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儒佛三家虽然有别,如道家以其隐忍见长,儒家思想进取,而佛家以和睦人间、化世救人为己任,但在宇宙观、核心价值观上,三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与其说它们之间有对立或优劣之分,倒不如说正是它们的互补组成了华人精神世界的支柱。即以老子之道而言,便与儒佛殊途而同归,尽管其表述方式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2.
道家与审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成中华文化大厦的儒、道、佛三家中,唯有道家以达到审美境界为其最高的追求。庄子的“心游”说最能表达道家审美境界中审美主体的精神状态。“心游”的意思是指一种对有限性的超越和对无限虚空的冥想。本文从两个方面说明了道家这种审美境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一、“心游”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突出地位的山水诗的灵魂;二、“心游”是中国一般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儒道两家代表中华文化中的虚实两个方面,作者认为,儒道结合、虚实结合,应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和理想的人格,而针对当前人们过分热衷于功利追求的情势,则应着重在“虚”字上多下点功夫。  相似文献   

3.
儒、道、佛鼎足存在,各膺其说,儒家奋力“入世”,道家悄然“出世”,佛家劝人“避世”,三者各不相眸。然而,经过长时期的争斗与交融,明争暗合,截长补短,互变互用,儒家思想浸入道、佛,道、佛思想溶于儒家,而道与佛又互为渗透,致有宋明理学、佛教禅宗和道教全真道的兴盛。趋舍异路,殊途同归,其间多有波澜曲折,关系极其微妙,兹分三层解说;先言儒与道由分而合,次言佛与儒道的冲突与交融,再言三家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时间意识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体现最为明显,在传统文化的支配下,中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以儒、道、佛三家为主流,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趣味。台湾诗人洛夫是一位师承中国古典又具有现代风格的诗人,他诗中的时间意识明显体现着道家、佛家的时间观,表现在诗歌艺术世界中,时间的超越和解脱  相似文献   

5.
金代官方对儒佛道三家思想学说之态度,多遵循唐宋旧例,主张以儒为主、兼容佛道的策略,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家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三入翰林、连知贡举的金代学者李纯甫儒佛道思想曾经历两次大的转变,先是各业兼修尤重儒学的“儒家子”,30岁时开始向习佛尚佛方向转变,视佛学为最高学问,至44岁撰少林寺《重修面壁庵记》,有强烈的尚佛抑儒道倾向,《新修雪庭西舍记》回应社会热议,表现出淡化三教高低、相对缓和的心态。其临终遗著《鸣道集说》则基本采取均衡立场,集中阐释儒佛道并尊主旨,表明其最后认知已由佛学至上转向三教兼行并尊。其第二次较大的思想转变包括儒佛同心理论、客观看待佛对儒之影响、三教一体论等观念。李纯甫思想的发展经历透视出宋金时代儒佛道文化交织发展的现实,也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走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侧影,士大夫化的维摩居士形象从儒佛冲突的调和、佛道精神的沟通和佛教自身的变革3个层面呈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内在可能性逻辑,其入世修行、逍遥应世、道德自救等行为方式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处世心态、人格理想模式追求、人生境界追求和艺术创作等产生积极影响。以“在家修行”和“在欲行禅”方式而获得精神解脱的维摩居士,通过自身道德行为规范,将佛教的他力救赎与自力救赎有机地融入社会规范中,从根本上消除出家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对立,实现了自我人生境界“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相互衔接,既较好地调适了儒佛之间的道德伦理冲突,又在与道家追求逍遥自由的最高精神沟通中,破除世俗社会对佛教“出世”概念的狭义化理解,突出彰显中国化佛教既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意义、又充分关注现实人生解脱之道的特点。由此,士大夫化的维摩居士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开启了一条心出世而身入世的新人生模式,并为他们将相对抽象的佛禅义理上升为对自我人生实践的内在超越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汉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走向。不了解儒佛道三教关系,不但不能真正了解儒佛道三教各自本身的历史演进和思想特点,而且无法全面把握中国哲学史、宗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近年来,随着对儒佛道三教各自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对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研究,这对拓展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推进对儒佛道三家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三教合一”指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为一体,但就其本质来说,指的是佛教在中国逐渐融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少林武术所体现的儒、佛、道文化内涵的分析来论述“三教合一”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对宋代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南宋著名的士大夫 ,范成大的出处风范在当时便受到了士林的推崇。本文以他晚年归居生活为研讨对象 ,意在探寻佛道思想对其人生思想和出处态度的影响 ,揭示其精神世界中“三教融合” ,且“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的格局和在现实中追慕放浪丘壑及歌酒欢娱的怡情生活  相似文献   

