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思维的价值意蕴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剑  刘国建 《探求》2010,(4):61-65
信息思维的生成和发展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同构性。信息思维有着历时性和共时性、主体间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信息思维是新时代的创新思维,其对信息选择、优化过程蕴含着思维的纠错功能。今天无论是个人间、企业间,还是国家间的竞争,都是信息思维素质和信息思维能力的竞争。所以,不断推进"信息思维"诸层面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11):18-20
全球化时代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话题的时代,政治全球化是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时代衍生出的一个命题,已经成为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政治全球化过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面对一系列政治领域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追求兼容的政治文化、协调的政治行为、平衡的政治格局的国际政治过程。全球化时代的政治走向,在总体上表现为政治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政治行为从对抗走向合作,政治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自主意识的增强及公共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朝着一个更具现代意识的服务型角色转变,尤其在政府的信息传播层面,政府与公众间相互认知、参与及互动成为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属性。政府部门通过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从公共信息传播的后台走向前台,改变了与公众的沟通方式,政府信息平台因此成为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公权力异化的公共平台。公信力作为政府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政府传播活动全过程,传播格局的转变为政府信息平台公信力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以公共信息供给格局变化为切入点,探讨政府信息平台公信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政府信息平台与公众间互信度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温朝霞 《探求》2001,(6):40-42
互联网作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信息传播方式,其特性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互联网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但它确实正在而且将继续对当代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国际政治立体、国际政治斗争、未来国际关系等方面,以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为杠杆,重新调整出一种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创始人,洛克以自然状态下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本性为逻辑前提,借助于社会契约的学术范式,建构了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确保个人自由平等的中立性国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6.
软权力竞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约瑟夫@奈在他1990年出版的<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和<软权力>一文中首次提出"软权力"的概念.软权力一般包括价值标准,尤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体制;西方文明,指文化、宗教的影响.在冷战体制下,国际政治斗争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层面,而使文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处于潜在的隐性状态.冷战后,伴随冷战时期处于潜伏和生成状态的许多因素开始跃居国际政治的前沿,文化作为国际政治中无形的"软权力",其争夺构成了当今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独特的景观.全球化形势下,面对西方无孔不入的文化扩张和渗透、面对西方的卫星轰炸和信息霸权,我国的文化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应对挑战,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先进文化,从战略高度来制定文化安全目标,从体制高度审视文化安全机制,从观念高度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冷战后时期,国际体系正经历一个从单极霸权走向多极均势的过渡阶段,美国单极霸权仍将是过渡时期世界体系的主要特点。冷战结束也为多极化准备了历史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世界格局发生更深刻变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总体上看,霸权难以持久,多极化进程不可阻遏。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的信息政策─—以美、英、法、日为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政策是国家为管理和发展信息事业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准则,是国家对信息活动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信息政策注重的是信息自由、信息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其共同的特点是重视对技术信息的政策引导,注重信息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使本国的信息政策与国际大环境接轨。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成为国际理论界一大学术热点.与其他全球化理论不同,当代西方一些左翼学者建构了一种建立在全球资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特殊的全球化理论.在这一阵营中,近年来美国学者威廉·罗宾逊以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思想、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倾向逐渐崭露头角,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他从全球资本主义视角揭示了全球化的实质,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即全球经济的出现以及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的崛起,进一步揭示了全球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矛盾和危机,从而提出了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的一种所谓“建立在普遍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全球化方案.这一全球化理论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存在着内在困境和局限.  相似文献   

10.
