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清朝开始,外来移民给赫哲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赫哲族商业经济的发展。移民为赫哲族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使商业经济的产生获得基础。移民又充当商品流通的载体,向赫哲族输送充裕的可交换的商品并把当地民族土特产品输出外地。最后,移民在赫哲族地区开设私营店铺,为商业贸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地点。在移民积极影响下,赫哲族的渔猎产品化程度加深,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依次分析了城市竞争力、老商街、老字号等,换一个角度来看老字号、老商街在整个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老字号和老商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新一轮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老字号、老商街及其商业传统,在城市发展和国家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资源配置的角色。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注意保护和开发一些老商街及街上的老字号,并将其作为激活城市商业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地区的农民到底能否适应这种社会文化变迁?如果能够适应,其文化基础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理周城白族村民段元参个人生活史的描述与解读,揭示了白族农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及其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明清时期,伴随着邻省经济性移民的大量涌入,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出现了一批以商业贸易为中心的城市与口岸。于是以它们为核心,依托所在江河流域构建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具有明显区域性经济和文化的城镇商业网络。但缘于内向型经济格局的制约,加之地理的封闭和特定的生存环境,直至19世纪末,广西仍未形成全省统一性的城镇商业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种变迁,一是带来了农村闲置房屋不断增多,导致农村宅基地荒废。二是农村房屋所有权转让越来越频繁,"小产权房"现象普遍。所谓"小产权房"即农民将自家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出售给他人(包括城市人),但不能取得由政府房管部门颁发的正式产权证,而是由  相似文献   

6.
惠农区银河苑是宁夏"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建成的劳务移民社区,社区居民由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就业困难。在这个回族约占60%的社区中,回族女性劳务移民就业现状更不乐观,已就业者的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次属劳动力市场",此外还有大量未就业或未充分就业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在城市的延续、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冲突、劳动技能低导致的就业渠道窄、城市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就业观念的乡土性等。解决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应该采取更个性化的培训措施,用人单位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吸纳他们就业,其他社会组织应为少数民族农牧业转移人口就业与创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梳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产生背景、创建过程以及主要观点。作为一种有别于用语言系统区分族群的方法,该理论提出之初是为了应对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文化模式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建设的推进与社会转型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学说得到不断的修正与重塑,在民族教育研究、民族城市移民、民族生态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与突破。影响经济文化类型变迁的大环境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移民(农民工)、大众媒体、商业文化环境、扶贫政策等现实因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2013年以来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了部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发生变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认为现阶段重新审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是在长期的人口流动和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长期延续下去。移民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必须努力适应当地原有文化,因此,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从移民的"身份适应"、"语言适应"和对当地回族文化的适应等几个方面傲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全球化和充满流动性的世界当中,传统意义上的罗曼蒂克、完整的"家"已经被更加变动和分裂的"家"所代替.对华人移民而言,"祖先的家"、"情感的家"和"功能的家"构成了"家"的三个基本维度.从移民开始迁徙的那一刻起,"家"及其含义就沿着这三个维度不断发生裂变.随着移民进程的持续,裂变也不断加深,从而在移民心中造成了深刻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为了克服这种焦虑,移民通过对传统社会组织原则和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借用以及对集体记忆的选择性营造,努力弥合"家"的内部所出现的裂痕,最终在象征的意义上,重构了一个完整的"家",同时也完成了时于传统的"家"的超越.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家"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始于"完整的家",经过"分裂的家",最后达致"象征的家",更确切地说,"象征意义上的完整的家",从而在旅行的起点找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美国华人中文学校和华裔辅助性教育体系的研究,论述族裔特性如何创造社会资本,使族群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形成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抗不利的社会环境,并解释族裔特性以及由此派生的社区力、社会资本对华人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后代教育的影响方式和溢出效应.本文的重点在于揭示族裔组织对华人移民后代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但在于推崇教育价值观,还在于使这种价值观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对族裔特性不应只从结构或文化方面去探讨,而应围绕族裔特性、族裔社区的内在因素以及主流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之间的互动过程和结果去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松州历史上的贸易为考察对象 ,使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的松州在商贸上曾经有过的兴盛及其商贸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军 《青海民族研究》2008,19(1):124-127
青海地处边远,由于地理位王、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清一代,青海的商品经济发展滞后,并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历代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歌咏青海的诗歌缕缕不绝,青海地区的历史轨迹,多被文人雅士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下来.本文从清代咏青诗歌为介入,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勾勒出清代咏青诗歌中商贸活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代津帮在新疆商业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伴随着清军平叛阿古柏反动政权,津商以"赶大营"的形式来到新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疆的社会整合,为商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促使津帮在新疆商界迅速崛起.津帮的商业活动在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促进城市近代化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宋明商业文明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发展在宋、明之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促使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具有浓厚农耕文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人文精神发生变化,佛教构筑的虚幻世界结束了,世俗文化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复古为特征的实用唯理主义哲学思想兴起,并长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但最终又遭到了于明代后期兴起的反传统主义和实学精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晚清民国时期,组成广西城镇工商经济系统商帮群体的,有粤港商帮、广西本地商帮、湖南省商帮、江西省商帮、福建省商帮等,云南省商帮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次要的还有湖北省商帮、浙江省商帮等。各商帮的商业线路回环,商务、行业系统各有自身相对不同的种类和地理伸缩范围。但是,从总体上看,以商路范围之广、经营商品的种量之多和数量之巨、所营造行业发育之齐全, 各帮系统都无一可与粤港商帮相比。粤港商帮系统在广西主要集中于城镇的工商经济系统中,显然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对西北商业经济的开发与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商业经济,是伊斯兰教的特点之一。唐宋时期,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回族先民对西北商业经济进行了开发。他们一方面继承了阿拉伯商业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新的环境下,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长期不断的开发中,为西北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Against current privileging of diasporic identity as the (trans)migrants’ challenge to the normativ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ase of contrac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Hong Kong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potential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in challenging hegemonic national discourses outside much-discussed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ntexts.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linkages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Hong Kong maintain with their home commun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e significance of attending to the simultaneous importance of forgetting i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situation. In light of the common refrain of forgetting observed among these migrant women, the paper elucidates the poli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in their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dependence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on consolidat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allegiance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gendered norms of family duties.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closer insp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and the evolving micropolitics of hometown associations (HTAs)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practised across borders. Drawing from six years of ethnographic, multi-sited fieldwork carried out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cus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ree Dominican HTAs, the evidence presented demonstrates how working dynamics and decision-making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internal, international, and non-migrant HTA members shift over time, and identifies the organisational strategies employed to achieve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ethnographic data also highlight and explain how communal legacies based on home country agrarian traditions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future transnat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