅俗共赏、具有较高质量介绍各民族文化的各种图书是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就是这样一本读物.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赫哲族渔猎造物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哲族的渔猎造物作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其多样的存活态势与表现方式主要源自特定的文化背景;赫哲族造物诠释了渔猎民族的民俗样式与审美特质,无论是适用保暖的居住形式,还是粗犷质朴的鱼皮服饰,以及拙中藏巧的其他渔猎工具,都与渔猎生产、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是人类造物之"用"和"美"的有机融合;赫哲族造物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生态环境与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有效记录形式,其过程也凝结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期,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社会状况日趋恶化,人口状况严峻,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寿命下降,民族语言逐步消失,民族文化只保留下片段.面对北方小民族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俄罗斯联邦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经济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小民族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9.
回族装饰艺术以其鲜明的宗教性、民族性体现了回族文化的内蕴,特别是其在伊斯兰图案艺术、阿拉伯书法艺术、精美的雕刻艺术等方面的追求,呈现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的《恩都力造人》与汉族的《女娲造人》是两篇著名的泥土造人型人类起源神话.其相同之处在于神话母题均出自神造人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神话形象是男人.后者的形象则为女性。木文认为,两篇神话的异同反映了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前者体现了北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原始先民的渔猎文化特点.后者则体现了中原汉族原始先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秦耕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71-17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凭借其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境界的向往。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云冈石窟的雕像是用坚硬的岩石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石窟的南北长约一千米。云冈石窟在建筑设计、洞形、纹饰等设计上,与其它洞窟相比较,呈现出别样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云冈石窟壁画中的装饰纹样与鲜卑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冈石窟的壁画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装饰风格也十分独特。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云冈石窟的历史及基本概况,其次对云冈石窟壁画技法进行解析,最后探究云冈石窟壁画中的色彩装饰。  相似文献   

13.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14.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早期处于黑龙江流域,经营渔业、猎业、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济生产方式.畜牧业经历长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相应的畜牧业文化,并进而融入到民族情感与认知之中.语言中的词汇作为其畜牧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总体数量、构词方式、语义特征上,都一定程度地展现出民族深厚的畜牧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女真乐舞文化源于自身民族文化,在中原文化和渤海文化的影响下逐渐繁荣。金代女真乐舞文化具有浓厚的北方渔猎民族文化特点,陶冶凝练了女真人奔放豁达、质朴及热爱生活的民族心理及性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利用北方渔猎民族采集业的资料 ,并结合文献资料及其他民族学资料来论证人类酿酒的起源。认为人类最初是以野生果实及野生植物为原料来酿制果酒。酿酒的起源与人类采集经济密切相关 ,是采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酿酒起源于人类的采集渔猎时代 ,是采集渔猎民族的发明和创造 ,是采集渔猎民族留给人类的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室内外装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凝聚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灵魂,虽然物移时易,仍具有永相传承的价值,仍会对当今时代建筑的室内外装饰艺术产生启发诱导、借鉴指引的作用。随着我国逐步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的现代装饰艺术已难以满足人们日趋多元的室内室外装饰需求。推进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室外装饰文化的创新融合,成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脉并救济现代装饰艺术发展之弊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8.
北海道是阿伊努民族的居住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北海道阿伊努民族的文化遗存———民居、用具、服饰等民族文物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该民族的悠久历史、多神信仰、民俗文化,揭示出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的亲缘关系,北海道周边区域文化对阿伊努文化的影响,阿伊努人与通古斯人共同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清代至民国时期,赫哲族通过与满族、汉族等周边民族的交换活动,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引进其先进的生产工具,改变了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和分配形式,增加了赫哲人的自主交换意识,推动了赫哲社会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赫哲族成员贫富两极的分化,并使阶级差别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满-通古斯各民族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小民族。20世纪初,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苏联时斯,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到苏联解体后,北方小民族的渔猎、养鹿生产生活方式遭到了极大破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社会状况日趋恶化,人口状况严峻,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平均寿命下降,民族语言逐步消失,民族文化只保留下片段。面对北方小民族严峻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俄罗斯联邦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经济困难,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小民族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