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CCD图或红外热像图人脸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本文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出发。采用基于CCD图与红外热像图决策级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建立了一个800幅的人脸图像库,进行人脸识别实验。实验表明:基于决策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比单纯的CCD图或红外热像图人脸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脸图像标准化算法.该算法先利用改进的人脸图像的垂直灰度积分投影确定脸的左右边界,再根据人脸图像的水平灰度投影曲线来确定眼睛的大致高度.利用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参数对人脸进行第一次裁剪,然后对人眼精确定位,最后对图像进行旋转、剪切和缩放,获得人脸的标准图像.采用ORL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消除了背景、头发等干扰,保留了人脸识别所需的主要信息,有利于后续的特征提取与识别.  相似文献   

3.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的一项重要任务.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特征和一类分类器的正面人脸检测方法.算法首先利用了Gabor滤波器的良好的空间位置与方向的选择特性,采用了四种方向的Gabor滤波器提取人脸样本图像特征并用PCA方法对特征降维,然后用已降维的特征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最后应用一类分类器分类检测人脸.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脸图像,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方向选择性、近似平移不变性,并且能够进行局部多尺度描述.本文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人脸特征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DT-CWT捕获人脸图像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局部特征并形成人脸特征表示,然后结合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提取有助于分类的鉴别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人脸分类是有效和鲁棒的.  相似文献   

5.
光照问题一直是人脸识别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首先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在人脸图像识别中常用的两种结合光照补偿算法,对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方法结合算法,即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和Retinex算法,然后对光照估计和反射图像去噪部分使用双边滤波器进行处理。选择人脸数据库Yale B07做仿真测试,发现改进算法的实时性虽相对常用结合算法有所下降,但光照补偿效果好。最后对SIFT特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特征提取速度快且特征点有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局部本征谱的人脸识别方案。预处理阶段,首先将一幅脸像按不同方位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数个子块,针对各子块进行能量归一化和傅里叶变换,以消除部分光照影响并估算子块的频谱。在此基础上,对训练脸像中编号相同的子块进行主元分析,提取脸像的局部本征谱,采用最近邻判决准则进行分类识别。对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人脸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而分析了其原理,确定了多项式的核,并利用人脸数据对多项式核的SVM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SVM与传统方法比较,对人脸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PCA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PCA提取图像特征,最近邻法分类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基于ORL、YALE数据库的相关实验表明,这样的系统能够降低数据维数和克服角度、位移变化对算法的影响,能够取得比传统PCA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模式识别是视觉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指用生物特征比如人脸信息来识别和辨认某个人类个体.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把样本维数降低,同时利用模糊聚类算法进行粗分,然后用ORL标准人脸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效应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所诱发的身份认证信息安全风险,是人脸信息犯罪刑事治理的根本目的。司法实践中,涉人脸信息案件的认定仍存在入罪标准混乱、定罪量刑宽严不一致等困境。人脸识别信息本身具有人身反映性、独特性、不可改变性等特殊性质,目前技术无法实现对其的周密保护。侵犯人脸识别信息犯罪行为的严重化趋势,以及对技术中立性的突破,是理论与实践中主张进行刑事治理的重要缘由。针对涉人脸识别信息不法行为的评价,首先应当考虑行为是否满足前置性法律法规的违法性评价前提,之后判断行为是否达到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标准,为涉人脸信息案件的刑事治理提供体系性的评价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菲涅尔——基尔霍夫积分出发,在菲涅尔近似条件下,讨论了无准直透镜时扩展光源照明任意平面周期衍射物的 Talbot 效应。结论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直接观察到 Talbot 像。这一结论和实验结果吻合。并指出要获得 Talbot 像,必须经过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发散球面波和会聚球面波分别照明同一光栅时产生的 Talbot 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两种照明下,同一级的 Talbot 象距之间存在类似薄透镜成象的类焦距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大面阵数字航测相机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影像光照不均匀的问题.由于硬件设计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在光照过于强烈的情况下,还会产生CCD过饱和的现象,通过增加遮光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全色波段的影像会产生黑斑.而通过马斯克匀光的方法去除中心的黑斑,提高影像的质量.并且将图像中心的反差增大,加大对比度,增大图像灰度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4.
人体工程学在教室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人体工程学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建议:提高教室照度水平,合理布置光源以达到最佳照度均匀度,尽量避免眩光.  相似文献   

15.
人与物的关系立于两者相互指认与指称的认识基点上。在具体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下,物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文化之物,一个饱含并充盈着特定精神情感的生命体。物的多样性存在形态使得人类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得到具体彰显。一个意义丰富的物,因特定的社会情境和目的性而具有多重面向,使用及形态的异质性使物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信息,展现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关联。只有通过对物进行共时和历时维度的考察,才能尽可能地理解一个物所展现的全部意义以及与人、社会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外群体成员面孔。在回顾近年来从社会分类角度对该现象所作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并比较了其中的两条主要研究途径。既往的研究一致证明单纯的社会分类自身即足以使得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产生更强的整体加工,从而表现出内群体偏向。然而这些研究的实验情境设置过于简单,今后的研究应设置更为复杂的多群体背景来考察分类标准在内群体偏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球面波照明的Talbot成像中的类平面波成像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当x=z0时,这一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剧,科技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型。当代科技风险具有现实和建构的双重属性并打破了传统风险的局限范围,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将人类置于某种全球风险社会中。在世界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矛盾重重:一方面,科技自身演化成为当今风险的主要制造者;另一方面,科技仍被视做控制风险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当代科技风险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自动阀值选取是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首先从人类的视觉特性出发,分析了人类视觉系统的亮度感知门限函数,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色度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人类视觉系统对彩色图像边缘所能识别的最小彩色差函数。利用小波边缘检测原理,给出一种能根据不同彩色背景自动选取阀值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 仿真实验证明算法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良好的边缘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