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经济区的连接(主要是福建与台湾的连接),构成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海峡东岸经济区需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具备与海峡东岸经济区连接的充分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2.
樊宁 《华人时刊》2005,(1):52-57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大陆去台湾的老人们的无尽离愁别绪。暮归的游子啊,何日解乡愁?跨过海峡,到大陆去,到"人间天堂"苏州去安度晚年,颐养天年,偿却几十年叶落归根的夙愿,成了台湾老人们的百远之举。  相似文献   

3.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10月15日,台湾宜兰人林火树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泅渡海峡的上尉连长林正义自小功课一直很好,最终考入台湾大学。而此时海峡对岸频频出现重大的举动:1978年,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发展时代,接着中美建  相似文献   

4.
先前大陆出版的几部红学史著作,对台湾当代红学的描述都不够详尽。2009年,胡文彬先生《跨越海峡的记忆——〈红楼梦〉与台湾》问世,为当代红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部不可不读的学术著作。它概括了台湾红学发展的三个时期;介绍了台湾红学的代表专家和著作;就台湾红学研究的学术规范给大陆带来的启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著名的侨乡,近台近港澳,尤其与一水之隔的台湾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福州对台交流具有独特的"海峡"优势,这个优势源自海峡两岸一水相连、习俗相同、血缘相亲、地缘相近的特殊渊源。近年来,福州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与台湾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有新突破,福州在祖国大陆对台交流中一直处于前沿地位。打好"海峡牌"就要求我们要勇于"先行先试",深化拓展"六求"作为,推动榕台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全面提升两岸合作交流的水平。在打好"海峡牌"上,文化则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三通"、促进祖国统一中,具有独特优势、特殊作用和重要价值。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联系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成为广泛团结台湾同胞的重要桥梁。榕台两岸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中国,经历过屈辱、徘徊、重生、奋起。在这个世纪之末,最令中国人感到鼓舞的莫过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由此,人们对台湾的早日归航寄予了更大的热情和希望。但是从海峡对岸却吹来阵阵冷风,似乎要把两岸之间的距离吹得更加遥远。  相似文献   

7.
由小说名篇而搬上银幕的《夜行货车》,使得海峡这边更多的人熟悉了台湾作家陈映真。其实陈映真在台湾早已声名大振,因为他的丰盛作品也因为他的坎坷经历。而今,《陈映真文集》在北京问世,陈映真以其文学成就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境外院士之一,这是中国文化界对陈映真的充分肯定。喜讯传来令人高兴,我赴台湾采访时与陈映真先生有些交往,深知他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8.
日常的台湾     
陈丹青 《社区》2009,(20):38-38
从纸媒与电视远看海峡对岸.一片混乱,闹翻天。我曾三次造访宝岛。只是末一回去台北.距今也有12个年头了。上周.因台湾文学期刊《印刻》举办的年度“文学营”课席,去了几天,看望台北的老朋友,兼带访故宫,逛诚品书店——没有阿扁与马哥,也没有蓝绿阵营和贪污案,我看见的只是台湾的日常,日常的台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统一祖国大业的发展,1979年以来因长期隔绝而不被人们了解的台湾文学之窗在祖国的大陆洞开了。台湾省文坛的历史和现状.作家和作品陆续得到介绍,《收获》、《当代》、《海峡》、《花城》、《长江》、《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和《福建文学》等七十余种杂志,人民文学出版社、广播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及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十四个出版社,先后刊登和出版了台湾和海外华裔作家的作品。把自二十年代初期以来,台湾文坛各个文学流派,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方面的约一百五十余位作家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7月10日至19日,我随湖北省电力企业考察团赴台湾进行了大约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台湾。从懂事的那时候起,我便学会哼唱"我爱我的台湾岛……";从调入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那天起,我便企盼能够到台湾走一走,去实地了解一下台湾的经济、政治、文化、风土人情,去见见那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自己的同胞、同学、朋友。7月10日下午18时55分,当我乘坐的"华航"C1614航班从香港机场起飞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多年的夙愿马上就要实现了。飞机正在飞越台湾海峡,这是一个为世人瞩目的海峡,最窄之处不过130千米,我虽然看不见云海之下的景物,却分明感到波音747飞机以它快捷的飞行速度,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距离迅速拉近。大约80多分钟后,飞机飞临台北市的上空,机翼下是万家灯火。飞机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法律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特别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不仅历史文化传统上与大陆同根同源,而且由于同属大陆法系,在法律渊源、司法制度、法律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在法律教育面临挑战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为大陆法界同仁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格局的日趋一体化、各民族间艺术的交互撞击与汇通,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古典理想,渐渐风化为遥远的神话。随着中国开放大门的敞开,众多天悬地隔的国度顷刻间结成朝夕呼应的艺术近邻;横亘在大陆与台湾之间那条天然海峡、人为鸿沟,再也阻止不了互通有无的夙愿。从新武侠小说热、琼瑶热、亦舒热,到三毛热、席慕蓉热,台湾文学一次次的蜂涌登陆,对大陆文学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即使我们仅仅把目光移向裹挟而入的现代派诗一隅时,也会惊奇地发现:隔岸有歌声,隔岸有美妙的歌声,那歌声曾一度席卷  相似文献   

