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个性是一个人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步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使自己的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个性心理特征。这就是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发展变化形成人的个性。因此个性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个性矛盾运动的过程。 本文试图从分析个性矛盾运动的条件、个性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个性矛盾运动的动力因素、个性矛盾运动的过程、个性矛盾运动的质变几个方面来研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阐明个体由自然实体变为社会实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情况。以说明笔者对个性的定义和个性心理结构的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2.
审美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文学是审美系统中最重要的门类。文学的发展是审美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审美系统基本矛盾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认识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机制,才能科学地解释文学的发展。 审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它是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非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制约、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它们都只有通过审美系统基本矛盾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揭示审美系统基本矛盾的辨证运动,是深刻理解文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相互作用是宇宙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事物的相互作用出发,才能了解宇宙间的各种关系。辨证的联系是相互作用的联系,相互作用的联系是矛盾的表现,相互作用构成运动。运动、变化、发展三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由于各自反映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其含义也不一样,彼此又是互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本文试图就金属断裂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来谈谈唯物辩证的基本思想的体现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和其他一切社会矛盾一样,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研究这一规律,对于正确认识脑力劳动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正确认识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途径,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脑力劳动从作为人类统一的劳动中分离出来,不是某个“恶人”的罪孽,也不是某个“天才”的发明,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合乎规律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6.
股份公司两权分离后,在具有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所有者集团和经营者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集中体现在公司理财行为之中的利益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公司理财行为矛盾,损害了所有者集团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股份公司理财行为矛盾现状和成因的分析,认为解决理财矛盾的基本方法应是制订一种能使两大利益集团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的、对经营者业绩实施科学考核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7.
围绕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问题,史学中曾有一些明显的误区,如对罗马教皇“千人一面”;对天主教会本身的改革未予肯定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与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欧洲文艺复兴共历早、中、晚三期,诸国各有不同特点。人文主义宗教观具有一些主要特征,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共同特点,但各国间又互有差别。本文着重对比分析了路德宗、加尔文教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类型,并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自从八十年代末,世界格局进入转型期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种族矛盾呈现发展的趋势,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世人的瞩目,从而成为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有关种族矛盾的几个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灵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原理,解决当代国际国内复杂矛盾争端的成功典范。“一国两制”构想,揭示出矛盾关系的“三点结构”:即在处理复杂矛盾关系时,既要看到对立面的两个点(“两制”),还必须看到连结对立面的另一个点(“一国”)。“一国”是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去谈“两制”是不行的。革命导师们关于矛盾关系的科学论断,也非常明显地揭示出这种“三点结构”的关系。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两两相对的。任何相对的、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两个点)都必然有一个互相联结的“中介”(支撑点)。我们在变革现实,改造社会和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把握住矛盾关系的“三点结构”,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少犯一些极左的或右的错误,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当前哲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理论难点。这里,我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什么关系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的矛盾普遍性原理,社会制度本身也应包含着矛盾。本文试图对制度矛盾作一初探,并将其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体系。这一拙见能否确立,恳求专家、学者指教。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这一范畴,如果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则可以展现为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探讨“法治”在中国历史的演变 ,揭示“法治”的本质即“人治”及其原因 ,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展示“法治”、“德治”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有宋一代,律词高度发展。论者探其成因,多从两宋社会的递变过程入手,并视之为词的发展背景。这显然违背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所特有的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文学与音乐、娱乐要求与诗教规范、市民趣味与文人习气等三对矛盾的考察,结合两宋词家的具体创作情况,试图说明: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高中第一册知识短文《概念间的关系》把并列关系归在不相容关系中,(其实,还有相容的并列关系,如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容的.)讲并列关系与对立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区别不够清楚,不能自圆其说,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5.
运动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大段地摘引了黑格尔关于事物“自己运动”的论述。黑格尔指出:“……矛盾却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哲学笔记》第145页)列宁认为这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做到了这一点。”((列宁:《哲学笔记》第147页)  相似文献   

16.
矛盾表达因表达存在逻辑矛盾而得名,但它又有别于逻辑矛盾.矛盾表达在理解上不存在矛盾,在表达上有积极作用.矛盾表达存在两种矛盾①与事实的矛盾;②与情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处理好很多的矛盾关系。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是一致性的一面,市场经济为民主政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为民主政治培育活动主体,民主政治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法治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价值原则和发展空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冲突,解决好这些冲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既要考察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活动,又要使之与社会矛盾有机结合。正是它们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谨谈几点浅见。所谓需要,也就是人类同自然界一定联系的必要性,是人类对某种对象、目标的渴求与期望。不管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为此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各方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矛盾双方的共同点?顾名思义,就是指矛盾双方相同的一面或一点。但这个“同”,不是矛盾双方的完全重合,即不是抽象的等同,它是异中之同,且同中还有异。它的表现形式一般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和矛盾双方具有一致性。由于矛盾的各个特殊,共同点的表述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共同利益、共同要求、共同因素、共同内容、共同成份、共同渊源、一致性、共同性等等。 矛盾双方究竟有没有共同点呢?让我们先用事实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在自然界,对立的事物或运动过程之间存在着共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