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曾经经历过五四新文学、毛泽东时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等三次大转折。这三次大转折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从写国民,到写神魔,再到写群体;从文学的思想时代,到文学的政治盲从时代,再到文学的情感发泄时代;从文学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到文学社会责任的放大和变异,再到文学社会责任的逐步丧失。从这三次大转折之中,我们可认识到:文学并不惧怕政治,但不能止于政治;文学不但要有独特的思想,同时还要有对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北朝文学的发展,是通过模拟南朝文学,以北朝文学南方化的方式实现的。大致说来,这一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北魏初到孝文帝迁都以前,是北朝文学在模拟中复苏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孝文帝迁都到东、西魏分裂时期,是北朝文学全面模拟南方文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东、西魏分裂时期到隋统一北方时期,是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走向全面融合的阶段。北朝文学与南方文学经历了一个相对疏离到最终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当代文学”,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应由三个“板块”构成: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这正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板块”相续接。近年来有三种研究倾向不利于把握“当代文学”的根本特征与历史定位,研究失去了历史感。“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段,是五四启蒙精神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从消解到复归、文学现代化进程从阻断到续接的一个文学时段,文学史在这里走了一条“之”字形的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在电子媒介扩张和纸质媒介相对萎缩的大背景下,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影、电视不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而且开始将其媒介产品和表达方式输出到文学领域。不论是从影视剧本到小说的写作流程、从影像叙事到文学写作的趋同,还是从影视产业链衍生出影视同期书来看,影视在这些传播活动中都是信息发布者,占有主导地位,而文学则因成为信息接受者而具有了次生性。这改变了以往从文学到影视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角色和地位的转换是在影视与文学之间媒介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加快了这一媒介权力重构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从初始的作家 作品研究到各种题材/体裁的多向拓展,从传统、单调的研究方法到研究方法研究观念的不 断更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革命"与1922年至1936年期间由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作家、左翼作家倡导的"革命文学",本同属于中国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二者在活动主体、大众方向、白话文形式等诸方面有着很大的继承性和同一性.然而,由于"革命文学"论者误把"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成了"无产阶级革命"或"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于是站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立场,对五四资产阶级文学革命展开了一系列的讨伐活动.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看似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实际上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变异.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从唯心论到唯物论、从人性论到阶级论、从人的文学到无产文学、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个性文学到人民文学、从自由创作到遵命文学、从艺术自律论到政治工具论等等,都是这一变异的表现.这种变化奠定了后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其文学形态的价值取向,直到1978年12月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才有所改变.因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就可以按照五四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文学)、革命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五四文学的回归与超越这个"之"字形的道路去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从文学史的重修到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从创作到批评,从出版到文学活动,各方面都体现出一种过分推崇所谓"纯文学"、过分关注"闲适"类作品、而将带有一定政治功利性的文学给予抑制和遮蔽的极端化倾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出于对以往政治压制文学的反拨,但矫枉过正;二是将政治这一概念作了狭隘的非科学的理解;三是先锋小说家们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理解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同样狭隘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文艺大众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实.从观点到倾向,从理论到创作,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汇成一股巨大潮流,文艺大众化这条鲜明的线索,贯串在民主革命年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文艺大众化,这不是海外的舶来品,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早在“五四”前夕.陈独秀、周作人倡导“国民文学”、“平民文学”,把这种新型的文学放在同贵族文学相对立的地位,已经多少表现出“五四”文学革命要把文学从少数垄断  相似文献   

9.
跨大西洋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关注英美两国文学的矛盾、冲突、融合,到聚焦英国文学对北美和南美文学的多重影响力,再到研究欧美(洲)、非美(洲)文学在政治、国家和民族身份、商业印刷、生态环境等不同主题下的交互过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流动性。目前,跨大西洋文学研究重点突出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而跨大西洋诗歌在这一语境下的地位有些尴尬。同时,文学似乎总是在回应政治问题,导致“文学性”本身被大量削弱。新的跨大西洋文学研究需要在平衡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下功夫,丰富研究的文学体裁,更加关注传递的、循环的、偶然的文学经历。  相似文献   

10.
埃科的文学作品/文本理论,从艺术作品的"开放性"到文学"文本的权利",从文学"文本意图"的提出,到文学文本之"使用"与文学文本之"诠释"的区分,已进入文学文本生命机制的探究。这一理论,引领着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探索与"文本意图"之控制力的考量,在当代文学理论的跨文化旅行中留下鲜明印迹。  相似文献   

11.
从儒门六经之修订,到现当代社会史史料搜集,乡村社会文献整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之历史。自主体、类别、性质、特征等方面观,与传世典籍文献、官方档案文献并列而存在的民间文献包括乡村社会文献,是一个特定的文献系统。从历史文献学学科视域中审视正在迅速消失中的乡村社会历史文献,进而实现系统科学整理,是民族文献遗产保护的现实举措,是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历史文献学学科重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纵览近年来澳门文学创作及研究情况,不难发现澳门文学这一概念不断拓展和延伸,向外呈延展的态势;向内又有着趋向本体进一步深化的一面,双向变革使得澳门文学在保持其独特的生长力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澳门经验,在这种经验的引领下,澳门文学呈现多重维度的新生态。无论是从澳门文学到澳门学的跨学科研究视点,还是从本土—殖民—国族的对立性到跨文化多元性立足点,抑或是从文学与载体的融合关系上来看,均显示出澳门文学日益丰满的新姿态。这也使澳门文学在华语语系文学的建构途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一步提升了澳门文学的能见度。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文艺心理学研究到文学言语学探求,从精神生态的追问到生态文艺学的建构,鲁枢元以其富有原创精神和开拓气质的研究实践不断开拓了文艺学学科研究的领域,为推动我国当代文艺学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当文艺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文艺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对象时,将鲁枢元的文艺思想作为个案加以反思,可能成为新世纪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文学,从广义上讲,泛指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学;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则是指具有鲜明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真实自我、并从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的文学。本文从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发展、现代性的特征三个方面对什么是女性文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 ,延续了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范式变革。为了保持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有效性 ,当代文论较多地引进西方文论 ,从而形成了异于中国传统文论的新的范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当代文论生成语境和不同范式的文论与文学间的互证互释规律的分析 ,检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之可能性 ,提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是当代文论话语策略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试图对当代新疆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新疆文学的含义加以界定。无论是从文学自身还是从文化层面,西部文学这一指称已不能涵括新疆文学的独特性;从新疆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显示出独特性,又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