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共400名本科生的抽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了两类不同样本成员之间的跨文化敏感模型差异。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均对交际参与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影响交际参与度的只有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此外,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交际信心受交际愉悦感的影响最大;而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交际参与度是唯一能够影响交际信心的变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7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二年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感进行实证调查,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这两个层面的相关要素掌握的能力高低有所不同并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研究结果为探究积累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各要素能力水平、进而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云南某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敏感的程度。结果显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中等。五大跨文化敏感度变量因素中,强弱顺序依次为:交际专注度、交际参与度、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跨文化交际敏感量表,测定高职高专涉外实习生跨文化敏感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涉外实习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中等略上。实习生具有较强的差异认同感,而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相对薄弱。"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比"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更能增强学生文化差异敏感度。本研究为高职高专涉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中国和泰国的833位英语专业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人的跨文化敏感度要比泰国人高;而在中国和泰国的各自样本内,英语专业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的跨文化敏感度要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结果证明,在文化价值取向相同或相似的文化集团内部,存在着文化行为和交际行为的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根据经典的文化理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用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层面,即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但这一研究的局限是没有将英语能力作为变量在样本成员中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是对交际的预测过程,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涉及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交际行为的意义取决于交际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交际双方要共享交际环境,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外语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比较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时才能真正把外语当成工具,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师英语专业教师跨文化敏感度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闽南师范大学外语系40名英语专业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师英语专业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处于中等水平,且有出国经历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出国经历教师的水平。跨文化敏感度5因素中,教师的文化差异认同感最强,交际参与度、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心紧随其后,交际愉悦感最低。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跨文化敏感度多个因素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其中,交际信心与交际愉悦感之间的相关性最强,交际参与度与交际信心之间的相关性次之,且都呈现较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培养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课题,作为其核心要素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开始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国外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大量研究,包括定义、组成层面、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性、测评以及培训方法。众多研究显示,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成正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其有效地完成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非言语行有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作了进一步探索,突出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设计了调查测试卷,对农业院校的75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有待提高;跨文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失误,提高交际能力大有裨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着手。  相似文献   

11.
物理环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极为明显,它包括影响人们认知取向和交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气候)、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建筑、城市布局)、房间的布置、装饰以及交际空间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考虑因物理环境所造成的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12.
围绕文化核心问题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文化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和二元论的世界观造成了中西方家庭观、语言模式、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医学和非言语交际等多方面的明显差异.教师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跨文化交际中最常遇到的六大障碍入手,提出要进行有效、合适的跨文化交际,交际参与者必须克服对人的差异的忽略、语言差异、非言语行为的误解、偏见与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以及极度的焦虑等障碍。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制胜法宝。其构成要素包括全球化心态、文化的描绘、自我能力的提升、交际互动的调整等四个方面。最后就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活动存在于涉外导游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导游翻译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有随机应变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本领.文章在分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及其对导游翻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跨文化意识在导游翻译的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德国的交流越来越多,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分析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增加对文化差异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Young Yun Kim(2002)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为基础,借鉴高一虹(2002)关于跨文化交际“超越能力培养”的观点,尝试构建着重在意识、态度和情感层面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策略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并以Gudykunst and K im和Lusting and Koeste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元素为基础,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分析说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旅游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角度分析了中英旅游文本中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了汉英旅游翻译的原则,认为提升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保证旅游翻译质量,顺利实现旅游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差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从文化的角度把语境分为高、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高语境交际,而低语境文化里的交际是低语境交际,两种语境文化的交际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本文对两种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对话式交际模式是解决其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最有效的交际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