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湖北襄阳古隆中的十年 ,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 ,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 ,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实现其抱负。刘备三顾茅庐时 ,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并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 ,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隆中对》。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 ,然后效法汉高祖刘邦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但《隆中对》战略决策的实现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北伐的失败 ,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  相似文献   

2.
荆州失守,责任在关羽,似成定论。笔者认为,失荆州关羽有些责任,但主要的全局性的整体责任应由诸葛亮来承担,是他没有按隆中决策办事的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关于诸葛亮的评议较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也不少,然轻率之议、轻薄之言也颇多。文章认为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公允的态度,作出有分寸的评析;还要坚持“同情之理解”的精神,尊重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为此,本文就涉及诸葛亮历史人物形象议论较多的三个问题略加辨析。  相似文献   

5.
赤壁之战之前的备亮关系经过了从"茫然期"到"蜜月期"再到"倚重期"的转化。诸葛亮出山是"毛遂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一开始并没有被刘备重用。经过"隆中对"的君臣长谈,备亮关系开始由"茫然期"向"蜜月期"转变。之后诸葛亮提出夺取荆州的"荆州三策":联合刘琦,夺取襄阳和联合孙权,出使孙吴。刘备把出使孙吴的重任交给了诸葛亮,说明备亮关系已经完成了由"蜜月期"到"倚重期"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荆州的失落,诸葛亮及其继任者强蜀方略的重心凸现出向西部陇石拓土扩军,夺马足粮,割据发展以牵制曹魏的西征而非北伐的发展格局,体现了亮联结益州,南中,汉中,凉州为一体,力求自存后图进取的战略远图,表明蜀汉中后期修正了《隆中对》的筹划,西征是蜀汉自强之兴.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禳星形象的塑造,渗入了天师道的民间文化。事实上,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天师道盛行于琅邪及东南沿海地域,不少政治家都师从天师道。而诸葛亮的籍贯、爱好、婚姻、政治生活等,也都与天师道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刘红玉 《南都学坛》2011,31(3):37-38
要辨析诸葛亮的躬耕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南阳郡和南郡的行政划分,通过查阅史料发现,东汉时期的襄阳隶属于南郡而非南阳郡;二是南阳卧龙岗建祠时间最早,后世官方祭祀也以南阳卧龙岗为首选;三是唐代以后的文学作品皆认同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的躬耕地;四是南阳拥有优越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这是诸葛亮选择躬耕于此的合理解释;五是《隆中对》的题名为后人所加,并不能成为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的证据。由此,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更为科学、客观一些。  相似文献   

9.
《隆中对》多被后人用来歌颂其成功之处,但往往忽略了它的几个致命缺陷:荆州、益州的相对隔绝无法做到“跨有荆益”;孙权的东吴集团对荆州有强烈的领土要求,蜀汉既要取得荆州又与孙权和平共处,显然不可能;荆州本来即是一个四面用兵的地方,要在荆州建立北伐曹魏的根据地,比较勉强;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而诸葛亮却要从益州、荆州两路北伐,分散兵力,不集中力量进攻。因此,可谓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史料,从战争发生的历史条件,双方使用的谋略、攻守的目标和进军路线,以及战争全过程的历史记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三国战场赤壁应在江夏赤矶。  相似文献   

11.
梳理整合魏、晋间散见的史料,对史料可信性加以考订,对历史人物疑年加以探解,对裴松之持疑的史料(如郭冲<条五事>)加以辨证,对袁准甄录的蜀亡史料之历史价值加以重新确认,对蜀国速亡在其盟国吴国引起的震动加以审视.三世纪崇拜诸葛亮之史料得以完整保存,与建统一大功的晋武帝司马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小说着力表现的是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个接力式的人物,他们是三国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其他人物都直接间接地陪衬或烘托这三个人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周邦彦年青时期荆州、钱塘、长安 (包括咸阳、临潼 )部分词作的梳理 ,补正了《清真集校注》和《周邦彦两入长安考》的遗阙。关于荆州词 ,对初入荆州的时间以及其间曾短期回钱塘等事件进行了重要补正 ;关于长安词 ,对周邦彦游学长安一带的时间以及咸阳词的考证有新突破 ,从而解决了前此荆州词和长安词考中的一些积疑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学术界有人认为公元 2 0 8年曹操南征荆州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这导致了其兵败赤壁。曹操正确的决策应该是重兵西向 ,攻取汉中 ;也有人认为 ,曹操在占领江陵后 ,磨磨蹭蹭 ,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 ,以至贻误战机 ,终致赤壁之败。本文认为 ,曹操南征荆州非常及时 ,也非常成功 ,赤壁之败不是南征荆州决策的失误 ,而是曹操在占据荆州后 ,立足未稳便急躁东进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宪法对战争权的规定在总统和国会之间留下一片不明朗的“灰色区域”,造成总统和国会对战争权的竞争 ,但这种竞争并不是无条件的。实践表明 ,美国国会在决定美国开战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在历史上某些“帝王式的总统”当政时期 ,国会因其自身运作机制的特点在战争决定权中属于次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宪政理念、人民主权观念的深入人心 ,公众反战运动的努力及美国国会自身的努力 ,总统战争权会进一步受到国会的限制 ,国会在美国战争决定权的地位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汉代三家《诗》在继承先秦《诗》论的基础上,用各自独特的《诗》说方式,实践和发展着先秦文论思想,并与汉代的整个文论融为一体。在中国传统文论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着自已的作用。它在我国传统文论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作用,都最终影响到了传统文论的定型,都是在文论发展吏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最光辉的形象,其塑造方法除在史实上进行夸张之外,其他诸如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七星坛祭风、二气周瑜、智取汉中、奉召班师等故事都是根据历史上其他人的事迹综合加工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魏蜀吴三国为了实施中间地带战略,对处于中间地带上的少数民族采用军事、政治手段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间地带上的少数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依违于各政权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国争夺中间地带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人才建设是我军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在新形式下,军队人才结构与质量建设应围绕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从战略高度上科学筹划,统筹安排,在观念、人才规划以及培养体制上结合我国的教育情况和资源,充分利用国民教育的优势,继续开辟和巩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了巩固霸权地位实施了一系列单边主义国际政策。但战争依旧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方式。战争不但有助于布什政府解决国内政治、经济矛盾,而且是宣示美国霸权地位、遏制挑战对手出现的有效手段。还为美国铸造更加强大的战争机器创造了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