10.
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心生死问题,是人类一切文化都无法回避而又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儒、释、道三家文化不仅对此有其各自的理论观点,也有其各自的实践过程。儒家重生轻死,强调有为人生,生当做人杰,死则亦鬼雄;佛家重修炼人生,强调生死轮回,追求“常乐我净”;道家重乐生长生,强调生死自然。儒、释、道三家生死观及其实践,不但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而且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德"是指人的品格和境界,儒佛道三家都有自己丰富的"德"论,而且它们都不是就事论事平面化地来谈论"德",而是将"德"看作是有着深刻的宇宙或人性背景的。儒佛道三家除了所讲的"德"的内容各不相同外,在解释"德"的来源时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其中儒家所讲的"德"是"比德",即"天人合一"源自于"天"的德;佛教所讲的"德"是"性德",即众生于本性中具足的源自于"性"的德;道家所讲的"德"则是"道德",即"道人合一"源自于"道"的德。  相似文献   

12.
黄州时期的苏轼从儒、道、佛三家思想中吸取了精神营养,对各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进行了转换,赋予了积极的内容,将其作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理论根据和探索人生的精神支柱,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儒、道两种人格的超越,建立了一种执著现实而又超越现实、追求心灵自由而又不逃避人生的新的士大夫人格。这种人格,对正统的封建伦理秩序起着潜在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认为刘熙载美学思想仅属于儒家,或仅属于道家加佛、禅,或后期才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刘熙载对儒、道两家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建立起以仁为灵魂而以自然真实的情感为最高境界的美学本体论,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概括力.刘熙载对儒、道思想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通过对《周易》哲学思想的阐释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宗密通过评判禅宗各派、和会佛教与禅宗、会通佛道儒三家,建立了其和而不同的佛教判教思想体系.宗密在中国佛教史上首先系统地对中国化佛教--禅宗进行判教,论述佛道儒三教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儒、佛、道博大精深又历经曲折,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国社会部分群体对儒、佛、道的了解和认识现状,我们按总体状况、儒学、道家道教、佛教四个部分设计了问卷,一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一千余份。  相似文献   

16.
儒、道、佛思想在唐传奇小说文本中都有所体现。对道家思想,小说或是赞扬,或是贬斥,或是通过道家思想反映其非人情的一面。对佛家思想,小说或是赞扬佛法的威力,或是写佛与非佛之间的斗争,或是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对儒家思想,小说主要展现了门第观念、朋友之义、善恶有报、硬性道德说教和歧视女性等方面的内容。文本中的儒、道、佛思想反映了叙述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以儒为本 ,由朱入陆 ;以道为辅 ,崇尚自然 ;排斥佛理 ,合佛于儒”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杨维桢的哲学思想构成及其内涵 ,认为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他受陆九渊心学和道家自然观影响而形成的自然人性论 ,以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端倾向。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陆学向王阳明心学嬗变和转递的环节之一 ,而且曾对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围绕言意关系进行了大量讨论。通过分析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有关儒、道两家言意观的记载,可知其中既有共通又有不同。一方面,先秦儒家与道家在“言”与“意”的表达问题上持相同观点,即“言表意但不尽意”;在“言”“意”两者之间,儒家与道家都表现出重“意”轻“言”的特点。另一方面,出于对“意”的重视,儒、道两家从不同角度对“言”如何尽“意”进行了探索,儒家的探索主要以“建构”的方法进行,而道家与之相反,选择了以“解构”的方式来追求“言尽意”。  相似文献   

19.
深刻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首推儒、道、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又有不同。刘勰、韩愈、章学诚的三篇《原道》,体现了儒道佛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流变。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身体存在的视角来审视先秦儒、道两家提出的哲学(美学)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在把身体看得至高无上,充分肯定身体的同时,又无一例外地强调压制身体,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道家则把人标榜为超越主体,忽视身体存在,讲求无知的艺术。对身体存在的这种意识和态度上的差异,即儒家以悖论的眼光关注身体,道家以撇开的方式对待身体,先在地确定了儒家美学以肯定现实生命作为其根本,理性入世,道家美学以感悟生命作为根本,认为修身并非行为方式,而将修身界定为超脱此世价值的基本走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