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黄庭坚诗歌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即:黄诗材料的整理、选译,黄庭坚生平、思想研究,黄庭坚诗歌艺术特色研究及黄庭坚诗论研究。日本学者的黄庭坚诗歌研究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为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被尊为“江西诗派”的开派祖师;其诗、其文、其词、其书、其画、其论,对宋一代及宋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评估黄庭坚,评估黄庭坚的创作与理论,评估“江西诗派”,理当客观、公允和实事求是。可是,多年来,咱们没有这样做.那个左的思潮,左的观念,左的批评,叫黄庭坚无辜非难;研黄工作也显得过于冷寂了。现在,新的形势造成了强大的思想冲击波,有必要也有可能开拓黄庭坚研究的思维空间与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热盼全国的研黄高手,与我们一道,重新认识、重新评价黄庭坚,写出有新的思考、新的见解、叫人耐读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3.
《昭昧詹言》是方东树晚年为后辈讲论诗学的内容汇编,是桐城派诗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其中对黄庭坚其人其诗的品评是全书较为典型、精彩的部分。在研究方法上,方东树多将黄庭坚与他所推崇的杜甫、韩愈及苏轼等人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以杜甫、韩愈为黄庭坚诗学之源。该书于黄庭坚诗的思想内涵缺乏必要的挖掘,但却长于分析其诗章法与句法,于诗的起承转合与格局布置的探研尤为精妙。另外,方东树还对黄庭坚诗的用典、用意及个别句法提出了异议与批评。  相似文献   

4.
陈师道与曾巩、苏轼、黄庭坚交往过程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而密切的情谊,但同中有异,分别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情感类型.陈师道之于曾巩更多的是敬师如仪之情,于苏轼更多的是仰慕之情,于黄庭坚更多的是志趣相投.文章钩沉相关史料,分析了陈师道与曾、苏、黄三人不同情感类型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陈师道的文学倾向和文学特点.陈师道文学曾巩,故其文风简重典雅、法度谨严;诗学黄庭坚,却能自成一家,与黄庭坚并称.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是北宋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文学主张尤其是法度的重视对当时的文人以及江西诗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对此也有不少的评论.此文从黄庭坚后期所作<与王观复书一>出发,分析文中透露出的信息,以此考察黄庭坚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的诗作为世人共识。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是否有一个体系?本文从黄庭坚诗论的诸多方面,阐释了其诗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郑永晓 《南都学坛》2006,26(3):59-63
黄庭坚诗文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是有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解释黄庭坚在宋代的巨大影响和后来江西诗派的确立极为重要。黄庭坚投师于苏轼之前,在诗坛上已颇有声名。成为苏门弟子后,更加速了黄诗的传播过程。南宋以后,黄庭坚诗文集的编纂与注释基本完成,各种刻本流行开来。在黄庭坚文集的编纂、刊刻过程中,家族、姻亲等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词在其身后评价反差较大,越到后面,评价越低。影响其词评价的主要因素是俗词。黄庭坚所处的北宋时期,俗词创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接受度,但随着词体的快速雅化,俗词越来越为词学批评界所不容。黄庭坚俗词在情感与词语两方面均有悖于雅正的审美标准,遭受的批评与指责也就越来越多。词学批评者的文人化立场,是导致黄庭坚俗词评价危机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9.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这是黄庭坚为王安石鸣不平之语。历史却喜欢嘲弄人们,谁想到这句诗竟成了黄庭坚自身写照的谶语。宋、明以降,黄庭坚“诗文之显晦”,正所谓“人与运会合操之也。”(德馨《山谷全书·序》)但古之评家,仅从文学着眼,评其工拙、功过。而建国以后的三十年间,舆论几乎一律地否定其人,其诗,这是左的思潮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一种反映。总结一下历史的教训,实事求是地把颠倒了的是非颠倒过来,或将有益于黄庭坚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范信中其人     
崇宁二年 ( 1 1 0 3年 ) 1 2月 ,黄庭坚贬谪宜州 ,崇宁三年五、六月间到达贬所 ,越年九月病逝。在黄庭坚逝世前几个月 ,有四川成都名范信中者到宜州 ,追随左右 ,为黄庭坚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增添了不少乐趣 ,最后并为之料理丧事。范信中究竟是何人 ,与黄庭坚是什么关系 ?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得出范信中为黄庭坚妻舅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