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天性与德性的互动”是人的类特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个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理性、非理性)、天性和德性的统一(天性、德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它们只是人的属性。结合“具体→抽象→具体”的图式可以进一步解析人性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视野下人的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动的原因是理性和欲望的联合,但关键的问题是,理性和欲望是如何联合的?非理性主义认为,欲望在人的行动中具有优先性,因为欲望设定了行动的目的,而理性只计算实现目的的手段,因而它是工具性的和从属于欲望的。与之相反,理性主义认为,理性不仅仅是工具性的,而且对于行动的目的也具有决定性,因此理性才是具有优先性的原因。本文发展了理性主义的解释,并从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角度探讨了动物运动和人的行动的原因结构:欲望提供了一切行动的推动力,但它又是被欲望的对象推动的,而欲望对象“随附”在理性对象或感知对象之上。因此,理性决定着欲望的产生,它才是人的行动的原因序列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 ,人的非理性因素“爱欲”是人的本质 ,而人的理性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并坚持从爱欲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构建其社会批判理论 ,寻求人的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4.
《国家篇》中,柏拉图为了回应智者提出的正义与幸福内在关联的观点,展开了以理想城邦国家(Kallipolis)建构为基点的宏大讨论。柏拉图提出正义城邦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任一 城邦为了共同生活的需要,至少需要三种职业,即普通劳动者、护卫者和统治者,三者分别对应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如果这三类人都能各安其分、各司其职,这样的国家就是正义之邦。二是以灵魂三分强化城邦职业三分,认为人的灵魂可分为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当理性占主导,意志协助理性,欲望受到支配与控制时,人的灵魂就是正义的。三是消灭贫富分化的理想城邦才是正义的城邦。这三种要素的正义都与幸福内在相关。然而,柏拉图在回应智者的论点时,仅仅强调了灵魂和谐正义的问题,这体现为他对僭主政体的批评。他认为僭主是最不幸福的,因为他的灵魂不是理性而是欲望起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5.
理性和非理性是人的两大精神要素。管理理论的人性论假设反映着对这两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深度,也制约着管理实践对待它们的态度和方法。古典管理依据"经济人"假设,突出理性的地位和作用。行为科学管理依据"社会人"假设,主张全面重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人本管理依据"复合人"假设,认为要真正提升管理的境界,使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相得益彰,为创新提供动力,必须突破以往仅仅把被管理者当成实现组织目标工具的狭隘视野,在管理中充分张扬被管理者的个性,认真考虑他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管理中的非理性及其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管理就必然涉及人的非理性因素。本文论述了人的欲望、激情、意志、直觉、群体无意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双重作用 ,并从五个方面探寻了扬弃非理性的途径 ,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管理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情是什么?情是人的生命在历史发展中的凝炼,是人当下的生存方式和未来生活的根基,是经验与超验的融合,是人的本性与非本性、欲望与非欲望、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统一.从本性、欲望、理性三个维度阐释了真实的情,从而为我们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萨特人学的“非理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研究萨特文学的目的出发,主要探讨了萨特人学的非理性问题。1.指出西方人学非理性在文学中的两大类表现。2.萨特人学的非理性,不在于揭示“潜意识”,而重在反对“唯理论”;3.在分析了传统理性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之后,认为萨特的“非理性”不等于“绝对的反理性”;4.“抗争性”是萨特非理性人学中的主要因素,他要求人们面对被奴役的处境,勇敢做出“不”的行为选择;5.“新理性”是萨特人学的隐形追求,从传统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应是一个唯物辩证法的三段式。  相似文献   

9.
从非理性因素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之关系的视角 ,探讨优良非理性因素培养的作用、意义和途径。认为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智慧 ,但对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学习、认识和创造活动、道德实践、审美追求、社会交往乃至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 ,却往往重视不够。指出优良非理性因素对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作用和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感性与理性融汇于文学形象的血脉和灵肉之中。感性状貌是文学审美地观照和折射社会人生的特殊形式 ;剥离文学形象中的理性因素 ,同样导致文学生命的枯萎。新时期以来强调所谓人的本能欲望、潜意识的非理性文学思潮和非理性创作倾向不时冒头。文学应致力于优化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