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理论创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形态的转变提供了动力,经济形态的转变孕育了经济理论的发展成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递进转变导致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的诞生和发展。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呼唤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对经济学的周期理论、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及宏观需求管理理论均提出了质疑 ,经济学理论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机遇。而美国“新经济”形成的科技要素、经济全球化要素、体制变革要素 ,应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和经验检验两个路径。沿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时间线索和经验实证的变化对这两个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析,从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第1卷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是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西北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主办的“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讲稿为主体的一本文集,由任保平教授、安立仁教授担任主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理论的重建使经济学进入到了新的经济分析时代,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日益规范,面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为…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严谨的理论逻辑,是完整而深刻的学理体系。其丰富的理论思想系统性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彰显深刻的时代价值。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出现新变化等现实背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理论逻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秉承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进行创新,吸收借鉴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时代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并且为全球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宅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悄然兴起,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宅经济"的诞生源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在"宅文化"的助推作用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发展模式,改变了过去以实体经济为中心的消费模式,更多地转为以互联网和物流为载体的线上消费模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新时代"宅经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与之相应的旅游经济学研究也呈现愈加繁荣的态势。当前,旅游经济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研究范式更加规范,但在理论框架的原创建构、逻辑范式的主流认同、创新实践的理论升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推进和知识溢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也为旅游经济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新发展阶段下,如何建立既契合主流经济学学科范式,又兼具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学研究框架?如何做出既有旅游经济研究独特性,又能反向知识溢出的研究?如何在创新实践中提炼新理论和新思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极大推动旅游经济学研究迈上新台阶,取得突破式创新。基于这种判断,《旅游论坛》编辑部发起主题为“新时代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专题学者对话活动,邀请了6位长期从事旅游经济相关研究的学者,结合其自身教学和科研经历,分享他们关于旅游经济学理论框架、逻辑范式与创新实践的思考。有两点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参与本次...  相似文献   

8.
从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到边际革命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本文以这一主题为轴心,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中部门与总量平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目的与前景以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展示19世纪上、中期西方经济学与早期古典经济学的内在联系和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影响。作者认为,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19世纪上、中期的西方经济理论仍属于古典王义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视角的金融地理学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实体经济贸易研究越来越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金融学,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融入"空间"概念的研究相对少很多。目前,包含"空间"概念的金融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理学领域,研究尚处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地理学中所体现的"中心—边缘"模型特征和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特征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基本相同,而研究方法也有类似之处。笔者提出可以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深化金融地理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系列丛书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和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2003~2005年的主要研究项目,这一研究项目受到了西北大学“211”重点项目的资助。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该丛书开始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著名经济学家、名誉院长何炼成教授担任顾问,院长白永秀教授担任丛书主编,经济系主任、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任保平教授担任丛书副主编。本丛书围绕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以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