朱碧波 《创新》2016,(2):39-46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在全球化的裹挟之下,中国经济结构由"传统农耕性质的内向型经济"转型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海洋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意义与日俱增,以海外利益聚积区和利益攸关区为核心的利益边疆逐渐凸显。利益边疆的浮现,迫切要求中国调整军事战略,尤其是海洋战略要从"近海防御"走向"近海防御与远洋护航相结合"。然而,中国军事战略的转型,又导致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的战略误判和战略围堵,进一步掣肘中国利益边疆安全的建构。鉴于此,我们必须突破利益边疆建构中的安全困境,不断创制中国风格的利益边疆安全理论,确保中国利益边疆安全的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逆全球化不断蔓延,探讨逆全球化产生的因果机制,成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通过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这一时空范畴,尝试从行动者"认知—行动"角度,对逆全球化发生的过程展开动态分析。国际社会团结是全球化作用下,国家幸福追求与幸福实践的统一,存在互利与自利两种路径。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中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利益受损之下,对于全球化存在"推动"或"阻挠"的选择难题,为了转移本国矛盾、获取选民支持,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利路径,由此导致逆全球化的出现。逆全球化集中表现为重利、轻义、玩弄规则。国际社会团结的未来走向将不会改变,面对冲击既要维护并完善现有机制,强化国际社会团结,同时也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探索建立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从甲午战争至今,东亚经历了以"殖民、战乱、革命"为主的60年和以"和平、冷战、竞争"为主的60年。未来东亚是走向"安全、合作、统合"还是"对抗、冲突、内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东亚战略格局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动。目前安倍晋三内阁的某些做法,与甲午战争前十年及伊藤博文内阁有相似之处。这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国家模式转型有脱离和平发展道路的危险,使中日矛盾再度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日本,加强协调,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3.
贺乐民  高全 《唐都学刊》2008,24(4):122-125
最近20多年来,世界范围兴起了信息公开立法的热潮,这其中既有政治的原因和国际社会力量的推动,市民社会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现有的立法中,从范围、例外,到执行、获取的便利性,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信息公开法在实施中遇到了各种挑战.面对信息公开立法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只有从观念、立法和实施等方面积极应对和探索,才能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重新配置资源和划分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贫困地区,都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主导、以相关产业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经济形态,为贫困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取代过去的"反共"意识形态大旗,发动颜色革命,输出西方式民主。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脱离"西化民主轨道"不满,对此,俄罗斯不甘示弱,一方面在外交场合积极对话,另一方面提出"主权民主论"以应对西方的"民主普世论",反对输出民主。文章阐述了对"民主"概念的理解、对民主模式的反思、民主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以及俄罗斯的民主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强调信息化的技术范畴到肯定信息化是社会—技术进程,再到社会信息化的多视角共性研究和信息社会的本土移植性研究,俄罗斯信息社会研究视角渐趋广阔。这些研究成果既体现了对西方理论的部分认同,又对西方信息社会理论有所发展,还强调了俄罗斯进入信息社会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及其通向信息社会道路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对外关系领域处于持续而重大的转型之中.从中国与邻国及周边地区、第三世界、西方世界、多边组织及机制之间的关系,到中国国防现代化、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再到中国中央政府的对外援助和国内各地方的国际化进程,直至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植根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转型等十个不同的方面,可以透视出;中国外交已经由政治意识形态统治一切、隔绝于国际市场之外逐步转变为熟悉国际市场动作、受国内经济重心之引导.在大国外交的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转型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线性思维到多维度观念、由传统的斗争哲学到新时期的"以两手对两手"、"和而不同"等复杂战略的转换过程,是中国从国际体制外的自我封闭者甚至对抗者到进入国际体制内和大国关系结构中的重大利益攸关方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阶段,每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借助大西洋同盟和亚太同盟介入或主导了几次重大国际事件,证明了"当代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是伪命题。当代国际格局变化的两种趋势中,三支主要力量的角逐为美国两洋同盟的维持与优化提供了结构性空间;冷战遗留问题为美国两洋同盟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根基与现实条件;美国推进全球战略重心东移,是通过两洋同盟的运行而实施的,体现了当今国际格局的变化态势;美国两洋同盟在国际格局变动中的对接与实践,深化了资本主义同盟的冷战思维。从外交方法上看,冷战思维不是国际行为体单方面能够消除的,它是行为体之间理解和认同的一种外交思维方法;单方面摒弃冷战思维外交将受到对方的困扰甚至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1月28-29日,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与《太平洋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战略新疆域与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各省市高校和研究型智库的2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从不同角度对战略新疆域与国家安全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考。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各方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这些表述反映出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对外战略和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正在经历着深刻改变,围绕这些问题的理论建构尚不完善,安全实践仍然在不断探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