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医疗保障状况进行的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疗保障是农民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农民的医疗保障模式还比较单一,新农合实施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多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发展以及新型农村合  相似文献   

2.
李华 《学习与探索》2007,24(4):124-127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理性政府的正确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但在政府是否供款,农民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存在着一种非对抗性、不完全信息、动态的合作博弈。政府介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充分的,应确认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长期责任,以法律手段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供给主体行为,保证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供给的常态化,要充分估计农民理性,使农民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3.
自从国家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大病保障,互助共济为目标的新农合制度以来,农村大病医疗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新农合筹资水平低、报销比例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农村大病患者依然面临沉重的医疗负担,影响了新农合制度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印度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教训,中国应制定合理的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筹资率,调整现有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增加对新农合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最终促进新农合大病保障能力的提高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路径及制度构建等一系列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在学者们研究成果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灵活性原则,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路径与制度安排.并以养老保障制度为例,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实施与推进过程中,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探索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模式,其中四种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意义。这四种模式在筹资形式、补偿比及保障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但四种模式在制度设计及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财政全额负担医疗费用降低了医疗保障的运行效率、现收现付制度缺乏保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缴费标准设计不科学影响了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补偿标准不合理影响了高缴费者的积极性、统筹层级较低限制了保障水平等。在深入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坚持医疗保障中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整体设计,模式的选择要结合城镇化率、财政收入状况、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等因素,市场化运作要兼顾社会效益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使得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笔者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观念等因素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应当重视以上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加以积极引导,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民工特点、其生命健康权的内在要求,以及医疗保障有效供给理论,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有效供给制度是必要的.结合农民工医疗保障面临的难题,建立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一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民工医疗保险账户和医疗救助制度;二要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中间代理组织;三要加强农民工医疗保障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张军容 《创新》2012,6(6):118-120
南宁市第三产业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应通过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培育支柱服务业,加大第三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服务业投资内部结构等措施,加快南宁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晓燕 《学术交流》2012,(6):143-146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吴业苗 《唐都学刊》2010,26(3):61-66
一定意义上说,转型期农村社会最大的变化当属农民观念。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同质向异质、单一向多样、封闭向开放、伦理向法理的转化,农民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嬗变后的农民观念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并存,呈现出多样性、交错性和叠加性,并以其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动员、规约、引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建设。不过,处于新与旧、文明与愚昧复合交织观念中的农民,容易彷徨、焦虑,亟需我们加强教育工作和规范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民维权的行为困境与路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权益屡遭挑战,农民上访总量逐年增长。在农民各类上访中,土地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在农民维权过程中,行动曲折的原因有二:其一,内在原因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权利意识增强之间的张力;其二,外在原因为政府的唯利性,尤其是官商之间的利益同盟。因此,成立农民维权组织已成为现实形势。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方向应该是:完善土地二轮延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农地退出机制,实行"农地稳定、公地调整"的政策,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保持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相似文献   

13.
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可达 《探求》2011,(2):68-73
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中国在低碳技术创新中处于不利地位,低碳技术创新存在一系列瓶颈。必须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低碳技术政策、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培育低碳技术人才、取得重点技术突破等方面选择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公平视角下的全国儿童大病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包括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和利用公平.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短期内很难解决全国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问题.儿童大病与不同经济水平下的生存条件、医疗服务水平有关.作为未来社会的竞争主体,他们不应在患大病时因经济原因而生存公平受到威胁.无论是从公共管理理论,还是从儿童大病保障的成本效益角度看,应由卫生部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儿童大病保障方案,在条件成熟时逐渐过渡到全国儿童大痛医疗保险体制,实现儿童大病的公平保障.  相似文献   

15.
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了解目标人群--农民的群体特征对制度设计的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四个市县484份问卷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已成为列于"增加农民收入"之后.农民最想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的个人特征(年龄、学历)、家庭特征(人均纯收入)、生产特征(承包土地面积)等群体特征的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影响显著,应该列入制度改革的考量范畴;农民养老观念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政府机构的引导与宣传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 ,家族企业这种古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面对当前高科技的冲击中 ,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存在并发展 ,只有进行现代化改造。为此 ,文章就家族企业现代化的内涵 ,多角分析和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当下正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新一轮乡村建设热潮。然而在"三农"问题仍然凸显的国情下,中国农民正处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功能释放不充分的境地。结合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中的农民主体性思想发现,可通过最大化农民经济利益、规范农村基层体制和素质能力提升重构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而农民增收问题的瓶颈是西部地区农民的增收问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缺失呈现为 :纯收入绝对数较低 ;人均收入增速减缓。拙文阐述了影响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瓶颈制约 ,并提出西部地区农民增收可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各地农村正在广泛推行的一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本项研究,以甘肃省选择范围的村镇为调查研究对象,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农民心理、医疗意识等进行系统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参合意愿是影响甘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此为基点,分析农民在这一制度下的心理模式和参合意愿的相关性,提出制度化构想和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探讨——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益友  张炜 《社科纵横》2008,23(11):39-40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同时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新型农民的培育更为紧迫.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首先对新型农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然后对四川省农民素质状况与新型农民对素质要求的差距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析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