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泽荣 《科学咨询》2009,(11):86-86
代表唐代文学最高成就的唐代诗歌,不愧为中华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句子都包含着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包括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阅读唐诗悟出其中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的基本能力,也是浏览唐诗的一个景点.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后的物理习题中往往包含着与生活、科学和社会等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而且在问题中通常会展示出一定的物理场景。解题过程即是探索物理场景,找出其中涉及的物理规律,并求解结果的过程。通常是先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搞清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形成物理场景或物理过程,然后分析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结合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最后运用物理规律列方程,并在有关规律的成立条件下求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求解物理习题,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在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后的物理习题中往往包含着与生活、科学和社会等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而且在问题中通常会展示出一定的物理场景。解题过程即是探索物理场景、找出其中涉及的物理规律,并求解结果的过程。通常是先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搞清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形成物理场景或物理过程,然后分析各物理量间的关系,结合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最后运用物理规律列方程,并在有关规律的成立条件下求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求解物理习题,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巩同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解题方法,通过引导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取适当的手段,强化物理知识的记忆,提高知识的储存率,这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略谈其中的体会.一、要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首次形成和记忆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而首次概念的教学更为重要.人们常讲:饭一当烧夹生,再回锅其味道绝没有一次烧好纯正.因此,一个物理概念第一次向学生讲述,教师必须做到:讲得准确具体,讲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强化记忆.  相似文献   

6.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成绩普遍偏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感觉吃力。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习、掌握物理知识来自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学校的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必须改革物理教学方式和转变学习方式,在物理教育中渗透感情教育,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来源生活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同时物理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逐步从厌学物理慢慢过渡为喜欢物理,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厌学物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一、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便于学生获取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成绩普遍偏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感觉吃力。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习、掌握物理知识来自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学校的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必须改革物理教学方式和转变学习方式,在物理教育中渗透感情教育,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来源生活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同时物理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逐步从厌学物理慢慢过渡为喜欢物理,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厌学物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和元曲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从广义上讲,词与散曲都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那么 “诗、词、曲”又如何区别呢?我们不妨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捋一捋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初中上第一堂物理课,学习物理的热情非常高,但是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内容的加重,几次考试下来,使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了信心.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和分析,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时只是应付各种考试,死记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不理解其中的物理意义,不能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在物理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标志,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物理实验成了困扰广大物理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学生的实验探究题没少做,教师实验题没少讲,可是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就是提高不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加以总结得来的.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感受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的引入、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得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注重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并对其中重要的公式作一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改理念的渗透,如何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呢?这是物理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对初中物理而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作为物理教师,要看到初中学生朴实好奇、富于想象、抽象思维开始形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罗勇 《科学咨询》2009,(15):75-75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物理生活化是新课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利用生活中奇异的物理现象,抓住学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做一些适当的物理小实验和搞一些小制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问题,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而且能帮助学生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物理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查阅资料后,找出在汽车的设计、使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一些新技术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同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薄弱和惧怕的心理因素.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好物理的动力和保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