13.
寒蝉 《新少年》2010,(6):36-37
年味清淡的除夕之夜,被浓浓的乡愁包裹着。我站在海峡这一头的台湾,遥望另一头的北国故里。沿着二十多年悠长、悠长的人生路,一眼望回去,仍看到了那个快乐的我,还有那些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库经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展望──纪念国共首次合作建立七十周年杨恒源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双方经贸额有了更大的突破,大陆成了台湾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外汇累存的主要来源之一;台湾则成为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伴伙...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在中共十五大上关于海峡两岸及早进行政治谈判的郑重呼吁,强烈地震撼着海峡彼岸,台湾岛内呼吁和谈,要求三通的呼声,波起潮涌,形成了新一波强劲浪潮。 戒急用忍 业界忍无可忍 近10年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给台湾很大的补益。特别是近二年来,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每年都超过100亿美元,这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自李登辉访美后,即推翻了他关于“台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大陆为腹地”的说法,抛出了“戒急用忍,行稳致远”的大陆政策,全面紧缩两岸的交往交流。这不仅给台  相似文献   

16.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成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心中挥不去的感伤。乡愁是说不尽的,诗人余光中对文学的感受也说不尽。谈乡愁、谈文学、谈人生,诗人余光中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7.
该如何形容在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科研修暨海峡两岸小学语文学术交流会上的感动呢?那真是一种不是海峡所能隔离的情感啊!“亲爱的”我们都“在这里”!是的,感谢当天参与的所有学生与老师们。东岸的我们昨天才回到台湾,今天就又想起大家了,“亲爱  相似文献   

18.
立冬后,暖风里,风生水起,书画展如期盛开。由福建青年书法家倪可风与青年画家林深,倾情合作的“风深水起——倪可风、林深书画展”于11月16日至20日在海峡文交所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书画家新近创作的50多件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9.
要让千千万万的两岸亲人接上头得团圆,关键在于要建立通信联络。 当时,正值汪承运先生就任台湾“邮政总局局长”之职。为了两岸的父老兄弟的通信联络,汪先生一直在苦苦思索着办法。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找个中介机构打开渠道呢?这个中介机构,必须让海峡双方均能接受。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闽台两地入境旅游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闽台入境旅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入境旅游总体规模大于福建,台湾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也远高于福建。但两者旅游密度均较低。台湾地区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发展水平较高,而华侨市场开发水平较低。闽台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入境外国游客均以亚洲为主,日本和美国均是最重要的客源国。近年来闽台旅游互动有了重大突破,但闽台间双向旅游客流差异悬殊,以台湾游客赴闽旅游为主。在两岸"三通"实现背景下,闽台两地应进行旅游合作,构建以闽台为核心的"海峡旅游区",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