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青在青年时期遭遇的发展问题在上山下乡结束30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为数众多的人,尤其是知青子女。本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知青日记、书信及回忆录,从发展心理学中Marcia的四个自我同一性类型及Higgins关于整合“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角度分析知青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并进一步结合家庭治疗中Stierlin的“派遣”理论和Bowen的“自我分化”理论分析知青的发展问题是如何延续性地影响知青子女心理成长的。  相似文献   

2.
胡俊琳 《社会学》2007,(2):47-54
本文采用深度访问法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借用查尔斯·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以及齐格蒙特·鲍曼的“我们”、“他们”、“陌生人”概念,阐释了回沪知青子女自我概念的认知过程,同时探讨了家庭、同辈群体等社会化主体以及所处的社会化阶段对回沪知青子女的影响。研究认为,回沪知青子女所处的社会化阶段对其自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抗逆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抗逆力内在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对于大学生心理抗逆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抗逆力是青少年心理和精神康复的重要概念。抗逆力研究有从个体能力入手,将之视为个体特质和能力的心理学取向,也有从环境资源入手,将之视为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两种取向都体现了决定论的色彩和不足。随着跨文化研究和过程性模型研究的兴起,两种研究取向有融合打通的趋势。通过运用宏观-微观相互影响的结构化视角来讨论抗逆力的个体与系统之间的复杂生成过程,讨论抗逆力背后的原动力:本体性安全,才是青少年抗逆力研究的整合路径。  相似文献   

5.
赵东喆 《公关世界》2023,(6):135-137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运用能力视角将学生的特殊事件视为整合资源和发展能力的特别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抗逆力路径建构,其中包括信念体系的重塑、组织模式的丰富和沟通过程的延展,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抗逆力的评估和培育。通过直面过往抗争的经历,经由抗逆力的评估和激发,在认知和操作两个层面完成当下情境中的行动,从而在嵌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提升学生能力,整合学生周边可用资源,达到潜能的激发和自我的超越。同时,实现了由问题认知角度聚焦向问题解决策略探索的转化,为思政工作精细化、差异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唐雪梅 《现代妇女》2014,(10):38-39
生活城市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面临着因经济贫困带来的日常生活中物质缺乏、家庭环境中贫困文化、社会交往的资源不足和教育资源缺乏等多方面的困境。从个人信念与期望、家庭氛围、社会支持几方面提升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抗逆力,对于他们在对抗所面对的困境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怀和帮助艾滋致孤未成年人,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调整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克服种种身体和心理障碍,健康地融入社会。对艾滋致孤未成年人进行抗逆力培养,有助于他们摒除或缓解外界压力,重树对自身、对生活及对外界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4):23-2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流动儿童的数量正逐步增加。大批适龄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流动儿童。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4周岁及以下城市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例为12.44%,大约有1314万人。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各种风险,比如:流动儿童大多生活和学习条件比较差;流动儿童遭受歧视的比例较高;童工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等等。如何协助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香港中学生的滥用药物情况时考虑其与危险因子及保护因子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抗逆力,对危险因子及保护因子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实证研究发现,价值观及自我效能均对滥用药物有显著的负相关;家庭、学校及朋辈等支持因子对滥用药物有显著的负相关,尤以学校支持的负相关最为显著;答题者的心身焦虑症状、朋辈影响及学习压力等危险因子均对滥用药物有显着的正相关,尤以朋辈影响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整体来说,危险因子与滥用药物在加入价值观和自我效能等变项后,有轻微的正面力量,有助减少中学生滥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企业工人群体经历了代际交替,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开始成为劳动力大军的主力.我们在一些社会调查中发现,虽然已成长为工人的主力,青年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各界对此已广泛关注,社会工作也介入其中,希求以专业服务来化解各种矛盾,引导青年工人正常工作、生活.如何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抗逆力,促进其适应城市生活和工厂生产'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改善其工作和生活状况,是企业社会工作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平等的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是流入地政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8年我国又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在这些新背景下,经过各流入地政府的努力,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作为我国流动人口主要集聚地之一的上海,也是如此。据统计,2008年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超过了40万,其中六成以上在公办中小学就读;2009年已有九成符合条件的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随着外来人口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面临义务教育资源紧缺、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平等的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是上海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在分析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上海有关部门保障外来人口子女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探寻青少年研究的路径,以回应青少年研究中出现的困惑。通过对青少年生态系统的构成、特性及其平衡机制分析,提出在现有系统中增加专门援助系统.以修补原系统破损的结构和残缺的功能。最后探索了问题性、成长性与发展性以及前瞻性等三类青少年研究的生态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上海青年创业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以来.创业开始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上海的创业潮也日益高涨,上海青年在这股创业风潮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探析上海的创业现状,发现基于GEM下的创业环境优越,但少数纬度还未达到国际标准;探索上海青年的创业实际.发现创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根据现状和问题,本文旨在提出“加快上海创业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建设上海青年创业系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2007年,第一届青少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青年研究30年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回溯,对青年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以理性分析。在这次研讨会举办前后,《当代青年研究》刊登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研究理论反思的专题论文,使得2007年成为了青年研究界的理论回顾和思考年。时隔两年之后,当代青年研究论坛暨“第二届青少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于2009年5月在杭州举行.是对青年研究进行深度反思中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2013,(11):44-60
建立健全教育绩效评价制度,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绩效评价理念,包括科学地界定“教育绩效”、“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等核心概念;要在借鉴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教育绩效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与构建体现上海特色的教育绩效评价的新观念、新框架、新工具和新机制,构建上海教育绩效评价的制度框架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绩效评价观念;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长效的教育绩效评价制度;要建立教育绩效第三方评价机制,由专业的评价机构定期进行,并向社会公布绩效评价结果;要建立教育绩效评价的导向机制,将教育投入与绩效适度挂钩;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体系;要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常态化绩效评估数据库;要建立评价标准修订、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等;要与国内外教育绩效评价机构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族”类词或“族”现象一直都是大众媒体的宠儿,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纷纭繁杂的“族”类词、“族”现象,本文站在传媒社会学的视角,对所谓的“族”词进行了合理质疑,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对该现象背后的传媒社会因素进行深层发掘,指出其传媒话语霸权造就的隐性语言暴力,以此引起社会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宣传,全社会都在关注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使纲要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落  相似文献   

19.
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要求下,上海需要强调"生态之城"发展的"六个形态",形成全域跨区布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要在继续建设完善开放绿色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宏观上多层次、网络化,微观上犹如毛细血管状的绿色空间形态;通过更可持续的低碳循环创新产业,激发活力绿色产业形态;加强科技的力量,建立智慧绿色技术形态;营造绿色氛围,引导健康绿色生活形态;提高生态治理能力,塑造多元全面的绿色治理形态;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绿色文化形态,传承绿色梦想.  相似文献   

20.
青年“无所谓”心态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年无所谓心态是青年在试图解决问题时产生两难境地时选择的第三条道路,有着其深厚的社会原因.然而青年自身在接受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误读、价值失衡、责任心薄弱、信仰失却是其更为本质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和根据青年的特点,对无所谓心态应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