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文本阅读,在文本阅读中学习语言,在文本阅读中感受语言的力量,在文本阅读中思考世界和人生,才能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语文阅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深刻感悟文本内涵,丰富与积累文本语言,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深化理解并感受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会品味、积累和运用,从而提升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核心的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要教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注重语言运用的回归;注重文本解读的回归;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话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践语言、激活思维、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实现真正互动的交往活动。一、文本对话质疑,激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要充分让学生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搜集处理信息,建构意义,适时指导:①学生读通读熟课文;②记录与文本对话获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在关于阅读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对话教学即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对话交流。那么阅读对话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词汇,语法等语言因素被特别强调。我们总是忽略非语言因素。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技巧和文化因素等四方面的非语言因素很大限度地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主要分析影响阅读的非语言因素,从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技巧和文化因素等四方面。为了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应该同样被强调。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学生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多元感悟的阅读目标。因此,有效的多元解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对作者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一、感悟文本———“多元解读教学”的基础1、运用“第一印象”在教学中注重首次感知的重要性和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首次感知对感知者来说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饱含哲思的作品。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陶冶学生性情,启迪智慧。但基于升学压力,不少语文教师上课几乎忽略给予学生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对文本精妙的语言进行深入的个性化品悟。他们对文本进行架空和肢解,套以格式化的赏析,除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统一答案,美荡然无存。这种对语  相似文献   

9.
批注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读、思、写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中凸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悟、精到的思考,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悟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批注文教学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而这正是批注文教学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一种四问阅读法,即基于两个角度、三个维度进行四个方面的阅读探究的教学思路。两个角度即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和跳出文本与作者对话。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问”即:1.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信息,探究“写的什么”;2.从写作方法角度探究“怎么写的”;3.跳出文本、反思文本,从写作目的、情感表达、主题思想角度探究“表达了什么”;4.从阅读感悟及知识技能学习方面进行阅读反思与批判,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这四问阅读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效解读文本,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都会受到生词的困扰,本文就英语阅读推测词义能力进行分析,利用自上而下、囫囵吞枣、适时回读等阅读技巧进行词义推测,快速把握文本含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非教材文章的实际课堂教学来反映文本解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直接决定学生文本阅读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握文章特色,归纳阅读规律,发掘解读技巧,养成阅读文章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重在进行语言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也是衡量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我认为真正的语文课,应该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文本,掌握知识点,习得语言的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点。1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应该要从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饱含哲思的作品。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陶冶学生性情,启迪智慧。但基于升学压力,不少语文教师上课几乎忽略给予学生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对文本精妙的语言进行深入的个性化品悟。他们对文本进行架空和肢解,套以格式化的赏析,除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统一答案,美荡然无存。这种对语言粗糙的处理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爱好,课堂显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也强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阅读过程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云 《科学咨询》2008,(24):64-64
阅读理解是一项含有多种技巧的思维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词、词性、句子、语法结构等等;非语言知识包括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若要正确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考生就得在阅读中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猜测、推断、归纳、验证.考生除了必须熟练掌握词汇,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茜 《科学咨询》2015,(2):58-59
本论文探讨第一学段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初步学习,从教材特点到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丁俊生 《决策探索》2009,(18):70-70
语文教学中有这样的理论语言不仅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言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语文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担当的任务是通过对话构建学生人身的基础。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生路途中如影随形、自我充实完善的修炼途径。阅读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交流、对话、撞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总存在有各种误区。  相似文献   

19.
石维东 《科学咨询》2008,(18):73-74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口头或者笔头的运用,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功能就是运用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重庆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了80分,(包括阅读,完形填空和改错三个部分),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文基础、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