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主要包括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借用英文单词或字母同汉字的组合、借用外来词三种构成方式。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不仅具有简洁性、新奇性、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不稳定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联想色彩等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对世界强势语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也不断增多.本文研究了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地域和语源特征,分析了汉语借词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3.
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和法语具有词形拼写的共性特征,而不同语族的英法语也具有表示屈折词尾语法意义的词形个性特征。英语通过保留法语借词词根和局部改变词形的方式实现了法语借词英语词形化。借词词形同化方式受到语言共性和个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英法语词形共性因素和削弱和消除借词词形个性特征,实现了跨语族法语借词英语词形化。  相似文献   

4.
藏语和蒙古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在青海湖周边的藏族和蒙古族由于长期的生活和劳作交往,使得蒙古语中使用了大量的藏语借词。本文以青海海西州乌兰县蒙古语中借用的藏语借词为例,从藏语借词涉及的语义范围入手,分析青海蒙古语中藏语借词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藏语借词逐渐被汉语借词取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都呈现增长趋势,借词的方法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分析了借词的数量,方法及借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借词看汉语对土家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家族与中原汉族长期接触与融合的过程,是其逐渐整合到中华民族母文化圈的过程。在这一整合过程中,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等对土家族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土家语中汉语借词占40%的比例以及借词丰富的义类可略见一斑。汉语借词不仅丰富了土家语的词汇系统,也对土家语的语音、句法结构以至使用功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语借词的输入使土家语中增加了新的音位成分,形成了新的音位变体和固有词与借词并存并用的局面,甚至使土家语的某些固有句法结构也出现向汉语靠拢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译介语与源出语》一文,是美国康萨斯大学安德鲁.J.穆迪教授所著。本人已把其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刊登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2期P164-167和第4期P141-144上。此文专门探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几种译介语和源出语,阐明了研究该课题的材料选择及其研究方法,是一篇外国学者探讨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力作。作者在文首指出,研究汉语借词的语言源头时会出现两个复杂因素。第一,汉语借词有多个主要来源,包括官话,粤语,及其他汉语方言;第二,它们在被借用于英语之前常通过另一种语言来传播,通常是日语。因此,汉语借词由多种词汇组成,这些词汇来源不尽相同,相互之间不易理解。我们不应认为汉语借词仅来自一种源出语,我们可以利用类型学或历史的证据来判断哪一种汉语方言成为哪个借词的源出语。一针见血点明了研究汉语借词的复杂性及其难度。此文共有五个部分:一、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作者十分注意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材料的选择。他仅从GarlandCannon(1988)在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时所用的981个汉语借词中选择了196个来作为研究的语料。他认为Garl and Cannon选择的981个汉语借词仅仅证明了汉语借...  相似文献   

8.
东干语在多民族语言接触中的变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来源于我国晚清时期西北回民汉语方言,是近代汉语在中国境外的分支或变体.1877至1884年间,我国西北部分回民由于政治和民族矛盾方面的原因,历尽艰辛分批进入中亚,长期生活在多民族人群中间.在多民族共处、多语言相间、多文化渗透的客观环境里,东干语各语言要素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语音里增加了新的音位;词汇中借入了不少俄语、突厥语、波斯和阿拉伯语外来借词;有些语法形式和语法现象也带有俄语的印迹.这些变异现象都是东干语在和多民族语言的接触中产生的.东干语的变异现象,不仅使它产生了诸多亚文化特征,而且也促进了东干族人民和中亚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中亚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立足艺术学再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既分析了英汉借词研究领域长期缺乏对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考察的原因,也探讨了《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中英语向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产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等内容。该《词典》所收录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核心借词,不仅表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认知汉语传统色彩文化的正确性和意译的精准性,也展示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和对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佛教,随佛经而来的大量的巴利语借词对傣语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傣语中增加了多音节词;充实了傣语的常用词汇;巴利语借词深入到傣语的俗语谚语中;巴利语借词加深了傣语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的分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11世纪初到14世纪中叶,英法两国之间战争不断,在社会变革的同时,语言词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期英语中法语借词的特点在于:(1)法语借词与本土英语既有同义性,又有差异。(2)出现了法语借词加英语词缀或法语词缀加英语词根构成另一个新词等现象。(3)法语借词进入英语之后,其词义出现扩展、缩小、升格、降格等现象。法语借词使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所使用的语言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湘西土家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借词,其语音既受当地汉语方言的强烈影响,又具有土家语的显著特征.而且湘西土家语北部方言与南部方言本身就存在着方言分歧,加之影响它们的汉语方言也各有特色,因而它们的借词语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湘西土家语南北方言借词语音的比较分析,可见湘西地区语言接触的复杂性及该地区存在着由于语言接触而导致...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英语和香港英语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和差异,在词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加坡英语的构词方式主要包括借词、译借词、杂交词、创新词和习语等五种,而香港英语则较少出现杂交词,借词的种类也相对单一。新加坡英语和香港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体现了英语与本土语言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两地社会生活、语言政策、身份象征等因素对英语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自建的新加坡英语中的闽南语借词语料库为基础,主要采用逐词分析和正则表达式检索的方式对闽南语借词进行研究,论述在英语形态学视阈下闽南语从音、形、义施加新加坡英语的影响,重点阐述闽南语介入新加坡英语的三种途径,进而在构词法理论框架内分析闽南语对新加坡英语词汇的六种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俄语中形成了一种英语借词热。英语借词热引起了俄罗斯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和讨论。本文从英语借词的类型入手 ,讨论了英语借词引入的合理性 ,必然性和适当性的原则。语言是一个自动净化的系统 ,会自行淘汰多余的 ,不需要的词汇。随着俄罗斯社会的稳定 ,英语借词热也会降温。对英语借词冷静地分析对待 ,对这些词的吸收也会逐步走向自然。  相似文献   

16.
石岩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2):101-104
委婉语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在语言交流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是交际者在谈论一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含蓄、礼貌的表达方式。在其被广泛使用的过程中,英语委婉语体现出了与其它修辞手法不同的语言特征。文章从Leech有关语言偏离的理论出发,对其特征之一,即英语委婉语中的语言偏离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更好地欣赏和运用委婉语,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语自古以来吸收了许多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这充分体现了维吾尔语旺盛的生命力.简单介绍了维语中英语借词的来源、存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大量的例证证明英语借词在维语中存在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力图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由于部分汉语贬义词语增加了积极的理性意义,这使得附着其上的感情色彩义也随之褒义化。贬义词语褒义化的程度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有偶一为之的,有相对固定使用的,也有已完成了贬义词语褒义化过程的。这些词语转化的动态过程包括其感情色彩的历时演变过程和在人群中的共时扩散过程,其转化机制在于褒义义素的显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当下人们观念的变化、娱乐时代语言符号的意义不在场、使用该类语言形式的人群的特殊心理以及他源性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过程中体现的层次性也决定了规范该类词语时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种开放性的语言,它从其它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语,英语中也有汉语借词现象,涉及了借词的起源、构词方式分类和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接触过程中,现代汉语受英语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英语借词的涌现、词法的借用、句法的变异。本文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差异,并用共时对比方法重点从"被"字句的使用、定语容量及位置的变化、判断句式的增加三个方面进行语言事实的描述,探讨英汉接触中英语在句法层面对汉语的影响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